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何以为师?斗门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暑假全员培训

8月25日-26日,斗门区2025年中小学教师暑期全员培训在斗门区实验小学文华厅举办,全区约5000名在职教师通过“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培训,旨在让老师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不断提升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助推斗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

为深入落实我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斗门区教研中心充分利用“双百行动”合作平台,聘请岭南师范学院14位学科专家作讲座。此外,岭南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洪军获邀出席,彰显校地合作共同推进斗门区教育现代化。

本次培训包括网络培训、集中培训、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其中25日的集中培训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的形式进行;26日14位学科专家各自开展学科培训。

本次培训是斗门区推进教育数字化、以AI科技赋能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间,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郭春才以《AI时代,何以为师》为题,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与教育融合的宏观背景切入,系统剖析AI技术对教育形态、教学模式及教师的深远影响。“这次培训,通过智能抠图、修图、视频生成等生动案例,直观展示AI在教育场景中的多维度应用,极大拓展了我们对AI技术边界的认知。”斗门区实验小学的李老师表示。

培训现场

在讲座中,郭春才重点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设计、人机协同评价、文献研读与综述、演讲稿撰写等方面的实用策略,推荐智谱清言、豆包、Kimi、DeepSeek、飞书等工具平台,并现场组织教师进行手机操作演练,进一步增强培训的互动性与实效性。

25日下午,分学科培训举办,岭南师范学院的9名学科专家展开8大学类专题讲座,内容覆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实现学科教学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结合。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不断提升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斗门区教育党工委委员、区教研中心主任尧国军表示,本次系统化、多层次、重实践的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全区教师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更进一步深化了与高校的合作,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推斗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阳紫微
微信
朋友圈
AI时代,何以为师?斗门区举办中小学教师暑假全员培训
观海融媒 2025-08-26 16:04

8月25日-26日,斗门区2025年中小学教师暑期全员培训在斗门区实验小学文华厅举办,全区约5000名在职教师通过“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相结合的方式参与培训,旨在让老师们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不断提升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助推斗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

为深入落实我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斗门区教研中心充分利用“双百行动”合作平台,聘请岭南师范学院14位学科专家作讲座。此外,岭南师范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洪军获邀出席,彰显校地合作共同推进斗门区教育现代化。

本次培训包括网络培训、集中培训、学科培训和校本培训等,其中25日的集中培训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分会场”的形式进行;26日14位学科专家各自开展学科培训。

本次培训是斗门区推进教育数字化、以AI科技赋能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其间,岭南师范学院副教授郭春才以《AI时代,何以为师》为题,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与教育融合的宏观背景切入,系统剖析AI技术对教育形态、教学模式及教师的深远影响。“这次培训,通过智能抠图、修图、视频生成等生动案例,直观展示AI在教育场景中的多维度应用,极大拓展了我们对AI技术边界的认知。”斗门区实验小学的李老师表示。

培训现场

在讲座中,郭春才重点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设计、人机协同评价、文献研读与综述、演讲稿撰写等方面的实用策略,推荐智谱清言、豆包、Kimi、DeepSeek、飞书等工具平台,并现场组织教师进行手机操作演练,进一步增强培训的互动性与实效性。

25日下午,分学科培训举办,岭南师范学院的9名学科专家展开8大学类专题讲座,内容覆盖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以及初中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实现学科教学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深度结合。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主动拥抱技术变革,不断提升数字素养与教学创新能力。”斗门区教育党工委委员、区教研中心主任尧国军表示,本次系统化、多层次、重实践的培训,不仅有效提升了全区教师的智能技术应用能力,更进一步深化了与高校的合作,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推斗门区教育现代化建设。

文字:张帆 图片:梁冠贤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阳紫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