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绿美珠海·青春行动”
研学营首期圆满结营
——探索绿色成果 践行生态文明

8月2日至3日,由珠海市自然资源局主办,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等单位承办的2025年“绿美珠海·青春行动”研学营(第一期),在海澄村圆满结营。本次活动共招募了30 余名小学生及部分家长,通过为期两天的沉浸式自然教育,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珠海独特的生态环境,亲身感受珠海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绿色发展的种子。

01/活动策划与安排

为高质量推进本次珠海本土生态研学营活动并确保取得实效,保护区管理处联合多名教育工作者,对活动方案及场地选址进行了周密筹划与科学论证。工作人员提前对各活动点位进行了实地勘察与风险评估,全面保障了活动流程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提前
实地勘察
同时,保护区管理处积极协调联动相关部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为活动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专业讲解师资队伍。最终,通过精心组织的生态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深化学习体验,有效提升了生态认知与实践能力,切实促进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与成长。

02/第一站
珠海博物馆

珠海博物馆 科普老师何永晶



同学们通过“岛民遗风”“海战风云”“海贸要道”等十大重要历史故事,深刻理解珠海这座城市与海洋唇齿相依、在风浪中搏击成长的壮阔历程。

通过讲述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中国首条铁路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到清华大学创始人及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等珠海先贤的卓越事迹,生动展现了珠海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

研学第一站以“千年汉韵——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作为收官,通过珍贵的文物实证,将地域历史置于中华文明演进的长河中考量,为此次历史文化探索之旅画上了厚重而精彩的句点。

03/第二站
珠海规划展览馆

珠海规划展览馆 科普老师刘安褀



在珠海规划展览馆,同学们首先通过极具震撼力的主题宣传片,沉浸式领略了珠海从香洲开埠到港珠澳大桥飞架伶仃洋的时代跨越,生动呈现了城市发展的壮阔图景与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

随后,大家移步宏大的城市全景沙盘,直观感受珠海的空间格局与未来蓝图,并通过红树林生态修复等专项展示,深入了解了珠海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这一系列参观体验,系统性展现了珠海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历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这座滨海城市独特的生态魅力与蓬勃活力。

04/第三站
红花山郊野公园

珠海红花山郊野公园
科普老师方颖希



在红花山郊野公园,同学们深入实地考察了珠海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直观感受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随后,活动精心安排了生态实践环节——同学们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亲手采集落叶、枯枝等自然素材,并运用创意构思与动手能力,将其转化为富有生态意蕴的个性化手工作品。

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青少年们的观察力与创造力,更将生态保护理念内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体验,加深了青少年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05/第四站
中华白海豚科普馆

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白海豚科普馆
科普老师张歆



在珠海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地,同学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深度探索海洋生态的沉浸式科普之旅。通过珍贵科研标本、高清影像资料及互动科普装置的多元呈现,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中华白海豚的生物学特性、种群分布规律、面临的生存威胁及其作为珠江口旗舰物种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此次活动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对珍稀海洋生物保护的认知水平,有效激发了大家守护海洋家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06/第五站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科普老师刘健



在保护区,同学们系统认知了红树植物及其生态价值,深入了解了秋茄、木榄独特的胎生现象,并通过海杧果的剧毒性学习了重要的生态安全意识。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科普老师陈少平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科普老师蔡林梅
大家近距离观察招潮蟹、弹涂鱼等关键生态指示物种,安全接触了长纺蛛等生物,并对形态奇特的斑络新妇(人脸蜘蛛)有了新认识。

活动尾声,无人机自动巡航监测技术的现场演示,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07/第六站
保护区自然学堂

珠海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技术人员以红树林保护区珍贵的红外相机野外监测素材为基础,结合央视《秘境之眼》经典影像资料,生动揭示了区域内野生动物隐秘的生活习性与独特行为,为同学们打开了认知自然奥秘的新窗口。

珠海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工程师刘安专
随后,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无人机智能巡护系统的操作流程,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该技术实现红树林资源“无人值守”的高效、常态化监测。大屏幕上实时传回的清晰巡护画面,引发了在场亲子家庭的浓厚兴趣与高度赞赏。

