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治“六乱”!三灶镇让人居环境焕新颜

晚上六点,三灶镇唐人街市场夜幕降临。几位摊贩正将各类小吃摆上临时摊位,各色的餐车也已腾起缕缕热气。然而,就在不远处,三灶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执法队员已早早到岗,手持执法记录仪,逐个劝导未在指定区域经营的摊主。“请把摊位挪到市场内,这里不能摆。”执法人员语气温和却坚定。这样的场景,在三灶镇,已经成为日常。

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三灶镇自2025年以来,持续开展“六乱”专项整治行动,对乱搭建、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堆放、乱张贴等影响市容秩序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人居环境。

“一乱”乱搭建:拆违除险,还公共空间于民

违章搭建是城镇管理的“顽疾”,三灶镇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曾因历史遗留问题,私搭铁皮棚、钢架房现象突出,既侵占公共空间,又存在结构安全与消防隐患,群众投诉不断。

对此,镇执法办开展“地毯式”排查,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社区),坚持“分类施策、柔性拆违”:对占用消防通道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搭建“即查即拆”,对有临时仓储需求等实际困难的企业,综合评估后纳入观察期。

2025年以来,已累计清理26处乱搭建,清理面积约2.4万平方米,既规范了建设秩序,也让市容环境更美观。

整改前
整改后

“二乱”乱摆卖:疏堵结合,破解“脏乱堵”难题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农贸市场周边“脏乱堵”,曾是三灶镇金海岸市场、定家湾工业园区的“老大难”。镇执法办打出“宣传+劝导+执法”组合拳:用“疏”字诀在定湾五路、为民农贸市场等点位划定“便民疏导区”,规划50余个疏导点位,引导流动摊贩“入市经营”,还制定《流动经营餐饮夜市经营秩序管理建议》规范管理;用“堵”字诀铁腕执法,对拒不整改者严厉处罚。

2025年已清理流动经营行为9333宗,立案29宗,罚款3050元,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效果。

“三乱”乱停放:清障还位,保障交通顺畅

共享车辆随意停放、商户私占车位,是影响城镇交通的“绊脚石”。曾几何时,翰林山庄、景华楼等开放小区,地桩地锁“遍地开花”,公共停车位沦为“私人领地”。

镇执法办持续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整治违规投放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以及背街小巷、商铺商圈内私设地桩、放置锥形桶等侵占公共停车位的行为。

2025年累计整治乱停放共享电动车80辆、共享单车900余辆,拆除地桩地锁164个,让公共车位真正“公用”。

“四乱”乱拉挂:清零横幅,提升沿街颜值

沿街商户违规悬挂广告横幅、破损横幅“随风飘”,既影响市容,更存安全隐患。执法人员逐户走访主次干道500余家沿街商户,检查广告横幅手续、内容合法性及破损情况,对违规横幅逐一清理。

2025年已清理违规、陈旧广告横幅202处,金海岸大道、伟民路、机场西路等主干道实现“横幅清零”,沿街风貌大幅提升。

“五乱”乱堆放:溯源追责,守护洁净环境

建筑垃圾偷倒、生活垃圾乱堆,不仅污染环境,还滋生蚊蝇、传播疾病。机场北路、金湖街曾是建筑垃圾倾倒黑点,金海岸市场沿街店铺门前“脏乱差”问题突出。

三灶镇实行错时工作制,通过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结合,规范沿街店铺垃圾倾倒行为。

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建筑垃圾非法倾倒易发点121次,检查生活垃圾场所265家次,办理垃圾管理类案件17宗,累计罚款1800元。目前,三灶镇已对建筑垃圾黑点完善科技监控,并联合交通、公安部门溯源追责,从源头遏制违法行为。

整改前
整改后

六乱”乱张贴:长效治理,根治“牛皮癣”   

“牛皮癣”小广告乱贴乱画,是市容环境的“顽疾”。此前三灶镇社区楼道、公交站台、电线杆等公共区域小广告密集,且清理后易反弹,陷入“清理—复发—再清理”的循环。

执法人员采取“集中整治+长效管理”模式:定期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对乱张贴现象集中处置;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防止问题反弹。

2025年已检查重点区域35处,清理“牛皮癣”157处,让公共空间重归整洁。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未来,三灶镇将继续以“六乱”整治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突击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努力打造一个更干净、更整洁、更文明、更有序的宜居城镇。

文字:三灶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图片:三灶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编辑:赵景鑫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
严治“六乱”!三灶镇让人居环境焕新颜
三灶镇 2025-09-15 22:08

