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澳门新街坊”探索民生深度融合模式!粤澳融合“桃花源”,开启千家双城新生活

白色建筑群错落有致,葡式碎石路面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趣,不远处的小横琴山绿意盎然。横琴“澳门新街坊”不仅是一个住宅项目,更是粤澳两地共建的“桃花源”,承载着千户澳门家庭的生活梦想

2025年9月,正值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开局之年,这座承载着“一国两制”民生实践创新的“试验田”,正以制度破冰、文化共融、经济共赢的立体化探索,成为打破琴澳壁垒、激活大湾区融合的“微观引擎”。从琴澳规则的无缝衔接到葡韵美学的现代转译,从跨境治理的“横琴方案”到澳门居民的“新家园经济学”,新街坊用千余户澳门家庭的安居乐业,书写着琴澳从“物理靠近”走向“化学融合”的时代答卷。 

项目定位:
跨境民生融合的“试验田”

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自规划之初,便被赋予了特殊使命——作为跨境民生融合的“试验田”,探索琴澳两地在民生领域的深度融合模式。

澳门新街坊。

从交通上看,新街坊距离横琴口岸仅需约6分钟车程,且为住户提供穿梭巴士,接载居民来往横琴口岸及社区。同时,“通琴号”共有6条跨境通勤线路延伸至新街坊,区内公共交通线路也不断加密,为居民跨境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公共服务衔接方面,项目更是下足了功夫。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在新街坊设立,设有澳门特区政府新推出的遥距服务柜台、智能文件柜以及多部门自助服务机等,可提供12个澳门特区政府部门近70项服务,让居民在横琴就能办理澳门相关事务。

住在新街坊的澳门退休居民金爱萍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办身份证要回澳门办,如今楼下增设了‘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我老公都在这里换证,下楼就能办好,方便多了!”金爱萍的经历,正是“澳门政策延伸过河”的生动体现。

如今,新街坊的经验正为大湾区跨境生活提供可复制的模板。这片“试验田”的成功,也为更多大湾区城市探索跨境民生融合点亮了方向

建筑空间:
葡韵美学的现代转译

漫步在澳门新街坊,浓郁的葡韵美学扑面而来。项目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公共区域的街灯、栏杆、地面,均巧妙地将南欧风格与澳门特色元素相融合,实现了葡韵美学的现代转译

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旨在营造趋同澳门的生活环境,为澳门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安居乐业提供更便利的条件。设计不仅保留了澳门文化特色,更提供了现代化居住体验。

据介绍,小区内建有儿童游乐设施及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且建有大型绿色休憩区,绿化比率达35%,形成宜居生活圈。

澳门居民温女士对小区的环境赞不绝口:“这里的环境太好了,绿化做得很用心,每天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空间开阔明亮,居住体验舒适惬意。”她表示,那些充满澳门特色的建筑符号,让她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迅速适应了新环境。

据了解,项目提供约4000个住宅单位,以及200多间人才房。为满足不同家庭需求,项目住宅八成为两房单位(约88平方米),两成为三房单位(约118平方米)。

制度创新:
跨境治理的“横琴方案”

作为琴澳合作的创新项目,新街坊在制度创新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为跨境治理提供了“横琴方案”

在教育方面,项目配套建设的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澳人子女学校)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参照澳门学校加入澳门免费教育学校系统,学校就读的澳门学生参照在澳门就读的学生相应福利措施,以及获得等同的升学保送安排。

澳门新街坊。

在医疗领域,新街坊卫生站参照澳门卫生中心模式管理和运营,由澳门卫生局医疗人员为澳门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可使用在澳门已上市的部分药品。让居民足不出户可享免费基础医疗,彻底打消了居民的就医顾虑。

刘阿姨是一位澳门退休老人,她对卫生站的服务非常满意:“我年纪大了,经常需要看病拿药。以前在横琴看病,总觉得不太习惯。现在有了这个卫生站,医生都是澳门来的,药品也和澳门一样,我在这里生活就更加安心了。”

民生价值:
澳门居民的“新家园经济学”