珠海自然律教育有限公司
科普老师宗祖良
活动尾声,专业老师展示了夜观拍摄的动物图片,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夜间生物世界的科学热情。

08/第七站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

科普赵老师



赵老师以讲座和自然教育活动的形式,通过室内视频课程展示了横琴的历史发展,十字门大海战、横琴动植物生态环境等内容,精彩的内容让同学们直呼“看不够,看不够”,接着科普老师带领亲子家庭深入自然,探索湿地的奥秘,所有同学都收获满满。


09/第八站
三灶海澄村

海澄村百年古树群
科普老师刘健



在海澄古树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沉浸于古树参天的生态秘境,通过专业讲解系统认知了“绞杀现象”等独特的森林生态现象,并怀着敬畏之心手牵手环抱参天古木,亲身感受生命的脉动与自然的伟力。

珠海三灶非遗文化街
科普老师陈英秀



随后,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行遗迹——碉堡,紧接着走进珠海三灶非遗文化街,共同学习三灶非遗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大家在海澄村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亲身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通过这一古老舞姿的传承,大家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生态智慧。

10/结营
颁发研学证书

结营仪式上,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罗海威同志为圆满完成研学任务的学员们郑重颁发了证书,全体师生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满载生态知识与实践感悟的珍贵记忆。

11/社会反响
绿色种子深植心田



“孩子回家后,主动向我们科普红树林作为蓝碳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俨然成了家里的‘生态小讲师’!”一位家长欣喜地反馈。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深度研学+公众传播”模式,不仅让青少年亲身认知了绿美珠海的生态家底,更通过他们将生态文明理念有效传递至家庭单元,放大了科普成效与社会影响力。
最后,向首期研学营倾注智慧与汗水的全体专业导师,以及为活动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谢意!我们热切期待更多青少年加入后续研学之旅,在这座美丽的“山海之城”,共同赴约一场探索自然奥秘、守护生态家园的成长之约!

2025年“绿美珠海·青春行动”
研学营首期圆满结营
——探索绿色成果 践行生态文明

8月2日至3日,由珠海市自然资源局主办,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等单位承办的2025年“绿美珠海·青春行动”研学营(第一期),在海澄村圆满结营。本次活动共招募了30 余名小学生及部分家长,通过为期两天的沉浸式自然教育,让孩子们零距离接触珠海独特的生态环境,亲身感受珠海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绿色发展的种子。

01/活动策划与安排

为高质量推进本次珠海本土生态研学营活动并确保取得实效,保护区管理处联合多名教育工作者,对活动方案及场地选址进行了周密筹划与科学论证。工作人员提前对各活动点位进行了实地勘察与风险评估,全面保障了活动流程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提前
实地勘察
同时,保护区管理处积极协调联动相关部门,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为活动配备了经验丰富的专业讲解师资队伍。最终,通过精心组织的生态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深化学习体验,有效提升了生态认知与实践能力,切实促进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培育与成长。

02/第一站
珠海博物馆

珠海博物馆 科普老师何永晶



同学们通过“岛民遗风”“海战风云”“海贸要道”等十大重要历史故事,深刻理解珠海这座城市与海洋唇齿相依、在风浪中搏击成长的壮阔历程。

通过讲述从“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中国首条铁路京张铁路设计者詹天佑,到清华大学创始人及首任校长唐国安、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等珠海先贤的卓越事迹,生动展现了珠海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敢为人先的精神传承。

研学第一站以“千年汉韵——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作为收官,通过珍贵的文物实证,将地域历史置于中华文明演进的长河中考量,为此次历史文化探索之旅画上了厚重而精彩的句点。

03/第二站
珠海规划展览馆

珠海规划展览馆 科普老师刘安褀



在珠海规划展览馆,同学们首先通过极具震撼力的主题宣传片,沉浸式领略了珠海从香洲开埠到港珠澳大桥飞架伶仃洋的时代跨越,生动呈现了城市发展的壮阔图景与生态优先的规划理念。

随后,大家移步宏大的城市全景沙盘,直观感受珠海的空间格局与未来蓝图,并通过红树林生态修复等专项展示,深入了解了珠海在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生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这一系列参观体验,系统性展现了珠海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卓越历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这座滨海城市独特的生态魅力与蓬勃活力。

