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建立琴澳社会服务合作机制,促进社区治理和服务融合发展

横琴与澳门一水相依,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四年来,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横琴工委、省横琴办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建立合作区与澳门社会服务合作机制,促进两地社区治理和服务融合发展”的工作目标,聚焦以民生为本、以融合为径,在社区治理、社会服务、东西部协作、村居改造、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等方面,持续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实践,为琴澳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与澳门深度衔接

四年来,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国际化环境中社区党建创新路径。2024年6月,合作区首个琴澳跨境党支部在新家园社区成立,迄今已设立4个跨境党支部,覆盖33名跨境工作与生活的党员,为“双城生活”党员筑起“红色家园”。

澳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持续拓宽。通过完善澳门居民(社团)代表列席社区党委会议机制,累计邀请262人次澳门社团及居民代表参与108场会议、310项议题讨论,切实推动青年就业创业、电动自行车治理等民生实事的解决。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15个琴澳议事厅与4个党群驿站平台成为居民畅所欲言、参与共治的“温馨客厅”。26名澳门居民受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社区议事员、社情观察员),已征集治理建议超百条,推动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物业管理纠纷等急难事项30余件,搭建起琴澳沟通的“连心桥”。

在促进社区服务融合方面,充分借鉴澳门“社区服务综合体”模式,推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中华青年进步协会等爱国爱澳社团扎根社区,分别设立琴澳综合服务中心、琴澳亲子活动中心、社区居民发展中心、“澳青初创·社区客厅”。琴澳社工共同开展家庭辅导、职业培训、残疾人服务、创业指导等服务,累计惠及琴澳居民超100万人次,系列琴澳特色服务吸引400余批次3万余名澳门居民到合作区参访交流。今年7月,“澳青初创·社区客厅”在莲花社区金融岛网格党群服务中心启用,吸引20余家澳资企业入驻,打造合作区首个公益性澳门青年创业“一站式”平台。

今年7月,“澳青初创·社区客厅”在莲花社区金融岛网格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已吸引20余家澳资企业入驻。图为“澳青初创·社区客厅”揭牌仪式现场。

社区治理不仅“引进来”,还主动“走出去”。创新跨境治理协作新模式,派出社区“两委”干部到辖区澳企担任公共事务助理,促成“政府、企业”需求双向直达;聘任18名粤澳专家组建社区治理智库,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外,探索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新模式,在荷塘社区成立合作区首个快递行业党支部,组建“先‘蜂’队伍”,吸纳14名快递小哥担任社区志愿者、流动网格员;在石山网格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合作区首家“快歇驿站”,为快递小哥常态化提供充电、维修、义诊等贴心服务。

更令人期待的是,澳门居民有望参选合作区社区居委会非户籍委员,2025年社区“两委”换届时将率先探索实施,进一步拓展澳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着眼长远,合作区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统筹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居房屋风貌提升等十大行动,积极推进红旗村改造提升、村居党群服务站建设和停车场改造工程,大力推动管道燃气进村入户工作,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夯实村居高质量发展根基。

守正创新

社会服务与澳门深度融合

在社会服务领域,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社会服务与澳门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积极争取民政部等国家部委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允许澳门居民担任合作区教育、科技、金融、建筑等领域社会组织负责人或成员。目前,已成立“澳人澳治”社会组织23家,吸纳澳门居民52人,其中26人担任负责人。积极争取省公安厅支持,明确把省横琴办纳入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粤活动业务主管单位范畴,便利澳门社团申报设立代表处。合作区已设立的7家澳门社团代表处中,3家由省横琴办担任业务主管单位。

社工人才队伍和阵地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质量的关键。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制订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奖励暂行办法》激励政策,共有315名琴澳居民考取社工资格证,其中澳门居民4人;与澳门高校、社团共建“琴澳社工人才孵化基地”,推动40余名澳门大学生来合作区实习、18名澳门社工到合作区执业。打造“澳门经验+横琴实践+东西部协作”育才模式,邀请澳门资深社工开设专题培训46场,辐射贵州正安等对口帮扶地区,线上线下培育社工2800余人次。

