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落地首笔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一企业率先登记150万美元外债

8月7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汕头市分局的指导下,汕头一高新技术企业办理了一笔150万美元的跨境融资便利化登记,这是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在汕头首次应用,为汕头科技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释放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红利。

据了解,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旨在支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且关键突破在于借用外债不再受制于传统的企业净资产规模限制。这对于轻资产、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项重大政策利好。

本次成功办理业务的企业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期亟需资金扩大生产。然而,依据公开信息,该企业2024年经审计的净资产约为400万元人民币。按照原有的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模式,其最高仅能从境外借入不足100万美元的短期外债,无法满足实际资金需求。

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的落地,显著提升了该企业可用外债额度,上限提升至1000万美元,而此次登记150万美元外债有效缓解了其资金压力。

同时,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借助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企业贷款的利率大幅下降,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王朝辉
微信
朋友圈
汕头落地首笔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一企业率先登记150万美元外债
南方+ 2025-08-08 15:37

8月7日,在国家外汇管理局汕头市分局的指导下,汕头一高新技术企业办理了一笔150万美元的跨境融资便利化登记,这是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在汕头首次应用,为汕头科技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释放了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政策红利。

据了解,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旨在支持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且关键突破在于借用外债不再受制于传统的企业净资产规模限制。这对于轻资产、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一项重大政策利好。

本次成功办理业务的企业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期亟需资金扩大生产。然而,依据公开信息,该企业2024年经审计的净资产约为400万元人民币。按照原有的宏观审慎外债管理模式,其最高仅能从境外借入不足100万美元的短期外债,无法满足实际资金需求。

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的落地,显著提升了该企业可用外债额度,上限提升至1000万美元,而此次登记150万美元外债有效缓解了其资金压力。

同时,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借助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政策,企业贷款的利率大幅下降,有效降低企业财务成本。

编辑:冯春雨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