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镇银发卫士披挂上阵 守护家园无“蚊”

“蚊子少了,住得才舒心!”近日,由南水镇高栏村妇联、南水镇公共服务办主办,珠海市润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桑榆学堂·蚊知行动”在高栏村拉开帷幕。20余名精神矍铄的长者志愿者先当“学生”学本领,再做“卫士”齐上阵,带着刚掌握的灭蚊“秘籍”奔赴高栏村龙尾一带,用热情与行动,为家园撑起一把“防蚊伞”。 

社工带领志愿者一起学习“灭蚊小课堂”

“您看这张图,瓶罐里的积水三天就能孵出蚊子幼虫!”活动一开场,社工带来的“灭蚊小课堂”就吸引了长者们的注意力。结合本地蚊虫活跃的特点,社工用“接地气”的语言拆解知识点:从蚊子“最爱”的积水坛、杂草堆等孳生地,到清除杂草的“快准狠”技巧,再到撒药时“沿边喷、重点洒”的操作规范,句句讲到实处。

“河沟里的淤泥要不要清?”“喷完药多久能见效?”课堂上,长者们有的掏出小本本记重点,有的举着手机拍课件,互动提问此起彼伏。

理论刚“结业”,实践战场的号角就吹响了。高栏村龙尾一带的路边、河沟旁,瞬间活跃起这群“银发身影”:手持镰刀的志愿者们弓着腰,对着齐腰的杂草“下手”,刀起草落间,蚊虫藏身的“绿帐篷”被层层剥离;志愿者们则化身“细节控”,蹲在角落捡拾塑料袋、破瓷碗,连石缝里的烟头都不放过。

志愿者们则化身“细节控”,在角落捡拾塑料袋
志愿者将水面漂浮的枯枝败叶

河沟岸边,几位经验丰富的志愿者早已形成默契的分工。有的志愿者将水面漂浮的枯枝败叶、塑料杂物一一打捞上岸,装进身旁的分类垃圾袋;有的志愿者握着锋利的镰刀,专注清理岸边垂挂的残枝碎叶,刀刃划过之处,杂乱的枝条应声落地,露出干净的岸线;还有的手中握着灭蚊药剂,按照培训所学的知识,均匀地向水边草丛与湿润泥土中撒下灭蚊幼剂,动作娴熟而精准。

正午的阳光晒得人冒汗,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进衣领,却没人喊累。“你看这清理干净的路,多敞亮!”刚直起身的张阿姨抹了把汗,指着焕然一新的街角,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向水边草丛与湿润泥土中撒下灭蚊幼剂

从课堂上学本领到田间地头办实事,“桑榆学堂·蚊知行动”活动不仅提升了长者志愿者的灭蚊专业能力,更发挥了他们熟悉社区环境、热心公益的优势,通过“培训+实践”的模式,让长者志愿者们从“热心人”变成了“专业手”。他们熟悉每条小巷、每处角落,更懂街坊邻里对“无蚊家园”的期盼——这份“接地气”的守护,正是村居最温暖的防线。当银发力量遇上邻里同心,干净整洁的家园图景,正在大家的双手间慢慢铺展。

文字:罗晓敏 编辑:曹振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
微信
朋友圈
南水镇银发卫士披挂上阵 守护家园无“蚊”
南水镇 2025-08-22 21:56

“蚊子少了,住得才舒心!”近日,由南水镇高栏村妇联、南水镇公共服务办主办,珠海市润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的“桑榆学堂·蚊知行动”在高栏村拉开帷幕。20余名精神矍铄的长者志愿者先当“学生”学本领,再做“卫士”齐上阵,带着刚掌握的灭蚊“秘籍”奔赴高栏村龙尾一带,用热情与行动,为家园撑起一把“防蚊伞”。 

社工带领志愿者一起学习“灭蚊小课堂”

“您看这张图,瓶罐里的积水三天就能孵出蚊子幼虫!”活动一开场,社工带来的“灭蚊小课堂”就吸引了长者们的注意力。结合本地蚊虫活跃的特点,社工用“接地气”的语言拆解知识点:从蚊子“最爱”的积水坛、杂草堆等孳生地,到清除杂草的“快准狠”技巧,再到撒药时“沿边喷、重点洒”的操作规范,句句讲到实处。

“河沟里的淤泥要不要清?”“喷完药多久能见效?”课堂上,长者们有的掏出小本本记重点,有的举着手机拍课件,互动提问此起彼伏。

理论刚“结业”,实践战场的号角就吹响了。高栏村龙尾一带的路边、河沟旁,瞬间活跃起这群“银发身影”:手持镰刀的志愿者们弓着腰,对着齐腰的杂草“下手”,刀起草落间,蚊虫藏身的“绿帐篷”被层层剥离;志愿者们则化身“细节控”,蹲在角落捡拾塑料袋、破瓷碗,连石缝里的烟头都不放过。

志愿者们则化身“细节控”,在角落捡拾塑料袋
志愿者将水面漂浮的枯枝败叶

河沟岸边,几位经验丰富的志愿者早已形成默契的分工。有的志愿者将水面漂浮的枯枝败叶、塑料杂物一一打捞上岸,装进身旁的分类垃圾袋;有的志愿者握着锋利的镰刀,专注清理岸边垂挂的残枝碎叶,刀刃划过之处,杂乱的枝条应声落地,露出干净的岸线;还有的手中握着灭蚊药剂,按照培训所学的知识,均匀地向水边草丛与湿润泥土中撒下灭蚊幼剂,动作娴熟而精准。

正午的阳光晒得人冒汗,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进衣领,却没人喊累。“你看这清理干净的路,多敞亮!”刚直起身的张阿姨抹了把汗,指着焕然一新的街角,笑容比阳光还灿烂。

向水边草丛与湿润泥土中撒下灭蚊幼剂

从课堂上学本领到田间地头办实事,“桑榆学堂·蚊知行动”活动不仅提升了长者志愿者的灭蚊专业能力,更发挥了他们熟悉社区环境、热心公益的优势,通过“培训+实践”的模式,让长者志愿者们从“热心人”变成了“专业手”。他们熟悉每条小巷、每处角落,更懂街坊邻里对“无蚊家园”的期盼——这份“接地气”的守护,正是村居最温暖的防线。当银发力量遇上邻里同心,干净整洁的家园图景,正在大家的双手间慢慢铺展。

文字:罗晓敏 编辑:曹振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