在社会服务供给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积极推动婚姻登记、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等领域改革,为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提供保障。合作区婚姻登记处自2022年10月成立以来,共办理婚姻登记业务6706宗,其中涉澳婚姻登记182宗;今年1月,合作区婚姻登记处整体搬迁至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四楼,为琴澳新人提供更优质的婚姻登记服务。社会救助推行“1+4+N”(以合作区“双百”社工服务站为中心,联动4个社区和N家琴澳社会组织)的琴澳联动模式,“双百”社工联动澳门社团全覆盖跟踪服务297名困难群众。建立跨境临时救助机制,为澳门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兜底保障。

今年3月,在石山网格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合作区首家“快歇驿站”,为快递小哥常态化提供充电、维修、义诊等贴心服务。

在公益慈善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推动成立合作区首家慈善公益组织(合作区慈善促进会),指导其取得公开募捐及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在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首次作为受赠单位接收善款并规范支出管理。

在残疾人服务保障方面,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球项目将于11月底在合作区举办,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高效统筹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持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正以专业化筹备和人文温度,全力迎接这场展现体育平等与城市担当的盛会。

高位推进

社会协作与澳门深度合作

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通过打造“澳门+横琴”东西部协作新模式,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引导澳门企业、社团、居民积极参与到东西部协作社会帮扶中,助力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21年12月,合作区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正式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两地立足“正安所需、横琴所能”,联动澳门在产业、劳务、消费、社会联动、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建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两地党政领导常态化调研互访,召开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10余次,共安排财政帮扶资金3.78亿元,实施产业、劳务、消费等协作项目63个。“正安县与合作区山海协作”案例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横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作为粤黔协作标志性项目正式交付使用,《把这里唱给你听·民谣拾光节》在合作区顺利举办,“琴澳携手正安‘双协作’模式”获农业农村部列为典型案例。

今年4月,粤黔协作重要成果——横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正式交付使用。图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的横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

省内帮扶工作也是社会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积极开展“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今年“6·30”活动社会各界认捐金额达875.53万元,较2024年增长23.6%,5家单位获评2024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铜杯,弘扬与传递乐善好施的传统品德。同时,主动对接帮扶需求,对省内帮扶地区实施多个帮扶项目,让帮扶地区的群众感受到琴澳协同帮扶的温暖与关怀。

在人民武装工作方面,严格按照“阳光征兵”有关规定,全面推动落实每年征兵工作任务,为人民军队输送高素质兵源;今年5月,合作区首批30名基干民兵编组到位,横琴海防巡逻警戒排正式组建。

预防为主

灾害应急与澳门深度协同

灾害应急领域的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与澳门深度协同,构筑防灾减灾坚固防线。

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认真履行合作区三防指挥办职责,会同气象部门等成员单位加密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联合各成员单位高效应对多轮台风及强降雨考验,实现“零伤亡、少损失、快恢复”的目标。今年以来,共发布预警信息750余条,受众达38万余人次,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40余次,组织开展防汛防台风险督导检查60余次。在琴澳应急协作机制建设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与澳门警察总局、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澳门教青局等有关部门建立了自然灾害信息通报与共享、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协同联动、防灾减灾通道互联以及跨部门联动支援机制。通过指定联络官、开通热线、组织授课和联合演练等,实现灾害天气实时信息互通与应急响应协同。同时,推动通道互联与应急物资“绿色通道”建设,提升跨区域救援效率。

在森林防火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坚持以“零”山火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严格野外火源管控,落实好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巡护,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火情监测,广泛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今年以来,共出动巡查车辆460余辆次,派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5980余份,通过预警短信平台发布森林防火提醒宣传信息110万余条,登记上山人员8万余人次,开展森林防火演练3次,队伍实战化能力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上,通过“信息联通、监测联控、应急联防、人员联育”机制推动琴澳突发公共卫生协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强化学校症状监测与病媒生物跨境监测,开展多层次培训宣传,保障居民健康安全。

四载同行,琴澳一心。未来,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琴澳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切实增强澳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为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王晓君 图片:朱文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
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建立琴澳社会服务合作机制,促进社区治理和服务融合发展
珠海特区报 2025-09-17 02:29

横琴与澳门一水相依,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揭牌四年来,广东省人民政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办公室社会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横琴工委、省横琴办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建立合作区与澳门社会服务合作机制,促进两地社区治理和服务融合发展”的工作目标,聚焦以民生为本、以融合为径,在社区治理、社会服务、东西部协作、村居改造、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等方面,持续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实践,为琴澳一体化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党建引领

