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韵丨架海的风

架海湾的风是有性子的,不似别处那般燥烈,带着海的潮气,一荡一荡漫过脚踝,像谁的手轻轻拂过。银滩在阳光下泛着光芒,潮水退去后,礁石裸露出深褐的筋骨,被浪涛啃噬出千疮百孔的模样,倒比人工雕琢的景致多了几分野趣——这是大海刻了千万年的印章,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潮起潮落的故事。

若来得巧,正赶上退潮,便撞进一场热闹里。赶海的人像是从沙地里冒出来的,挎着竹篮、拎着铁铲,踩着湿漉漉的滩涂往深处去。老人佝偻着腰,手指在沙砾间翻飞,一挖一个准,小螃蟹在指缝里张牙舞爪;孩子们光着脚丫追着跳跳鱼跑,笑声惊飞了礁石上栖息的白鹭,翅尖扫过水面,带起一串银亮的水花。周末的滩涂更像个集市,挑着担子的阿婆穿梭其间,竹筐里的糖水罐叮当作响,“麻糖豆割——”的吆喝声混着海浪拍岸的节奏,倒比任何背景音乐都动人。

这两年,莲头架海成了游人惦念的去处,沙滩边的房子渐渐热闹起来。半山腰的饭馆探出个飞檐,把青山绿水都框进窗里;海边的小屋索性敞开了门,餐桌就摆在离浪最近的地方,吃着喝着,裤脚就被溅起的浪花打湿。最妙的是居民自家开的小馆,门口摆着几张塑料凳,墙上挂着晒得半干的渔获,老板娘系着围裙从厨房钻出来,嗓门亮得像船上的号子:“刚上岸的虾,要清蒸还是椒盐?”

饿了便不必客气。叫上一盘炸蚝,裹着薄薄的面糊,咬下去咔嚓一声,蚝肉的清甜混着热油的香,在舌尖炸开;或者干脆点一锅蚝粥,莲头的黄蚝个头不大,壳上带着点浅黄,丢进米粥里咕嘟咕嘟煮着,出锅时撒把葱花,米香裹着海味,喝得人鼻尖冒汗。老板说这黄蚝是海养的,吸足了日月精华,别处吃不到这般鲜脆。我信,毕竟这粥喝下去,连说话都带着海风的清甜。

傍晚的海是另一番模样。归鸟驮着夕阳往海面落,翅膀沾着金红的光,远看像撒了一把会飞的碎金。有人蹲在沙滩上捡贝壳,指腹摩挲着壳上的纹路,忽然“呀”一声——沙砾间藏着颗小小的珍珠,在暮色里闪着温润的光,像大海偷偷塞给游人的礼物。

同行的老者望着海面吟起诗:“架海湾吹来习风,银滩怪石胜天工……”风正好掠过耳畔,带着蚝粥的香、赶海人的笑,还有珍珠的微光。原来这片海从不是沉寂的,它把故事藏在潮声里,藏在食客的酒杯里,藏在每个踏浪人的眼底——你来,它就轻轻讲给你听。

文字:肖景文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莫海晖
微信
朋友圈
湾韵丨架海的风
珠海特区报 2025-08-09 01:47

架海湾的风是有性子的,不似别处那般燥烈,带着海的潮气,一荡一荡漫过脚踝,像谁的手轻轻拂过。银滩在阳光下泛着光芒,潮水退去后,礁石裸露出深褐的筋骨,被浪涛啃噬出千疮百孔的模样,倒比人工雕琢的景致多了几分野趣——这是大海刻了千万年的印章,每一道纹路里都藏着潮起潮落的故事。

若来得巧,正赶上退潮,便撞进一场热闹里。赶海的人像是从沙地里冒出来的,挎着竹篮、拎着铁铲,踩着湿漉漉的滩涂往深处去。老人佝偻着腰,手指在沙砾间翻飞,一挖一个准,小螃蟹在指缝里张牙舞爪;孩子们光着脚丫追着跳跳鱼跑,笑声惊飞了礁石上栖息的白鹭,翅尖扫过水面,带起一串银亮的水花。周末的滩涂更像个集市,挑着担子的阿婆穿梭其间,竹筐里的糖水罐叮当作响,“麻糖豆割——”的吆喝声混着海浪拍岸的节奏,倒比任何背景音乐都动人。

这两年,莲头架海成了游人惦念的去处,沙滩边的房子渐渐热闹起来。半山腰的饭馆探出个飞檐,把青山绿水都框进窗里;海边的小屋索性敞开了门,餐桌就摆在离浪最近的地方,吃着喝着,裤脚就被溅起的浪花打湿。最妙的是居民自家开的小馆,门口摆着几张塑料凳,墙上挂着晒得半干的渔获,老板娘系着围裙从厨房钻出来,嗓门亮得像船上的号子:“刚上岸的虾,要清蒸还是椒盐?”

饿了便不必客气。叫上一盘炸蚝,裹着薄薄的面糊,咬下去咔嚓一声,蚝肉的清甜混着热油的香,在舌尖炸开;或者干脆点一锅蚝粥,莲头的黄蚝个头不大,壳上带着点浅黄,丢进米粥里咕嘟咕嘟煮着,出锅时撒把葱花,米香裹着海味,喝得人鼻尖冒汗。老板说这黄蚝是海养的,吸足了日月精华,别处吃不到这般鲜脆。我信,毕竟这粥喝下去,连说话都带着海风的清甜。

傍晚的海是另一番模样。归鸟驮着夕阳往海面落,翅膀沾着金红的光,远看像撒了一把会飞的碎金。有人蹲在沙滩上捡贝壳,指腹摩挲着壳上的纹路,忽然“呀”一声——沙砾间藏着颗小小的珍珠,在暮色里闪着温润的光,像大海偷偷塞给游人的礼物。

同行的老者望着海面吟起诗:“架海湾吹来习风,银滩怪石胜天工……”风正好掠过耳畔,带着蚝粥的香、赶海人的笑,还有珍珠的微光。原来这片海从不是沉寂的,它把故事藏在潮声里,藏在食客的酒杯里,藏在每个踏浪人的眼底——你来,它就轻轻讲给你听。

文字:肖景文 编辑:刘鹏凯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