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论坛丨融入“湾区圈”,共创青年新未来

9月12日,“2025湾区青年全面睇”首期活动在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珠海市人才资源与就业服务中心主办,澳门研学交流学会、珠海正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参与协办,吸引了来自珠海、香港、澳门三地的青年大学生以及高校、社会组织、创业服务机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代表等40余人参与。(《珠海特区报》9月14日01版)

“2025湾区青年全面睇”首期活动在珠海启幕,40余位珠港澳三地青年与创业服务机构代表齐聚,通过参访孵化基地、政策推介、互动交流,感受大湾区创新创业活力。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青年联谊,更像是一座桥梁,让港澳青年更直观地触摸珠海机遇,在融入“湾区圈”中扩大“朋友圈”,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融入“湾区圈”,核心是让港澳青年“看得见机遇、摸得着未来”。对青年而言,选择一座城市、一片区域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此次活动中,青年们走进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从创业成果展厅到创孵生态介绍,从专项支持计划推介到澳资企业数量全省第一的亮眼数据,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清晰信号:珠海不仅有“一核两翼”的创孵体系支撑,更有针对港澳青年的专属政策红利。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单纯的政策宣讲更有说服力——当青年们亲眼看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案例,亲耳听到创业成功者的经验,“来珠海发展”就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可落地、有前景的选择。正如活动主题“深度融入大湾区共创青年新未来”所言,只有让青年真正了解湾区的资源与优势,才能让他们主动迈开融入的脚步。

扩大“朋友圈”,关键是搭建“跨地域、强互动”的交流平台。大湾区融合的难点,有时不在于政策的壁垒,而在于情感的隔阂与信息的不对称。“湾区青年全面睇”品牌活动的价值,就在于打破这种隔阂:让珠海的创业导师与港澳的青年学子对话,让港澳的社会组织与珠海的孵化基地对接,让有创业想法的青年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截至目前,活动已服务港澳青年280余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朋友圈”的扩容,是一次次合作机会的萌芽。对青年而言,“朋友圈”不仅是情感联结的纽带,更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网络——在交流中,或许一个创意的碰撞就能催生一个创业项目,一次政策咨询就能解决一个发展难题。这种“互动式”交流,让湾区青年从“各自为战”变成“抱团发展”,让融合从“区域层面”深入到“个体层面”。

珠港澳青年的“双向奔赴”,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从珠海倾力打造青年交流品牌,到港澳青年主动走进珠海;从19893户港澳投资者在珠海扎根,到澳资企业数量领跑全省,这些变化印证了一个事实:大湾区的融合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成就”。珠海为港澳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港澳青年则为珠海带来了国际化视野、创新思维与多元文化活力。当港澳青年在珠海的孵化基地启动项目,当珠海的企业与港澳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湾区的“协同效应”便真正显现。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上,更体现在青年对“大湾区人”身份的认同上——他们不再局限于“香港人”“澳门人”“珠海人”的单一标签,而是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大湾区共同体”。

“湾区青年全面睇”活动折射出大湾区融合的大逻辑:青年是融合的参与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让更多港澳青年融入“湾区圈”,在交流中扩大“朋友圈”,在合作中实现梦想,才能让大湾区真正成为“青年成长的沃土、创业的乐园”。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平台涌现,让珠港澳青年携手,在大湾区的广阔舞台上,共绘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文字:郭元鹏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莫海晖
香山论坛丨融入“湾区圈”,共创青年新未来
珠海特区报 2025-09-15 00:33

9月12日,“2025湾区青年全面睇”首期活动在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举行。本次活动由珠海市人才资源与就业服务中心主办,澳门研学交流学会、珠海正圆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参与协办,吸引了来自珠海、香港、澳门三地的青年大学生以及高校、社会组织、创业服务机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代表等40余人参与。(《珠海特区报》9月14日01版)

“2025湾区青年全面睇”首期活动在珠海启幕,40余位珠港澳三地青年与创业服务机构代表齐聚,通过参访孵化基地、政策推介、互动交流,感受大湾区创新创业活力。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青年联谊,更像是一座桥梁,让港澳青年更直观地触摸珠海机遇,在融入“湾区圈”中扩大“朋友圈”,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融入“湾区圈”,核心是让港澳青年“看得见机遇、摸得着未来”。对青年而言,选择一座城市、一片区域发展,最关键的是能否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此次活动中,青年们走进广东珠海公共创业孵化(实训)基地,从创业成果展厅到创孵生态介绍,从专项支持计划推介到澳资企业数量全省第一的亮眼数据,每一个细节都在传递清晰信号:珠海不仅有“一核两翼”的创孵体系支撑,更有针对港澳青年的专属政策红利。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单纯的政策宣讲更有说服力——当青年们亲眼看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案例,亲耳听到创业成功者的经验,“来珠海发展”就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可落地、有前景的选择。正如活动主题“深度融入大湾区共创青年新未来”所言,只有让青年真正了解湾区的资源与优势,才能让他们主动迈开融入的脚步。

扩大“朋友圈”,关键是搭建“跨地域、强互动”的交流平台。大湾区融合的难点,有时不在于政策的壁垒,而在于情感的隔阂与信息的不对称。“湾区青年全面睇”品牌活动的价值,就在于打破这种隔阂:让珠海的创业导师与港澳的青年学子对话,让港澳的社会组织与珠海的孵化基地对接,让有创业想法的青年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截至目前,活动已服务港澳青年280余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朋友圈”的扩容,是一次次合作机会的萌芽。对青年而言,“朋友圈”不仅是情感联结的纽带,更是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网络——在交流中,或许一个创意的碰撞就能催生一个创业项目,一次政策咨询就能解决一个发展难题。这种“互动式”交流,让湾区青年从“各自为战”变成“抱团发展”,让融合从“区域层面”深入到“个体层面”。

珠港澳青年的“双向奔赴”,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从珠海倾力打造青年交流品牌,到港澳青年主动走进珠海;从19893户港澳投资者在珠海扎根,到澳资企业数量领跑全省,这些变化印证了一个事实:大湾区的融合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双向成就”。珠海为港澳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港澳青年则为珠海带来了国际化视野、创新思维与多元文化活力。当港澳青年在珠海的孵化基地启动项目,当珠海的企业与港澳的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湾区的“协同效应”便真正显现。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的增长上,更体现在青年对“大湾区人”身份的认同上——他们不再局限于“香港人”“澳门人”“珠海人”的单一标签,而是以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大湾区共同体”。

“湾区青年全面睇”活动折射出大湾区融合的大逻辑:青年是融合的参与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让更多港澳青年融入“湾区圈”,在交流中扩大“朋友圈”,在合作中实现梦想,才能让大湾区真正成为“青年成长的沃土、创业的乐园”。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平台涌现,让珠港澳青年携手,在大湾区的广阔舞台上,共绘融合发展的新图景。

文字:郭元鹏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