



在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乐章。当记者见到自动化工程师王亚东时,他穿着白色Polo衫、戴着黑框眼镜,正专注地调试一台高精度设备。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融合了两种工艺,效率提升了17%,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20套设备的操作。”他介绍说。在自动化生产线研发的阵地,他就像一名“指挥者”,领奏出中国智造的奋进强音。

主动请缨接下研发重任
2015年,山西小伙王亚东来到向往已久的珠海经济特区,通过校招进入格力电器。“我来试试!”初入职场,他便以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主动请缨,勇敢接下模具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硬骨头”。
“我是刚来的大学毕业生,公司会给我这个机会吗?”当时的王亚东内心忐忑。但正是这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打动了项目负责人。公司不仅批准了他的申请,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怀着满腔热情,王亚东迅速组织起了3人的研发团队。那段日子,王亚东浑身充满了干劲。
万事开头难。有一次,在产品样件进行测量和验证时,数据偏差让团队遭遇难题。车间里,王亚东和团队成员围在图纸前反复讨论,“这条导轨的精度得再调整一下,必须确保精度在0.01毫米以内。”王亚东看着加工出来的样品,0.5毫米的差距让他心有不甘。他立即组织现场会议,重新调整工艺,几天时间里逐个排查问题根源,最终将误差缩小至0.01毫米。
“由于模具生产的特殊性,一旦生产线出现问题,所有模具都会报废,因此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王亚东深知责任重大,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经过无数次试验与优化,他带领团队耗时9个月成功打造了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随着研发的深入,王亚东团队逐渐触及了技术的核心难题。国外的技术封锁如同坚固的城墙,让他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模拟实验。“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王亚东说,这一次,他们瞄准了纯国产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
通过第一条生产线形成的47项内部标准,这次王亚东团队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就研发出了纯国产自动化生产线,机床使用率从67%提升至93%,填补了国内空白。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格力电器考察,王亚东得到了一个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格力自动化生产线的机会。王亚东回忆说,当听到我们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是一批年轻人干出来的时,总书记给我们点了赞,要我们继续努力,一定要有骨气和志气。
殷殷嘱托,铭记在心。2019年,王亚东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式上线。如今,在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着。王亚东的团队已从3人扩充到65人,研发出10条自动化生产线。他被评为珠海市青年优秀人才、首届珠海工匠,组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更多年轻人投身技术创新。
今年正好是王亚东来珠海的第十个年头,他总结自己的关键词是“幸运”和“拼搏”。“珠海宽松的科研环境和格力对科研不设上限的投入,为我们科研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他说,“遇到了好的时代和平台,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期待更多年轻人来到珠海这片热土,勇立湾区潮头,一起为中国的智能制造贡献力量。”


在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交织成一曲激昂的乐章。当记者见到自动化工程师王亚东时,他穿着白色Polo衫、戴着黑框眼镜,正专注地调试一台高精度设备。
“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融合了两种工艺,效率提升了17%,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20套设备的操作。”他介绍说。在自动化生产线研发的阵地,他就像一名“指挥者”,领奏出中国智造的奋进强音。

主动请缨接下研发重任
2015年,山西小伙王亚东来到向往已久的珠海经济特区,通过校招进入格力电器。“我来试试!”初入职场,他便以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主动请缨,勇敢接下模具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的“硬骨头”。
“我是刚来的大学毕业生,公司会给我这个机会吗?”当时的王亚东内心忐忑。但正是这份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打动了项目负责人。公司不仅批准了他的申请,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支持。怀着满腔热情,王亚东迅速组织起了3人的研发团队。那段日子,王亚东浑身充满了干劲。
万事开头难。有一次,在产品样件进行测量和验证时,数据偏差让团队遭遇难题。车间里,王亚东和团队成员围在图纸前反复讨论,“这条导轨的精度得再调整一下,必须确保精度在0.01毫米以内。”王亚东看着加工出来的样品,0.5毫米的差距让他心有不甘。他立即组织现场会议,重新调整工艺,几天时间里逐个排查问题根源,最终将误差缩小至0.01毫米。
“由于模具生产的特殊性,一旦生产线出现问题,所有模具都会报废,因此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益求精。”王亚东深知责任重大,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经过无数次试验与优化,他带领团队耗时9个月成功打造了第一条自动化生产线。

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随着研发的深入,王亚东团队逐渐触及了技术的核心难题。国外的技术封锁如同坚固的城墙,让他每前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查阅大量资料进行模拟实验。“只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王亚东说,这一次,他们瞄准了纯国产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
通过第一条生产线形成的47项内部标准,这次王亚东团队仅用了不到4个月时间,就研发出了纯国产自动化生产线,机床使用率从67%提升至93%,填补了国内空白。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格力电器考察,王亚东得到了一个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格力自动化生产线的机会。王亚东回忆说,当听到我们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生产线是一批年轻人干出来的时,总书记给我们点了赞,要我们继续努力,一定要有骨气和志气。
殷殷嘱托,铭记在心。2019年,王亚东带领团队自主研发的全国产化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式上线。如今,在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条条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着。王亚东的团队已从3人扩充到65人,研发出10条自动化生产线。他被评为珠海市青年优秀人才、首届珠海工匠,组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带领更多年轻人投身技术创新。
今年正好是王亚东来珠海的第十个年头,他总结自己的关键词是“幸运”和“拼搏”。“珠海宽松的科研环境和格力对科研不设上限的投入,为我们科研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他说,“遇到了好的时代和平台,才能让梦想照进现实。期待更多年轻人来到珠海这片热土,勇立湾区潮头,一起为中国的智能制造贡献力量。”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