对澳门居民而言,新街坊不仅是一处住所,更是一套兼顾成本与品质的“新家园经济学”,从居住到生活,每一环都精准回应澳门家庭的现实需求。

居住成本的优化是最直观的吸引力。“当了解项目后,感觉这里的生活非常悠闲,住在这里有一种归属感。首批第一天我就选中一套两房,当天即付定金。”澳门退休教师邝雪梅告诉记者,澳门一套两房住宅总价超500万澳门元,而新街坊同等户型仅需250多万元人民币,价格约为澳门的1/2。“当时没想到买三房,现在想起来后悔极了!”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项目凭借高性价比吸引超1400户澳门家庭购买,既缓解了澳门土地匮乏的压力,也为澳门人拓展了生活空间。

除了房价优势,新街坊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也为居民节省了大量生活成本。小区内配备了学校、卫生站、儿童游乐区、健身房、长者服务中心、家庭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基本可以在小区内解决,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外出寻找服务。

同时,周边商业配套也日益完善,拥有5000平方米的商业区,入驻单位涵盖政务服务、超市零售、餐饮生活服务、金融及家居用品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和消费环境。

战略支点:
大湾区融合的微观引擎

新街坊项目不仅对澳门居民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微观引擎”。它为澳门居民拓展了生活空间,促进了琴澳两地人才的交流与融合,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亲民的居住成本,让更多澳门人才愿意扎根横琴,推动横琴科技研发与澳门国际化资源深度互动,形成“人才双向流动、资源互补共享”的良性循环。

在文化交流方面,新街坊成为澳门文化与内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居民们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同。

澳门居民陈阿姨感慨道:“我的邻里圈子里近半数都是附近小区的朋友,大家周末常结伴到天沐河畔散步,丝毫感受不到‘跨境’带来的疏离感,这正是新街坊文化交融的真实缩影。”

傍晚时分,新街坊的小区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这里既有澳门熟悉的氛围,又有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居民李女士说,她最喜欢在傍晚时分沿着小区步行道散步,看着澳门半岛的灯光渐渐亮起,感受着琴澳两地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新街坊将继续吸纳更多澳门居民入住,成为粤澳民生融合的典范。这个项目不仅改变了逾千个澳门家庭的生活,更为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封面图:曾遥摄
文字:马涛 图片:曾遥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莫海晖
横琴“澳门新街坊”探索民生深度融合模式!粤澳融合“桃花源”,开启千家双城新生活
珠海特区报 2025-09-17 01:57

白色建筑群错落有致,葡式碎石路面与现代建筑相映成趣,不远处的小横琴山绿意盎然。横琴“澳门新街坊”不仅是一个住宅项目,更是粤澳两地共建的“桃花源”,承载着千户澳门家庭的生活梦想

2025年9月,正值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开局之年,这座承载着“一国两制”民生实践创新的“试验田”,正以制度破冰、文化共融、经济共赢的立体化探索,成为打破琴澳壁垒、激活大湾区融合的“微观引擎”。从琴澳规则的无缝衔接到葡韵美学的现代转译,从跨境治理的“横琴方案”到澳门居民的“新家园经济学”,新街坊用千余户澳门家庭的安居乐业,书写着琴澳从“物理靠近”走向“化学融合”的时代答卷。 

项目定位:
跨境民生融合的“试验田”

横琴“澳门新街坊”项目自规划之初,便被赋予了特殊使命——作为跨境民生融合的“试验田”,探索琴澳两地在民生领域的深度融合模式。

澳门新街坊。

从交通上看,新街坊距离横琴口岸仅需约6分钟车程,且为住户提供穿梭巴士,接载居民来往横琴口岸及社区。同时,“通琴号”共有6条跨境通勤线路延伸至新街坊,区内公共交通线路也不断加密,为居民跨境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在公共服务衔接方面,项目更是下足了功夫。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在新街坊设立,设有澳门特区政府新推出的遥距服务柜台、智能文件柜以及多部门自助服务机等,可提供12个澳门特区政府部门近70项服务,让居民在横琴就能办理澳门相关事务。

住在新街坊的澳门退休居民金爱萍对此深有感触。“以前办身份证要回澳门办,如今楼下增设了‘澳门政务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我老公都在这里换证,下楼就能办好,方便多了!”金爱萍的经历,正是“澳门政策延伸过河”的生动体现。

如今,新街坊的经验正为大湾区跨境生活提供可复制的模板。这片“试验田”的成功,也为更多大湾区城市探索跨境民生融合点亮了方向

建筑空间:
葡韵美学的现代转译

漫步在澳门新街坊,浓郁的葡韵美学扑面而来。项目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公共区域的街灯、栏杆、地面,均巧妙地将南欧风格与澳门特色元素相融合,实现了葡韵美学的现代转译

