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地横琴到冲刺科创板!中星微技术谱写中国芯片自主创新新篇章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版图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自2021年成立以来,以蓬勃之势吸引着各方资源汇聚。今年是合作区成立四周年,亦是第二阶段建设的开局之年,而扎根于此的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微”),也在这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从2014年落地横琴肩负芯片研发使命,到2016年推出全球首枚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AI芯片“星光智能一号”,又在芯片技术逼近摩尔定律极限的背景下,创造性地提出推动信息处理能力持续提升的“智能摩尔之路”发展理念,发明XPU芯片架构,再到2025年携全自主可控支持单芯片运行大模型的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重启科创板IPO……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技术创新为笔,在横琴政策赋能与产业协同的沃土上,书写了“澳门+横琴”科创融合的成长华章。

落地横琴 开启新征程

2014年,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新区注册成立,该公司肩负起开展安防监控物联网芯片和系统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工作的重任,由此开启了和横琴的缘分。彼时的横琴,刚刚被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片区,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中星微的到来,为横琴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6年底,由于和横琴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相关,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将公司总部从北京迁入了横琴。横琴新区政府为吸引优质企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涵盖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这为中星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星微技术CEO张韵东回忆道:“选择横琴,是因为看中这里的发展潜力和政策优势。当时,横琴在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我们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落地横琴后,政府在项目审批、人才落户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让我们能够迅速开展业务,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据了解,截至2025年7月底,合作区实有经营主体近6万户,其中,澳资企业达7303户,比合作区成立时增长57.49%。中星微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在这片沃土上逐渐扎根发芽,开启发展的新篇章。

技术创新 从芯片到AI赋能

在横琴系列优惠政策滋养下,中星微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多年来,公司聚集北京、广东、天津、山西、江苏、青岛、硅谷等多地研发力量,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取得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

2016年,中星微推出中国首款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星光智能一号”,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神经网络处理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新突破,也为中星微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后,公司又陆续推出“星光智能二号”到“星光智能四号”芯片,不断迭代升级技术,提升芯片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2025年4月30日,中星微再次传来喜讯,最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成功运行DeepSeek 16B大模型,成为首款全自主可控的能够单芯片实现通用语言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同时运行的嵌入式AI芯片。该芯片采用中星微自研的通用多核异构GP-XPU架构,比之前普遍采用的CPU+GPU架构在运行效率、实时性、性价比和安全性等方面大幅提升,且基于国产工艺制程,完全自主可控。

“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从‘星光智能一号’到‘星光智能五号’,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也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张韵东介绍说:“‘星光智能五号’的发布,将推动端侧、边缘侧智能化升级,大幅减少对云端算力资源的依赖,通过分布式人工智能模式,节省系统建设成本,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中星微技术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在2024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中星微技术超融合视频指挥系统解决方案、电力系统视频安全解决方案和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分别获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公安优秀解决方案,中星微技术野生动物保护相机获优秀创新产品特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中星微技术多年来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不懈努力。

重启IPO 迈向新高度

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中星微技术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2025年8月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中星微技术在广东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拟在科创板上市。这是中星微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今,中星微在芯片设计和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业务布局更加完善,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此时冲刺科创板,可谓水到渠成。

张韵东表示:“上市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我们将以此次上市为契机,加强公司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未来,中星微技术将进一步强化在AI芯片、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为国产替代与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的历史契机下,中星微技术的上市之路也将成为合作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合作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成果。

未来展望 与琴共辉煌

如今,站在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的新起点上,中星微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中星微将继续扎根横琴,依托合作区的政策优势和产业资源,不断创新发展。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持续投入大模型与芯片协同设计,拓展至智慧城市、智慧驾驶、低空经济、大数据等万亿级市场,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随着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的推进,琴澳产业将从“互补”走向“共生”,中星微有望在这一过程中与澳门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张韵东充满信心地说:“过去四年,我们见证了横琴的飞速发展,也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身的成长与突破。未来,我们将与横琴携手共进,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合作区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新的起点上,中星微与合作区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星微这颗横琴的“中国芯”,将在新的发展阶段熠熠生辉。