社区治理与澳门深度衔接

四年来,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国际化环境中社区党建创新路径。2024年6月,合作区首个琴澳跨境党支部在新家园社区成立,迄今已设立4个跨境党支部,覆盖33名跨境工作与生活的党员,为“双城生活”党员筑起“红色家园”。

澳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渠道持续拓宽。通过完善澳门居民(社团)代表列席社区党委会议机制,累计邀请262人次澳门社团及居民代表参与108场会议、310项议题讨论,切实推动青年就业创业、电动自行车治理等民生实事的解决。在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15个琴澳议事厅与4个党群驿站平台成为居民畅所欲言、参与共治的“温馨客厅”。26名澳门居民受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社区议事员、社情观察员),已征集治理建议超百条,推动解决道路交通安全、物业管理纠纷等急难事项30余件,搭建起琴澳沟通的“连心桥”。

在促进社区服务融合方面,充分借鉴澳门“社区服务综合体”模式,推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澳门妇女联合总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中华青年进步协会等爱国爱澳社团扎根社区,分别设立琴澳综合服务中心、琴澳亲子活动中心、社区居民发展中心、“澳青初创·社区客厅”。琴澳社工共同开展家庭辅导、职业培训、残疾人服务、创业指导等服务,累计惠及琴澳居民超100万人次,系列琴澳特色服务吸引400余批次3万余名澳门居民到合作区参访交流。今年7月,“澳青初创·社区客厅”在莲花社区金融岛网格党群服务中心启用,吸引20余家澳资企业入驻,打造合作区首个公益性澳门青年创业“一站式”平台。

今年7月,“澳青初创·社区客厅”在莲花社区金融岛网格党群服务中心正式启用,已吸引20余家澳资企业入驻。图为“澳青初创·社区客厅”揭牌仪式现场。

社区治理不仅“引进来”,还主动“走出去”。创新跨境治理协作新模式,派出社区“两委”干部到辖区澳企担任公共事务助理,促成“政府、企业”需求双向直达;聘任18名粤澳专家组建社区治理智库,为社区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此外,探索服务新就业群体的新模式,在荷塘社区成立合作区首个快递行业党支部,组建“先‘蜂’队伍”,吸纳14名快递小哥担任社区志愿者、流动网格员;在石山网格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合作区首家“快歇驿站”,为快递小哥常态化提供充电、维修、义诊等贴心服务。

更令人期待的是,澳门居民有望参选合作区社区居委会非户籍委员,2025年社区“两委”换届时将率先探索实施,进一步拓展澳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深度和广度。

着眼长远,合作区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统筹开展村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居房屋风貌提升等十大行动,积极推进红旗村改造提升、村居党群服务站建设和停车场改造工程,大力推动管道燃气进村入户工作,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夯实村居高质量发展根基。

守正创新

社会服务与澳门深度融合

在社会服务领域,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社会服务与澳门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方面,积极争取民政部等国家部委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允许澳门居民担任合作区教育、科技、金融、建筑等领域社会组织负责人或成员。目前,已成立“澳人澳治”社会组织23家,吸纳澳门居民52人,其中26人担任负责人。积极争取省公安厅支持,明确把省横琴办纳入境外非政府组织在粤活动业务主管单位范畴,便利澳门社团申报设立代表处。合作区已设立的7家澳门社团代表处中,3家由省横琴办担任业务主管单位。

社工人才队伍和阵地建设是提升社会服务质量的关键。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制订出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奖励暂行办法》激励政策,共有315名琴澳居民考取社工资格证,其中澳门居民4人;与澳门高校、社团共建“琴澳社工人才孵化基地”,推动40余名澳门大学生来合作区实习、18名澳门社工到合作区执业。打造“澳门经验+横琴实践+东西部协作”育才模式,邀请澳门资深社工开设专题培训46场,辐射贵州正安等对口帮扶地区,线上线下培育社工2800余人次。