04/第三站
红花山郊野公园

珠海红花山郊野公园
科普老师方颖希



在红花山郊野公园,同学们深入实地考察了珠海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直观感受了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随后,活动精心安排了生态实践环节——同学们在专业教师指导下,亲手采集落叶、枯枝等自然素材,并运用创意构思与动手能力,将其转化为富有生态意蕴的个性化手工作品。

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青少年们的观察力与创造力,更将生态保护理念内化为可触可感的实践体验,加深了青少年们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


05/第四站
中华白海豚科普馆

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白海豚科普馆
科普老师张歆



在珠海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地,同学们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开启了一场深度探索海洋生态的沉浸式科普之旅。通过珍贵科研标本、高清影像资料及互动科普装置的多元呈现,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中华白海豚的生物学特性、种群分布规律、面临的生存威胁及其作为珠江口旗舰物种的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

此次活动显著提升了青少年对珍稀海洋生物保护的认知水平,有效激发了大家守护海洋家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06/第五站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科普老师刘健



在保护区,同学们系统认知了红树植物及其生态价值,深入了解了秋茄、木榄独特的胎生现象,并通过海杧果的剧毒性学习了重要的生态安全意识。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科普老师陈少平

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科普老师蔡林梅
大家近距离观察招潮蟹、弹涂鱼等关键生态指示物种,安全接触了长纺蛛等生物,并对形态奇特的斑络新妇(人脸蜘蛛)有了新认识。

活动尾声,无人机自动巡航监测技术的现场演示,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

07/第六站
保护区自然学堂

珠海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技术人员以红树林保护区珍贵的红外相机野外监测素材为基础,结合央视《秘境之眼》经典影像资料,生动揭示了区域内野生动物隐秘的生活习性与独特行为,为同学们打开了认知自然奥秘的新窗口。

珠海淇澳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工程师刘安专
随后,技术人员现场演示了无人机智能巡护系统的操作流程,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该技术实现红树林资源“无人值守”的高效、常态化监测。大屏幕上实时传回的清晰巡护画面,引发了在场亲子家庭的浓厚兴趣与高度赞赏。

珠海自然律教育有限公司
科普老师宗祖良
活动尾声,专业老师展示了夜观拍摄的动物图片,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探索夜间生物世界的科学热情。

08/第七站
横琴国家湿地公园

科普赵老师



赵老师以讲座和自然教育活动的形式,通过室内视频课程展示了横琴的历史发展,十字门大海战、横琴动植物生态环境等内容,精彩的内容让同学们直呼“看不够,看不够”,接着科普老师带领亲子家庭深入自然,探索湿地的奥秘,所有同学都收获满满。


09/第八站
三灶海澄村

海澄村百年古树群
科普老师刘健



在海澄古树科普教育基地,孩子们沉浸于古树参天的生态秘境,通过专业讲解系统认知了“绞杀现象”等独特的森林生态现象,并怀着敬畏之心手牵手环抱参天古木,亲身感受生命的脉动与自然的伟力。

珠海三灶非遗文化街
科普老师陈英秀



随后,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行遗迹——碉堡,紧接着走进珠海三灶非遗文化街,共同学习三灶非遗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大家在海澄村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亲身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灶鹤舞”。通过这一古老舞姿的传承,大家深刻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邃生态智慧。

10/结营
颁发研学证书

结营仪式上,广东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罗海威同志为圆满完成研学任务的学员们郑重颁发了证书,全体师生合影留念,定格这一满载生态知识与实践感悟的珍贵记忆。

11/社会反响
绿色种子深植心田



“孩子回家后,主动向我们科普红树林作为蓝碳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俨然成了家里的‘生态小讲师’!”一位家长欣喜地反馈。本次活动创新采用“深度研学+公众传播”模式,不仅让青少年亲身认知了绿美珠海的生态家底,更通过他们将生态文明理念有效传递至家庭单元,放大了科普成效与社会影响力。
最后,向首期研学营倾注智慧与汗水的全体专业导师,以及为活动安全、有序、高效运行提供坚实保障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谢意!我们热切期待更多青少年加入后续研学之旅,在这座美丽的“山海之城”,共同赴约一场探索自然奥秘、守护生态家园的成长之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