中星微“星光智能五号”发布现场。
图片:朱文 编辑:陶哲 责任编辑:莫海晖
从落地横琴到冲刺科创板!中星微技术谱写中国芯片自主创新新篇章
珠海特区报 2025-09-17 03:09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版图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自2021年成立以来,以蓬勃之势吸引着各方资源汇聚。今年是合作区成立四周年,亦是第二阶段建设的开局之年,而扎根于此的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星微”),也在这里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从2014年落地横琴肩负芯片研发使命,到2016年推出全球首枚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AI芯片“星光智能一号”,又在芯片技术逼近摩尔定律极限的背景下,创造性地提出推动信息处理能力持续提升的“智能摩尔之路”发展理念,发明XPU芯片架构,再到2025年携全自主可控支持单芯片运行大模型的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重启科创板IPO……这家高新技术企业以技术创新为笔,在横琴政策赋能与产业协同的沃土上,书写了“澳门+横琴”科创融合的成长华章。

落地横琴 开启新征程

2014年,广东中星电子有限公司在珠海横琴新区注册成立,该公司肩负起开展安防监控物联网芯片和系统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工作的重任,由此开启了和横琴的缘分。彼时的横琴,刚刚被纳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片区,正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中星微的到来,为横琴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6年底,由于和横琴的政策支持和产业发展方向紧密相关,中星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将公司总部从北京迁入了横琴。横琴新区政府为吸引优质企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涵盖税收减免、土地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这为中星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星微技术CEO张韵东回忆道:“选择横琴,是因为看中这里的发展潜力和政策优势。当时,横琴在积极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我们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落地横琴后,政府在项目审批、人才落户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让我们能够迅速开展业务,专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据了解,截至2025年7月底,合作区实有经营主体近6万户,其中,澳资企业达7303户,比合作区成立时增长57.49%。中星微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代表,在这片沃土上逐渐扎根发芽,开启发展的新篇章。

技术创新 从芯片到AI赋能

在横琴系列优惠政策滋养下,中星微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多年来,公司聚集北京、广东、天津、山西、江苏、青岛、硅谷等多地研发力量,持续突破技术瓶颈,取得多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成果。

2016年,中星微推出中国首款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处理器(NPU)芯片“星光智能一号”,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国在神经网络处理器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取得新突破,也为中星微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此后,公司又陆续推出“星光智能二号”到“星光智能四号”芯片,不断迭代升级技术,提升芯片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2025年4月30日,中星微再次传来喜讯,最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成功运行DeepSeek 16B大模型,成为首款全自主可控的能够单芯片实现通用语言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同时运行的嵌入式AI芯片。该芯片采用中星微自研的通用多核异构GP-XPU架构,比之前普遍采用的CPU+GPU架构在运行效率、实时性、性价比和安全性等方面大幅提升,且基于国产工艺制程,完全自主可控。

“我们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全球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团队。从‘星光智能一号’到‘星光智能五号’,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和汗水,也让我们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张韵东介绍说:“‘星光智能五号’的发布,将推动端侧、边缘侧智能化升级,大幅减少对云端算力资源的依赖,通过分布式人工智能模式,节省系统建设成本,为千行百业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中星微技术的技术创新成果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也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在2024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产品博览会上,中星微技术超融合视频指挥系统解决方案、电力系统视频安全解决方案和视频图像信息综合应用解决方案分别获得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公安优秀解决方案,中星微技术野生动物保护相机获优秀创新产品特等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中星微技术多年来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方面的不懈努力。

重启IPO 迈向新高度

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后,中星微技术将目光投向资本市场。2025年8月8日,证监会官网显示,中星微技术在广东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拟在科创板上市。这是中星微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今,中星微在芯片设计和人工智能领域已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业务布局更加完善,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此时冲刺科创板,可谓水到渠成。

张韵东表示:“上市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我们将以此次上市为契机,加强公司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拓展市场份额,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为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

未来,中星微技术将进一步强化在AI芯片、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发投入,为国产替代与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的历史契机下,中星微技术的上市之路也将成为合作区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展现合作区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方面的成果。

未来展望 与琴共辉煌

如今,站在合作区成立四周年的新起点上,中星微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中星微将继续扎根横琴,依托合作区的政策优势和产业资源,不断创新发展。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将持续投入大模型与芯片协同设计,拓展至智慧城市、智慧驾驶、低空经济、大数据等万亿级市场,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客户的合作,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

随着合作区第二阶段建设的推进,琴澳产业将从“互补”走向“共生”,中星微有望在这一过程中与澳门企业开展更多的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张韵东充满信心地说:“过去四年,我们见证了横琴的飞速发展,也在这片土地上实现自身的成长与突破。未来,我们将与横琴携手共进,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合作区的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新的起点上,中星微与合作区都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向着更加辉煌的未来大步迈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星微这颗横琴的“中国芯”,将在新的发展阶段熠熠生辉。

中星微“星光智能五号”发布现场。
图片:朱文 编辑:陶哲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