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珠海在全国率先推出12年免费教育政策,不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和学费,更将免费教育的覆盖范围延伸至高中阶段,每年投入近2亿元财政补贴。这一开创性举措,成为珠海教育改革创新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国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珠海经验”。
以12年免费教育政策为起点,珠海的教育创新形成了“破冰-扩容-提质-协同”的清晰脉络。近年来,在破解入学难问题方面,珠海实施学位攻坚行动,基础教育学位较攻坚前增长近40%,显著增强我市公办基础教育学位的供应,有效缓解学位供需矛盾;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全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两项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在惠民服务方面,课后服务覆盖20万学生,81.9%的公办幼儿园提供晚托和暑期服务……
从12年免费教育破冰,到构建全链条优质教育生态,珠海始终以改革回应“上好学”的民生期待,让“为民教育”的底色愈发鲜明。
一城先行的破冰勇气
激荡全国的改革涟漪
在政策出台前,高中教育免费对许多城市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景。在论证过程中,“珠海财力能否扛起这座大山”的质疑声最为尖锐。然而,特区决策层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拍板定调:“教育公平是最大的民生,再难也要闯出这条路!”于是,在全国地级市中,珠海毅然率先拆除了横在高中阶段前的经济门槛。
自2007年秋季学期起,珠海户籍学生迎来了教育史上的重要变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书杂费全免,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政策实施首年,财政投入超1.97亿元补贴,其中高中阶段补贴达9521.8万元,惠及数万名学生。

珠海孤身破冰的勇气很快激起千层浪。该政策实施次年,广东两会现场多名代表委员呼吁推广珠海经验,实现高中免费教育覆盖全省。这股改革激流也持续蔓延至其他省市,陕西、青海等地相继探索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形成了地方实践促进国家政策优化的生动样本。
珠海的首创价值在更广阔的时间维度上持续发酵。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提交《试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建议》,并将珠海等城市的成功实践作为核心论据,明确指出:“国家财政实力与地方试点经验(如珠海)已为全国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力陈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至12年覆盖全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以民为本的创新接力
绘就教育公平全景图
“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群众对‘上好学’的期待在升级,我们的教育创新就要跟着‘换挡提速’。”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2年免费教育解决了“有学上”的基础问题,但随着珠海每年大量人口涌入,学位供给、教育质量、服务便捷度等新需求,推动着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
在学位供给方面,2022年至2024年,珠海实施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启动175个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建设项目117个,新增公办学位10.43万个,其中高中学位增长39%,为12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今年6月,香洲区历史上首次实现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对报名人数的“反超”,平均中签率约为1.17:1。在电脑招生电脑派位仪式现场,家长陈女士开心地说道:“三年前老大入园,全家出动熬夜排队‘搏学位’,紧张得像打仗。现在老二摇号,焦虑少了,心里踏实多了。”她感慨:“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更足了。”
在教育公平的底色上,改革的笔触不断延展。在横琴濠江中学附属学校,澳门学生陈子轩和本地学生共做科学实验的场景已成日常。这所专门服务港澳子弟的学校,是珠海深化粤港澳教育融合的缩影,上千名在珠港澳籍学生在此享受同等教育待遇。而珠海2016年启动的初高中分级管理改革及近年来推行的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更让优质师资在城乡间流动起来。

在惠民服务方面,珠海的探索同样走在前列。“以前给孩子办入学,要跑好几个部门交材料,现在坐在家里用手机就能办,太方便了!”家住金湾区的家长刘女士点开“珠海教育通”APP,展示着“一网通办”的操作流程。目前,珠海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已实现“零跑腿”,2024年通过线上平台办理入学手续的家庭占比达99%,产业员工、人才子女100%保障入读公办学校。针对家长“接送难”问题,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开展课后服务,惠及超20万名学生;81.9%的公办幼儿园提供晚托和暑期服务。
“从免费教育破冰到全链条服务升级,珠海教育改革的核心始终是‘为民’。”习恩民表示,未来珠海还将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大学园区建设,让公平、阳光、优质的教育,真正成为每个家庭的“幸福底色”。
记者手记>>>
珠海的12年免费教育,本质是以财政投入撬动社会公平,用“特区速度”回应民生痛点。其启示在于:改革无需等待“完美时机”,民生需求即是行动号角。
从12年免费教育的率先推出,到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珠海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彰显着“敢为人先”的精气神。珠海用持续的改革探索证明,真正的教育创新,是让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面向未来,随着教育数字化、绿色教育等领域的不断探索,珠海教育政策必将在改革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贡献更多“珠海经验”。


