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智能制造“朋友圈”扩容的三重逻辑
“珠海这座城市所展现的活力与远见,正是我们一直寻找的‘中国机遇’。”“没想到珠海低空经济发展得这么好!”9月5日,在“投资中国”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对接会(2025珠海高新站)上,谈起对珠海的印象,德国智能制造企业访华团嘉宾赞不绝口。(《珠海特区报》9月7日01版)

45家德企落户、超122亿元进出口额,“投资中国”中德智能制造对接会上,德国企业家的连声赞叹,揭开珠海智能制造“朋友圈”持续扩容的谜底。这场合作并非偶然,而是珠海精准踩中产业合作、环境营造、理念契合三重逻辑的必然结果。

产业“基因”契合是合作根基。德国以“工业4.0”领跑全球智能制造,珠海则早有布局: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搭建“产业+科研”赋能体系,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赛道积累扎实基础。巴伐利亚中国中心主任从“预期不高”到“充满信心”的转变,印证“你有技术、我有产业”的互补价值。对德企而言,珠海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解决技术落地难题,这种“双向奔赴”的契合度,比单纯政策优惠更具吸引力。这也说明,区域招商需跳出“给补贴”的惯性思维,找准与目标企业的产业共振点,才能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软硬兼施”环境是留企关键。传统工业区“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被珠海高新区“花园式产业园+创新孵化器”打破。优美生态留住人才,高效政府服务与快速技术转化效率则解决企业痛点——iSax公司惊叹“实验室技术能快速变产品”,正是珠海创新生态的生动注脚。“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组合,戳中企业“安心研发、舒心发展”的核心需求。这启示各地,营商环境建设不能只重硬件,更要在软件上发力,让企业既能获得发展空间,又能感受城市温度。

“共赢共生”理念是扩容内核。德国企业寻求“深度合作而非简单买卖”,珠海则以“育商”思维替代“招商”思维:引入浩亭技术集团等“样本企业”形成示范效应,借“投资中国”平台挖掘人工智能、绿色制造等合作潜力。当德国“工业4.0”遇上珠海“新质生产力”,不是技术叠加,而是“1+1>2”的协同效应。这种理念契合,让合作突破短期利益,走向长期共生。这提醒我们,区域产业升级不能闭门造车,需以开放姿态搭建共赢平台,让外资企业从“参与者”变为“共建者”。

珠海的实践,为各地智能制造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产业合作要找对共振点,环境营造要抓住需求点,合作理念要踩准共鸣点。随着中德合作向更深层次推进,珠海的探索必将为中国制造业对接全球高端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经验”。

文字:王小梅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
珠海智能制造“朋友圈”扩容的三重逻辑
珠海特区报 2025-09-09 02:06
“珠海这座城市所展现的活力与远见,正是我们一直寻找的‘中国机遇’。”“没想到珠海低空经济发展得这么好!”9月5日,在“投资中国”中德智能制造合作对接会(2025珠海高新站)上,谈起对珠海的印象,德国智能制造企业访华团嘉宾赞不绝口。(《珠海特区报》9月7日01版)

45家德企落户、超122亿元进出口额,“投资中国”中德智能制造对接会上,德国企业家的连声赞叹,揭开珠海智能制造“朋友圈”持续扩容的谜底。这场合作并非偶然,而是珠海精准踩中产业合作、环境营造、理念契合三重逻辑的必然结果。

产业“基因”契合是合作根基。德国以“工业4.0”领跑全球智能制造,珠海则早有布局: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搭建“产业+科研”赋能体系,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等新赛道积累扎实基础。巴伐利亚中国中心主任从“预期不高”到“充满信心”的转变,印证“你有技术、我有产业”的互补价值。对德企而言,珠海完善的产业链配套能解决技术落地难题,这种“双向奔赴”的契合度,比单纯政策优惠更具吸引力。这也说明,区域招商需跳出“给补贴”的惯性思维,找准与目标企业的产业共振点,才能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软硬兼施”环境是留企关键。传统工业区“脏乱差”的刻板印象,被珠海高新区“花园式产业园+创新孵化器”打破。优美生态留住人才,高效政府服务与快速技术转化效率则解决企业痛点——iSax公司惊叹“实验室技术能快速变产品”,正是珠海创新生态的生动注脚。“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的组合,戳中企业“安心研发、舒心发展”的核心需求。这启示各地,营商环境建设不能只重硬件,更要在软件上发力,让企业既能获得发展空间,又能感受城市温度。

“共赢共生”理念是扩容内核。德国企业寻求“深度合作而非简单买卖”,珠海则以“育商”思维替代“招商”思维:引入浩亭技术集团等“样本企业”形成示范效应,借“投资中国”平台挖掘人工智能、绿色制造等合作潜力。当德国“工业4.0”遇上珠海“新质生产力”,不是技术叠加,而是“1+1>2”的协同效应。这种理念契合,让合作突破短期利益,走向长期共生。这提醒我们,区域产业升级不能闭门造车,需以开放姿态搭建共赢平台,让外资企业从“参与者”变为“共建者”。

珠海的实践,为各地智能制造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产业合作要找对共振点,环境营造要抓住需求点,合作理念要踩准共鸣点。随着中德合作向更深层次推进,珠海的探索必将为中国制造业对接全球高端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珠海经验”。

文字:王小梅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