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近60亿元!海南这个“智能裁判”让招投标更公平高效

日前,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室内,评审专家们通过高清屏幕与位于海口市的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专家远程连线,一场“云端”评标会正式开启。这是保亭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现场,3473家投标企业的技术方案、报价数据在系统中实时流转,随着最后一项评分数据在系统中自动汇总锁定,这场异地评标评审工作完成。

这些全程线上参与的投标企业,有的可能尚未踏足海南,便可通过“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完成一次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这正是海南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创新的价值体现

“3473家企业参与投标,系统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企业的基础数据核验与量化打分,效率较人工操作提升80%以上。”参与保亭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评审的专家感慨道,在传统评标模式中,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初筛耗时费力,且易因人工核对出现误差

“过去手动核对100多家企业的信用记录至少需要3天;现在系统一键比对只需要1个多小时就能对3000多家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核准,连小数点误差都能精准识别,公平性和效率都迈上新台阶。”该专家表示,“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可对投标企业的信用评价、报价分析等关键指标进行自动化评分,并生成评分明细与风险预警,专家只需对异常项进行复核,大幅减少了重复劳动和人为干扰。

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实现了线上开标、文件解密、唱标、异议解答等全环节“不见面”办理,技术赋能让招投标从“人盯人”变为“数据盯流程”,确保交易过程公开透明。“下一步,海南还将升级系统功能,探索AI辅助评审、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评审精准度与透明度。”省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公平”与“效率”的背后,是海南于2022年启动的制度创新。2022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机器管招投标”重大制度创新部署,通过制度创新强化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四原则落实,破除壁垒,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

2023年9月1日,海南省在住建、交通、水务领域施工项目全面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截至今年7月28日,全省“机器管招投标”完成交易项目1606个,招标金额1358.16亿元,中标金额1298.74亿元,节约资金59.42亿元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谢石
微信
朋友圈
节约近60亿元!海南这个“智能裁判”让招投标更公平高效
海南日报 2025-08-05 16:22

日前,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室内,评审专家们通过高清屏幕与位于海口市的海南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专家远程连线,一场“云端”评标会正式开启。这是保亭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的远程异地评标现场,3473家投标企业的技术方案、报价数据在系统中实时流转,随着最后一项评分数据在系统中自动汇总锁定,这场异地评标评审工作完成。

这些全程线上参与的投标企业,有的可能尚未踏足海南,便可通过“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完成一次公平高效的市场竞争——这正是海南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创新的价值体现

“3473家企业参与投标,系统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企业的基础数据核验与量化打分,效率较人工操作提升80%以上。”参与保亭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评审的专家感慨道,在传统评标模式中,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初筛耗时费力,且易因人工核对出现误差

“过去手动核对100多家企业的信用记录至少需要3天;现在系统一键比对只需要1个多小时就能对3000多家企业的信息进行分析核准,连小数点误差都能精准识别,公平性和效率都迈上新台阶。”该专家表示,“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可对投标企业的信用评价、报价分析等关键指标进行自动化评分,并生成评分明细与风险预警,专家只需对异常项进行复核,大幅减少了重复劳动和人为干扰。

运用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机器管招投标”系统实现了线上开标、文件解密、唱标、异议解答等全环节“不见面”办理,技术赋能让招投标从“人盯人”变为“数据盯流程”,确保交易过程公开透明。“下一步,海南还将升级系统功能,探索AI辅助评审、区块链存证等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评审精准度与透明度。”省交易中心负责人表示。

“公平”与“效率”的背后,是海南于2022年启动的制度创新。2022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机器管招投标”重大制度创新部署,通过制度创新强化招投标过程的公开、公正、公平和诚实信用四原则落实,破除壁垒,减少人为因素干扰,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

2023年9月1日,海南省在住建、交通、水务领域施工项目全面推行“机器管招投标”。截至今年7月28日,全省“机器管招投标”完成交易项目1606个,招标金额1358.16亿元,中标金额1298.74亿元,节约资金59.42亿元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谢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