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澳携手探史韵!这份历史文化研究成绩单亮了

7月31日,珠海市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珠海历史文化系列研究”结项,16篇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获得表彰。这项由珠澳两地学术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不仅产出了56项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社科领域跨境合作的新模式,为深化珠海历史文化挖掘、服务大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为青年学者颁奖。

本次活动由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珠海市唐廷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在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下开展。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精心策划组织,为珠澳两地学者搭建了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珠海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为青年学者颁奖。

本次课题聚焦珠海历史文化特色,设立11个子课题,由澳门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上海社科院等13所高校及机构的55名学者组成联合研究团队。经过一年攻关,课题组共完成36篇学术论文、11篇子课题导论,提交4篇智库专报,举办9场学术活动,并面向全国征集论文24篇,最终评选出16篇“青年优秀论文”。研究覆盖珠海从古代到当代的历史脉络,结合陆海空间维度及“一国两制”制度背景,系统性挖掘了珠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前沿、中国式现代化高地的独特价值。

为青年学者颁奖。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在致辞中强调,珠澳两地同根同源,在历史上同属广东香山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澳门回归后,两地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协作共同体,珠海作为澳门与内地连接的关键枢纽,为澳门繁荣稳定提供坚实支撑。珠澳融合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共同书写“一国两制”的精彩篇章。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

庞川表示,澳门科技大学25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珠海的大力支持。2019年5月,珠海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在文化领域,双方携手致力于研究珠澳历史文化,举办系列学术活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他表示,此次重大课题的开展,既是落实战略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珠澳在人文社科领域科研攻关的重大创新。对于未来,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总结课题合作经验,深化珠澳学术联动;二是联合珠海、澳门、中山组建“香山文化学术联盟”,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三是借助AI技术推动成果转化,赋能文旅融合与人文交流。

据课题总负责人、澳科大社文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教授介绍,本次研究实现了多项创新:首次由珠海市社科联委托澳门学术机构牵头组建联合课题组,开创了跨境社科合作新模式;通过“名师指导+青年学者实践”的团队架构,提升了研究质量与人才培养效能;将课题研究、活动组织、成果宣传结合,扩大了珠海历史文化影响力;深化研究内容,在研究视野、设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课题总负责人、澳科大社文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教授

珠海市社科联主席闫卫民充分肯定课题成果,并与林广志共同为青年学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获奖代表现场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

活动合影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通讯员梁子维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彭晶
微信
朋友圈
珠澳携手探史韵!这份历史文化研究成绩单亮了
观海融媒 2025-08-01 17:09

7月31日,珠海市2024年度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珠海历史文化系列研究”结项,16篇青年学者优秀论文获得表彰。这项由珠澳两地学术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项目,不仅产出了56项高质量研究成果,更开创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文社科领域跨境合作的新模式,为深化珠海历史文化挖掘、服务大湾区建设提供了重要学术支撑。

为青年学者颁奖。

本次活动由澳门科技大学社会和文化研究所、珠海市唐廷枢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在珠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指导下开展。三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精心策划组织,为珠澳两地学者搭建了一个高规格、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珠海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

为青年学者颁奖。

本次课题聚焦珠海历史文化特色,设立11个子课题,由澳门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上海社科院等13所高校及机构的55名学者组成联合研究团队。经过一年攻关,课题组共完成36篇学术论文、11篇子课题导论,提交4篇智库专报,举办9场学术活动,并面向全国征集论文24篇,最终评选出16篇“青年优秀论文”。研究覆盖珠海从古代到当代的历史脉络,结合陆海空间维度及“一国两制”制度背景,系统性挖掘了珠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前沿、中国式现代化高地的独特价值。

为青年学者颁奖。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在致辞中强调,珠澳两地同根同源,在历史上同属广东香山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澳门回归后,两地成为“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协作共同体,珠海作为澳门与内地连接的关键枢纽,为澳门繁荣稳定提供坚实支撑。珠澳融合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共同书写“一国两制”的精彩篇章。

澳门科技大学副校长庞川

庞川表示,澳门科技大学25年来的发展离不开珠海的大力支持。2019年5月,珠海市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其中在文化领域,双方携手致力于研究珠澳历史文化,举办系列学术活动,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繁荣发展。他表示,此次重大课题的开展,既是落实战略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珠澳在人文社科领域科研攻关的重大创新。对于未来,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总结课题合作经验,深化珠澳学术联动;二是联合珠海、澳门、中山组建“香山文化学术联盟”,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三是借助AI技术推动成果转化,赋能文旅融合与人文交流。

据课题总负责人、澳科大社文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教授介绍,本次研究实现了多项创新:首次由珠海市社科联委托澳门学术机构牵头组建联合课题组,开创了跨境社科合作新模式;通过“名师指导+青年学者实践”的团队架构,提升了研究质量与人才培养效能;将课题研究、活动组织、成果宣传结合,扩大了珠海历史文化影响力;深化研究内容,在研究视野、设计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课题总负责人、澳科大社文所所长、中国历史研究院澳门历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广志教授

珠海市社科联主席闫卫民充分肯定课题成果,并与林广志共同为青年学者颁发了优秀论文证书。获奖代表现场分享了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

活动合影
文字:宋雪梅 图片:吴长赋 通讯员梁子维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