在社会服务供给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积极推动婚姻登记、社会救助、公益慈善等领域改革,为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提供保障。合作区婚姻登记处自2022年10月成立以来,共办理婚姻登记业务6706宗,其中涉澳婚姻登记182宗;今年1月,合作区婚姻登记处整体搬迁至横琴文化艺术中心四楼,为琴澳新人提供更优质的婚姻登记服务。社会救助推行“1+4+N”(以合作区“双百”社工服务站为中心,联动4个社区和N家琴澳社会组织)的琴澳联动模式,“双百”社工联动澳门社团全覆盖跟踪服务297名困难群众。建立跨境临时救助机制,为澳门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兜底保障。

今年3月,在石山网格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合作区首家“快歇驿站”,为快递小哥常态化提供充电、维修、义诊等贴心服务。

在公益慈善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推动成立合作区首家慈善公益组织(合作区慈善促进会),指导其取得公开募捐及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在2025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首次作为受赠单位接收善款并规范支出管理。

在残疾人服务保障方面,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网球项目将于11月底在合作区举办,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高效统筹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持续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正以专业化筹备和人文温度,全力迎接这场展现体育平等与城市担当的盛会。

高位推进

社会协作与澳门深度合作

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通过打造“澳门+横琴”东西部协作新模式,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引导澳门企业、社团、居民积极参与到东西部协作社会帮扶中,助力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2021年12月,合作区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正式建立东西部协作关系,两地立足“正安所需、横琴所能”,联动澳门在产业、劳务、消费、社会联动、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深度协作,建立了深厚的“山海情谊”。两地党政领导常态化调研互访,召开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10余次,共安排财政帮扶资金3.78亿元,实施产业、劳务、消费等协作项目63个。“正安县与合作区山海协作”案例入选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典型案例。今年以来,横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作为粤黔协作标志性项目正式交付使用,《把这里唱给你听·民谣拾光节》在合作区顺利举办,“琴澳携手正安‘双协作’模式”获农业农村部列为典型案例。

今年4月,粤黔协作重要成果——横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正式交付使用。图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的横琴·正安国际吉他产业园。

省内帮扶工作也是社会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积极开展“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今年“6·30”活动社会各界认捐金额达875.53万元,较2024年增长23.6%,5家单位获评2024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铜杯,弘扬与传递乐善好施的传统品德。同时,主动对接帮扶需求,对省内帮扶地区实施多个帮扶项目,让帮扶地区的群众感受到琴澳协同帮扶的温暖与关怀。

在人民武装工作方面,严格按照“阳光征兵”有关规定,全面推动落实每年征兵工作任务,为人民军队输送高素质兵源;今年5月,合作区首批30名基干民兵编组到位,横琴海防巡逻警戒排正式组建。

预防为主

灾害应急与澳门深度协同

灾害应急领域的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与澳门深度协同,构筑防灾减灾坚固防线。

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认真履行合作区三防指挥办职责,会同气象部门等成员单位加密会商研判,及时启动应急响应,联合各成员单位高效应对多轮台风及强降雨考验,实现“零伤亡、少损失、快恢复”的目标。今年以来,共发布预警信息750余条,受众达38万余人次,启动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40余次,组织开展防汛防台风险督导检查60余次。在琴澳应急协作机制建设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与澳门警察总局、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澳门教青局等有关部门建立了自然灾害信息通报与共享、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协同联动、防灾减灾通道互联以及跨部门联动支援机制。通过指定联络官、开通热线、组织授课和联合演练等,实现灾害天气实时信息互通与应急响应协同。同时,推动通道互联与应急物资“绿色通道”建设,提升跨区域救援效率。

在森林防火方面,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坚持以“零”山火为目标,强化源头治理,严格野外火源管控,落实好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的巡查巡护,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火情监测,广泛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今年以来,共出动巡查车辆460余辆次,派发森林防火宣传资料5980余份,通过预警短信平台发布森林防火提醒宣传信息110万余条,登记上山人员8万余人次,开展森林防火演练3次,队伍实战化能力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

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上,通过“信息联通、监测联控、应急联防、人员联育”机制推动琴澳突发公共卫生协作提质增效。今年以来,妥善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起,强化学校症状监测与病媒生物跨境监测,开展多层次培训宣传,保障居民健康安全。

四载同行,琴澳一心。未来,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作风,推动琴澳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切实增强澳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获得感和归属感,为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推动合作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王晓君 图片:朱文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