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17家青年驿站织就“职住一体”网

夜幕降临,深圳市龙岗区17家青年驿站的房间窗灯次第点亮。这里给初来深圳的年轻人提供了623张床位,自3月9日运营高峰期以来,驿站收到了1.9万余条申请,先后为4872名年轻人提供了落脚处。

一张床位能带来一份工作。龙岗区为驿站青年提供岗位推荐、政策咨询服务,引入AI简历诊断、AI面试陪练等智能招聘产品,助力青年提升面试成功率;不定期派驻优质职业指导师“出诊”,为驿站青年现场提供就业指导等个性化服务。

如今,超过一半的入住者在驿站找到工作,其中约三分之二选择留在龙岗发展。位于龙城街道CC创意街区的首个“青年驿站+就业驿站”示范点自今年3月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2.88万人次,发布岗位1990个,帮助2121名求职者重返职场,实现“下车即安家、上岗零距离”。该模式被广东省列为“小而美”促就业创新举措的深圳唯一案例。

24岁的刘守鸿就是其中一个。住进CC驿站后,他被管家拉进微信群,手机里每天弹出附近企业的用工信息。十几天后,他在步行十分钟的天安数码城拿到了Offer,干脆把短租改成了长住,在深圳的第一份工资还没到手,家就已经安顿下来。

有了“第一张床”,龙岗还递上一套更长远的“安居梯”。第一层是免费住15天的青年驿站;往上是租金低于市场价的青年公寓;再往上,人才房、安居房为想买房的青年留出通道;还有“青龙创”项目——免租、减租、零租的创业空间,把办公成本大幅降低。

为了让这座梯子够宽、够稳,区住建局已经筹集了211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整合5560间市场化房源;光是企业定向分配,就帮219家公司解决了1883套员工住宿。老旧小区也在升级:荷谷美苑完成了1741户全屋智能改造,门锁、烟感都连上了云端,保障房也能过上“智能家”日子。

住下来,还得玩得开心、学得充实。各驿站已经办了100多场夜校、非遗体验、主题联谊,吸引近4900人次参加;“微光速聘”“AI夜课堂”等活动又把课堂、招聘会搬到手机上,让人白天找工作,晚上充电。仅“双站”融合点就组织了46场沙龙与夜校,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超过2000人。

根据最新规划,龙岗区拟在一年内新增11家标准化就业驿站和11家微站点,引入AI智能体,打造“需求感知-智能决策-无感服务”的智慧就业网络。同时,团区委正推进“驿站进校园”计划、高德地图公益专题图及“团团找offer”数字社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赵思华
微信
朋友圈
深圳龙岗17家青年驿站织就“职住一体”网
南方+ 2025-08-05 15:00

夜幕降临,深圳市龙岗区17家青年驿站的房间窗灯次第点亮。这里给初来深圳的年轻人提供了623张床位,自3月9日运营高峰期以来,驿站收到了1.9万余条申请,先后为4872名年轻人提供了落脚处。

一张床位能带来一份工作。龙岗区为驿站青年提供岗位推荐、政策咨询服务,引入AI简历诊断、AI面试陪练等智能招聘产品,助力青年提升面试成功率;不定期派驻优质职业指导师“出诊”,为驿站青年现场提供就业指导等个性化服务。

如今,超过一半的入住者在驿站找到工作,其中约三分之二选择留在龙岗发展。位于龙城街道CC创意街区的首个“青年驿站+就业驿站”示范点自今年3月投入运营以来,已接待2.88万人次,发布岗位1990个,帮助2121名求职者重返职场,实现“下车即安家、上岗零距离”。该模式被广东省列为“小而美”促就业创新举措的深圳唯一案例。

24岁的刘守鸿就是其中一个。住进CC驿站后,他被管家拉进微信群,手机里每天弹出附近企业的用工信息。十几天后,他在步行十分钟的天安数码城拿到了Offer,干脆把短租改成了长住,在深圳的第一份工资还没到手,家就已经安顿下来。

有了“第一张床”,龙岗还递上一套更长远的“安居梯”。第一层是免费住15天的青年驿站;往上是租金低于市场价的青年公寓;再往上,人才房、安居房为想买房的青年留出通道;还有“青龙创”项目——免租、减租、零租的创业空间,把办公成本大幅降低。

为了让这座梯子够宽、够稳,区住建局已经筹集了2118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整合5560间市场化房源;光是企业定向分配,就帮219家公司解决了1883套员工住宿。老旧小区也在升级:荷谷美苑完成了1741户全屋智能改造,门锁、烟感都连上了云端,保障房也能过上“智能家”日子。

住下来,还得玩得开心、学得充实。各驿站已经办了100多场夜校、非遗体验、主题联谊,吸引近4900人次参加;“微光速聘”“AI夜课堂”等活动又把课堂、招聘会搬到手机上,让人白天找工作,晚上充电。仅“双站”融合点就组织了46场沙龙与夜校,来来往往的年轻人超过2000人。

根据最新规划,龙岗区拟在一年内新增11家标准化就业驿站和11家微站点,引入AI智能体,打造“需求感知-智能决策-无感服务”的智慧就业网络。同时,团区委正推进“驿站进校园”计划、高德地图公益专题图及“团团找offer”数字社区,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赵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