2007年,珠海在全国率先推出12年免费教育政策,不仅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和学费,更将免费教育的覆盖范围延伸至高中阶段,每年投入近2亿元财政补贴。这一开创性举措,成为珠海教育改革创新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为全国教育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珠海经验”。
以12年免费教育政策为起点,珠海的教育创新形成了“破冰-扩容-提质-协同”的清晰脉络。近年来,在破解入学难问题方面,珠海实施学位攻坚行动,基础教育学位较攻坚前增长近40%,显著增强我市公办基础教育学位的供应,有效缓解学位供需矛盾;在提升教育质量方面,全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两项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在惠民服务方面,课后服务覆盖20万学生,81.9%的公办幼儿园提供晚托和暑期服务……
从12年免费教育破冰,到构建全链条优质教育生态,珠海始终以改革回应“上好学”的民生期待,让“为民教育”的底色愈发鲜明。
一城先行的破冰勇气
激荡全国的改革涟漪
在政策出台前,高中教育免费对许多城市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愿景。在论证过程中,“珠海财力能否扛起这座大山”的质疑声最为尖锐。然而,特区决策层以破釜沉舟的勇气拍板定调:“教育公平是最大的民生,再难也要闯出这条路!”于是,在全国地级市中,珠海毅然率先拆除了横在高中阶段前的经济门槛。
自2007年秋季学期起,珠海户籍学生迎来了教育史上的重要变革: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书杂费全免,高中教育阶段免学费。政策实施首年,财政投入超1.97亿元补贴,其中高中阶段补贴达9521.8万元,惠及数万名学生。

珠海孤身破冰的勇气很快激起千层浪。该政策实施次年,广东两会现场多名代表委员呼吁推广珠海经验,实现高中免费教育覆盖全省。这股改革激流也持续蔓延至其他省市,陕西、青海等地相继探索延长免费教育年限,形成了地方实践促进国家政策优化的生动样本。
珠海的首创价值在更广阔的时间维度上持续发酵。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提交《试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建议》,并将珠海等城市的成功实践作为核心论据,明确指出:“国家财政实力与地方试点经验(如珠海)已为全国推广奠定坚实基础”,力陈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至12年覆盖全国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以民为本的创新接力
绘就教育公平全景图
“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群众对‘上好学’的期待在升级,我们的教育创新就要跟着‘换挡提速’。”珠海市教育局局长习恩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12年免费教育解决了“有学上”的基础问题,但随着珠海每年大量人口涌入,学位供给、教育质量、服务便捷度等新需求,推动着改革向更深层次迈进。
在学位供给方面,2022年至2024年,珠海实施基础教育学位攻坚行动,启动175个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建设项目117个,新增公办学位10.43万个,其中高中学位增长39%,为12年免费教育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硬件保障。
今年6月,香洲区历史上首次实现公办幼儿园学位供给对报名人数的“反超”,平均中签率约为1.17:1。在电脑招生电脑派位仪式现场,家长陈女士开心地说道:“三年前老大入园,全家出动熬夜排队‘搏学位’,紧张得像打仗。现在老二摇号,焦虑少了,心里踏实多了。”她感慨:“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幸福感更足了。”
在教育公平的底色上,改革的笔触不断延展。在横琴濠江中学附属学校,澳门学生陈子轩和本地学生共做科学实验的场景已成日常。这所专门服务港澳子弟的学校,是珠海深化粤港澳教育融合的缩影,上千名在珠港澳籍学生在此享受同等教育待遇。而珠海2016年启动的初高中分级管理改革及近年来推行的教师“县管校聘”制度,更让优质师资在城乡间流动起来。

在惠民服务方面,珠海的探索同样走在前列。“以前给孩子办入学,要跑好几个部门交材料,现在坐在家里用手机就能办,太方便了!”家住金湾区的家长刘女士点开“珠海教育通”APP,展示着“一网通办”的操作流程。目前,珠海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已实现“零跑腿”,2024年通过线上平台办理入学手续的家庭占比达99%,产业员工、人才子女100%保障入读公办学校。针对家长“接送难”问题,全市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开展课后服务,惠及超20万名学生;81.9%的公办幼儿园提供晚托和暑期服务。
“从免费教育破冰到全链条服务升级,珠海教育改革的核心始终是‘为民’。”习恩民表示,未来珠海还将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推进大学园区建设,让公平、阳光、优质的教育,真正成为每个家庭的“幸福底色”。
记者手记>>>
珠海的12年免费教育,本质是以财政投入撬动社会公平,用“特区速度”回应民生痛点。其启示在于:改革无需等待“完美时机”,民生需求即是行动号角。
从12年免费教育的率先推出,到一系列教育改革举措的落地生根,珠海教育的每一步发展都彰显着“敢为人先”的精气神。珠海用持续的改革探索证明,真正的教育创新,是让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都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面向未来,随着教育数字化、绿色教育等领域的不断探索,珠海教育政策必将在改革创新中焕发新的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教育贡献更多“珠海经验”。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