晚上六点,三灶镇唐人街市场夜幕降临。几位摊贩正将各类小吃摆上临时摊位,各色的餐车也已腾起缕缕热气。然而,就在不远处,三灶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的执法队员已早早到岗,手持执法记录仪,逐个劝导未在指定区域经营的摊主。“请把摊位挪到市场内,这里不能摆。”执法人员语气温和却坚定。这样的场景,在三灶镇,已经成为日常。

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三灶镇自2025年以来,持续开展“六乱”专项整治行动,对乱搭建、乱摆卖、乱停放、乱拉挂、乱堆放、乱张贴等影响市容秩序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打造一个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安全畅通的人居环境。

“一乱”乱搭建:拆违除险,还公共空间于民

违章搭建是城镇管理的“顽疾”,三灶镇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曾因历史遗留问题,私搭铁皮棚、钢架房现象突出,既侵占公共空间,又存在结构安全与消防隐患,群众投诉不断。

对此,镇执法办开展“地毯式”排查,覆盖全镇9个行政村(社区),坚持“分类施策、柔性拆违”:对占用消防通道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搭建“即查即拆”,对有临时仓储需求等实际困难的企业,综合评估后纳入观察期。

2025年以来,已累计清理26处乱搭建,清理面积约2.4万平方米,既规范了建设秩序,也让市容环境更美观。

整改前
整改后

“二乱”乱摆卖:疏堵结合,破解“脏乱堵”难题

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农贸市场周边“脏乱堵”,曾是三灶镇金海岸市场、定家湾工业园区的“老大难”。镇执法办打出“宣传+劝导+执法”组合拳:用“疏”字诀在定湾五路、为民农贸市场等点位划定“便民疏导区”,规划50余个疏导点位,引导流动摊贩“入市经营”,还制定《流动经营餐饮夜市经营秩序管理建议》规范管理;用“堵”字诀铁腕执法,对拒不整改者严厉处罚。

2025年已清理流动经营行为9333宗,立案29宗,罚款3050元,形成“查处一案、震慑一片”的效果。

“三乱”乱停放:清障还位,保障交通顺畅

共享车辆随意停放、商户私占车位,是影响城镇交通的“绊脚石”。曾几何时,翰林山庄、景华楼等开放小区,地桩地锁“遍地开花”,公共停车位沦为“私人领地”。

镇执法办持续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整治违规投放的共享电动自行车,以及背街小巷、商铺商圈内私设地桩、放置锥形桶等侵占公共停车位的行为。

2025年累计整治乱停放共享电动车80辆、共享单车900余辆,拆除地桩地锁164个,让公共车位真正“公用”。

“四乱”乱拉挂:清零横幅,提升沿街颜值

沿街商户违规悬挂广告横幅、破损横幅“随风飘”,既影响市容,更存安全隐患。执法人员逐户走访主次干道500余家沿街商户,检查广告横幅手续、内容合法性及破损情况,对违规横幅逐一清理。

2025年已清理违规、陈旧广告横幅202处,金海岸大道、伟民路、机场西路等主干道实现“横幅清零”,沿街风貌大幅提升。

“五乱”乱堆放:溯源追责,守护洁净环境

建筑垃圾偷倒、生活垃圾乱堆,不仅污染环境,还滋生蚊蝇、传播疾病。机场北路、金湖街曾是建筑垃圾倾倒黑点,金海岸市场沿街店铺门前“脏乱差”问题突出。

三灶镇实行错时工作制,通过定点检查与流动巡逻结合,规范沿街店铺垃圾倾倒行为。

2025年以来,累计走访建筑垃圾非法倾倒易发点121次,检查生活垃圾场所265家次,办理垃圾管理类案件17宗,累计罚款1800元。目前,三灶镇已对建筑垃圾黑点完善科技监控,并联合交通、公安部门溯源追责,从源头遏制违法行为。

整改前
整改后

六乱”乱张贴:长效治理,根治“牛皮癣”   

“牛皮癣”小广告乱贴乱画,是市容环境的“顽疾”。此前三灶镇社区楼道、公交站台、电线杆等公共区域小广告密集,且清理后易反弹,陷入“清理—复发—再清理”的循环。

执法人员采取“集中整治+长效管理”模式:定期开展集中清理行动,对乱张贴现象集中处置;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清理”,防止问题反弹。

2025年已检查重点区域35处,清理“牛皮癣”157处,让公共空间重归整洁。

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持久战。未来,三灶镇将继续以“六乱”整治为抓手,推动城市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从“突击整治”向“常态治理”转变,努力打造一个更干净、更整洁、更文明、更有序的宜居城镇。

文字:三灶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图片:三灶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 编辑:赵景鑫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