项目整体规划设计旨在营造趋同澳门的生活环境,为澳门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安居乐业提供更便利的条件。设计不仅保留了澳门文化特色,更提供了现代化居住体验。

据介绍,小区内建有儿童游乐设施及球场等体育活动场地,且建有大型绿色休憩区,绿化比率达35%,形成宜居生活圈。

澳门居民温女士对小区的环境赞不绝口:“这里的环境太好了,绿化做得很用心,每天带着孩子在小区里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空间开阔明亮,居住体验舒适惬意。”她表示,那些充满澳门特色的建筑符号,让她在异地他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迅速适应了新环境。

据了解,项目提供约4000个住宅单位,以及200多间人才房。为满足不同家庭需求,项目住宅八成为两房单位(约88平方米),两成为三房单位(约118平方米)。

制度创新:
跨境治理的“横琴方案”

作为琴澳合作的创新项目,新街坊在制度创新方面也做出了积极探索,为跨境治理提供了“横琴方案”

在教育方面,项目配套建设的濠江中学附属横琴学校(澳人子女学校)获广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参照澳门学校加入澳门免费教育学校系统,学校就读的澳门学生参照在澳门就读的学生相应福利措施,以及获得等同的升学保送安排。

澳门新街坊。

在医疗领域,新街坊卫生站参照澳门卫生中心模式管理和运营,由澳门卫生局医疗人员为澳门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可使用在澳门已上市的部分药品。让居民足不出户可享免费基础医疗,彻底打消了居民的就医顾虑。

刘阿姨是一位澳门退休老人,她对卫生站的服务非常满意:“我年纪大了,经常需要看病拿药。以前在横琴看病,总觉得不太习惯。现在有了这个卫生站,医生都是澳门来的,药品也和澳门一样,我在这里生活就更加安心了。”

民生价值:
澳门居民的“新家园经济学”

对澳门居民而言,新街坊不仅是一处住所,更是一套兼顾成本与品质的“新家园经济学”,从居住到生活,每一环都精准回应澳门家庭的现实需求。

居住成本的优化是最直观的吸引力。“当了解项目后,感觉这里的生活非常悠闲,住在这里有一种归属感。首批第一天我就选中一套两房,当天即付定金。”澳门退休教师邝雪梅告诉记者,澳门一套两房住宅总价超500万澳门元,而新街坊同等户型仅需250多万元人民币,价格约为澳门的1/2。“当时没想到买三房,现在想起来后悔极了!”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项目凭借高性价比吸引超1400户澳门家庭购买,既缓解了澳门土地匮乏的压力,也为澳门人拓展了生活空间。

除了房价优势,新街坊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也为居民节省了大量生活成本。小区内配备了学校、卫生站、儿童游乐区、健身房、长者服务中心、家庭社区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居民日常生活所需基本可以在小区内解决,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外出寻找服务。

同时,周边商业配套也日益完善,拥有5000平方米的商业区,入驻单位涵盖政务服务、超市零售、餐饮生活服务、金融及家居用品等,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购物和消费环境。

战略支点:
大湾区融合的微观引擎

新街坊项目不仅对澳门居民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微观引擎”。它为澳门居民拓展了生活空间,促进了琴澳两地人才的交流与融合,为大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亲民的居住成本,让更多澳门人才愿意扎根横琴,推动横琴科技研发与澳门国际化资源深度互动,形成“人才双向流动、资源互补共享”的良性循环。

在文化交流方面,新街坊成为澳门文化与内地文化交流的平台,居民们在这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认同。

澳门居民陈阿姨感慨道:“我的邻里圈子里近半数都是附近小区的朋友,大家周末常结伴到天沐河畔散步,丝毫感受不到‘跨境’带来的疏离感,这正是新街坊文化交融的真实缩影。”

傍晚时分,新街坊的小区广场上逐渐热闹起来。“这里既有澳门熟悉的氛围,又有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居民李女士说,她最喜欢在傍晚时分沿着小区步行道散步,看着澳门半岛的灯光渐渐亮起,感受着琴澳两地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新街坊将继续吸纳更多澳门居民入住,成为粤澳民生融合的典范。这个项目不仅改变了逾千个澳门家庭的生活,更为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封面图:曾遥摄
文字:马涛 图片:曾遥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