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一次基孔肯雅热,终身免疫?专家解答

近期,广东基孔肯雅热病例增多,市民对症状识别与防治高度关注。专家最新提醒,感染一次基孔肯雅热,较长时间内有一定免疫力,老人是重点保护对象,感染后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

较长时间内可获一定免疫力

7月29日,针对感染基孔肯雅热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感染一次基孔肯雅热是否“终身免疫”等问题,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主任张周斌进行了解答。

张周斌表示,感染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基孔肯雅热并不是国内常见的一个本地传染病,资料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可以说感染基孔肯雅热后,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有一定免疫力。他提醒广大市民,若近段时间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老年人感染后怎么办?

基孔肯雅热症状表现(尤其是发热、皮疹、关节痛)与登革热非常相似,容易混淆,但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关节疼痛通常更为剧烈和持久。

同时,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衰退,清除病毒能力下降,而且通常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叠加,因此,对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而言,基孔肯雅热带来的威胁远甚于年轻人,易诱发甚至恶化老年患者基础病。

比如,基孔肯雅热病毒侵袭,可诱发心肌炎、加重心衰;影响血糖控制;加剧原有关节损伤;更有甚者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害,(脑膜炎等)。而且急性期后,部分患者可能遭遇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和僵硬,这对本身已有骨关节问题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预防蚊虫叮咬是保护老年人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但是如果万一不幸“中招”,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和祐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谢志泉指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干预。

01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确诊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2充分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消耗。

03充足补液

鼓励少量多次饮水、汤、口服补液盐等,预防脱水,尤其在发热和高热出汗时。但是补液需谨慎!有心衰、肾衰的老人,补液速度和总量需遵从医嘱,避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不能盲目大量喝水。

04药物缓解

需遵从医嘱用药。针对退热止痛,通常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避免自行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尤其是在未排除登革热或存在出血风险时,这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慢性病基础药物不能停,但要调!正在服用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抗凝药等慢性病药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继续服用,突然擅自停药风险可能更大。就诊时,带上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或药盒),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中药等,详细告知医生。

05血压/心率监测

发热脱水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可能升高或降低),心衰可能加重。需增加血压、心率监测频率。医生可能需要根据血压、心功能情况临时调整降压药、利尿剂、强心药等的剂量。

06血糖监测

感染应激常导致血糖显著升高,食欲不振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必须加强血糖监测(一天多次)。医生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方案。

综合自广东发布、南方+客户端、大湾区之声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微信
朋友圈
感染一次基孔肯雅热,终身免疫?专家解答
综合 2025-07-31 09:18

近期,广东基孔肯雅热病例增多,市民对症状识别与防治高度关注。专家最新提醒,感染一次基孔肯雅热,较长时间内有一定免疫力,老人是重点保护对象,感染后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感染基孔肯雅热后

较长时间内可获一定免疫力

7月29日,针对感染基孔肯雅热可能出现的症状和感染一次基孔肯雅热是否“终身免疫”等问题,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卫生监督所)党委书记、主任张周斌进行了解答。

张周斌表示,感染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基孔肯雅热并不是国内常见的一个本地传染病,资料还不是特别多,但是可以说感染基孔肯雅热后,会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有一定免疫力。他提醒广大市民,若近段时间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老年人感染后怎么办?

基孔肯雅热症状表现(尤其是发热、皮疹、关节痛)与登革热非常相似,容易混淆,但基孔肯雅热引起的关节疼痛通常更为剧烈和持久。

同时,由于老年人免疫力衰退,清除病毒能力下降,而且通常都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关节炎等疾病叠加,因此,对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而言,基孔肯雅热带来的威胁远甚于年轻人,易诱发甚至恶化老年患者基础病。

比如,基孔肯雅热病毒侵袭,可诱发心肌炎、加重心衰;影响血糖控制;加剧原有关节损伤;更有甚者可能引发神经系统损害,(脑膜炎等)。而且急性期后,部分患者可能遭遇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的慢性关节疼痛和僵硬,这对本身已有骨关节问题的老人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目前尚无针对基孔肯雅热的特效抗病毒药物,因此,预防蚊虫叮咬是保护老年人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但是如果万一不幸“中招”,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又该如何应对呢?

对此,和祐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谢志泉指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干预。

01立即就医

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就医,确诊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02充分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身体消耗。

03充足补液

鼓励少量多次饮水、汤、口服补液盐等,预防脱水,尤其在发热和高热出汗时。但是补液需谨慎!有心衰、肾衰的老人,补液速度和总量需遵从医嘱,避免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不能盲目大量喝水。

04药物缓解

需遵从医嘱用药。针对退热止痛,通常首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避免自行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尤其是在未排除登革热或存在出血风险时,这类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慢性病基础药物不能停,但要调!正在服用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抗凝药等慢性病药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需要继续服用,突然擅自停药风险可能更大。就诊时,带上所有正在服用的药物清单(或药盒),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中药等,详细告知医生。

05血压/心率监测

发热脱水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可能升高或降低),心衰可能加重。需增加血压、心率监测频率。医生可能需要根据血压、心功能情况临时调整降压药、利尿剂、强心药等的剂量。

06血糖监测

感染应激常导致血糖显著升高,食欲不振有可能诱发低血糖。必须加强血糖监测(一天多次)。医生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剂量和方案。

综合自广东发布、南方+客户端、大湾区之声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