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逾600项目 带动超9000人次就业,珠海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编者按:2024年9月,珠海市出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如春风化雨,围绕“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拓展实习就业空间、营造交流交往氛围、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四个方面,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港澳青年跨境生活发展。《16条措施》发布一周年之际,珠海传媒集团推出“逐梦湾区‘第一站’港澳青年在珠海”系列报道,从上述四个方面解码《16条措施》实际成效,深度探寻珠海作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地的吸引力,敬请垂注!

“在这里创业,前36个月的租金免费。”香港青年林梓晖说,他的绿色能源传感测量仪与能源数据平台开发系统项目团队主要成员都来自香港,但创业孵化基地“免租金”“生活配套”“专业咨询”的服务和城市的创新创业氛围却让大家都聚在了珠海。

港澳青创梦工厂,打造港澳青年创业首选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以下简称《16条措施》)一整年的深入实施,一套覆盖创业全周期、服务全链条的支持体系已初步建成,珠海这片与港澳一桥相连的热土正以日益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的“第一站”。

《16条措施》分为4个部分,其中第一个就是“构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近年来,珠海构建起多层次的创业孵化体系,今年6月13日揭牌成立的港澳青年珠海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更是为港澳青年提供了从创业咨询到落地实施的全流程服务。

目前,珠海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增至6家,在孵港澳项目149个,累计孵化港澳项目608个,已带动超9000人次就业,形成了“百花争艳春满园”的繁荣景象。

如果说创新创业孵化格局的持续完善,为港澳青年提供了坚实的创业支撑,那么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突破,则为港澳青年创业注入了源头活水。目前,珠海基金三期创业投资基金已对接服务港澳青年创业企业7家,港澳居民跨境信用融资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港澳居民信用评价体系在探索中建立起来,港澳青年可以获得有评级结果的“香港、澳门居民信用评价证书”,首批试点港澳居民代表已成功获批内地银行的信用贷款及信用卡。

珠海市民服务中心启用澳政易

通过项目孵化和金融服务的双重保障,港澳青年展现出了蓬勃向上的创新活力。在林梓晖的绿色能源项目实验室里,他正向参观者演示最新成果:“我们的数据平台就像给能源行业装上了‘智慧大脑’,能帮助企业优化能源决策。”他的合作伙伴林子扬补充道:“珠海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试验场,这里既背靠珠三角生产基地,又面向国际都市,让我们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除了高科技产业,港澳青年在珠海的创新创业还延伸至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市委统战部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出台《珠海市港澳青年入乡发展培育计划行动方案》,推出了面向港澳青年入乡创业创新的10大典型案例。

澳门青年孙振鸿的“濠机荟”有机农业项目就是其中一个案例。“珠海的农业扶持政策让我们有信心发展现代农业,”孙振鸿指着他在三板村的种植基地说,该基地每月产出6吨无土栽培的有机蔬菜,24小时内就能送达澳门市场。

孙振鸿展示无土有机蔬菜。

在珠海创业环境滋养他的时候,他也在默默“反哺”这座城市——三板村许多村民在他的农业基地获得了就业机会,他们当中最小的22岁,最大的已经65岁。在这个以有机农业技术为支撑的基地里,模块化、流程化的操作不需要专业的农业知识,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

今年8月18日,珠海市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在斗门区挂牌成立,成为全省首个港澳青年入乡创业平台,打造了全省港澳青年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示范性平台和创新性载体。这一举措为港澳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进一步丰富了港澳青年在珠海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

珠海市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珠海,这座被称为“年轻人梦想之地”的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港澳青年提供着越来越完善的服务。当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在这里书写创业故事、谱写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这里不仅是一片创业的沃土,更是广大港澳青年实现梦想的家园。

文字:金璐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应立枫
孵化逾600项目 带动超9000人次就业,珠海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观海融媒 2025-09-17 18:33

编者按:2024年9月,珠海市出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如春风化雨,围绕“构建创业服务体系、拓展实习就业空间、营造交流交往氛围、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四个方面,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港澳青年跨境生活发展。《16条措施》发布一周年之际,珠海传媒集团推出“逐梦湾区‘第一站’港澳青年在珠海”系列报道,从上述四个方面解码《16条措施》实际成效,深度探寻珠海作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地的吸引力,敬请垂注!

“在这里创业,前36个月的租金免费。”香港青年林梓晖说,他的绿色能源传感测量仪与能源数据平台开发系统项目团队主要成员都来自香港,但创业孵化基地“免租金”“生活配套”“专业咨询”的服务和城市的创新创业氛围却让大家都聚在了珠海。

港澳青创梦工厂,打造港澳青年创业首选地。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支持服务港澳青年到珠海发展16条措施》(以下简称《16条措施》)一整年的深入实施,一套覆盖创业全周期、服务全链条的支持体系已初步建成,珠海这片与港澳一桥相连的热土正以日益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青年逐梦大湾区的“第一站”。

《16条措施》分为4个部分,其中第一个就是“构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近年来,珠海构建起多层次的创业孵化体系,今年6月13日揭牌成立的港澳青年珠海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更是为港澳青年提供了从创业咨询到落地实施的全流程服务。

目前,珠海市级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增至6家,在孵港澳项目149个,累计孵化港澳项目608个,已带动超9000人次就业,形成了“百花争艳春满园”的繁荣景象。

如果说创新创业孵化格局的持续完善,为港澳青年提供了坚实的创业支撑,那么金融服务体系的创新突破,则为港澳青年创业注入了源头活水。目前,珠海基金三期创业投资基金已对接服务港澳青年创业企业7家,港澳居民跨境信用融资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港澳居民信用评价体系在探索中建立起来,港澳青年可以获得有评级结果的“香港、澳门居民信用评价证书”,首批试点港澳居民代表已成功获批内地银行的信用贷款及信用卡。

珠海市民服务中心启用澳政易

通过项目孵化和金融服务的双重保障,港澳青年展现出了蓬勃向上的创新活力。在林梓晖的绿色能源项目实验室里,他正向参观者演示最新成果:“我们的数据平台就像给能源行业装上了‘智慧大脑’,能帮助企业优化能源决策。”他的合作伙伴林子扬补充道:“珠海为我们提供了完美的试验场,这里既背靠珠三角生产基地,又面向国际都市,让我们的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除了高科技产业,港澳青年在珠海的创新创业还延伸至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市委统战部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出台《珠海市港澳青年入乡发展培育计划行动方案》,推出了面向港澳青年入乡创业创新的10大典型案例。

澳门青年孙振鸿的“濠机荟”有机农业项目就是其中一个案例。“珠海的农业扶持政策让我们有信心发展现代农业,”孙振鸿指着他在三板村的种植基地说,该基地每月产出6吨无土栽培的有机蔬菜,24小时内就能送达澳门市场。

孙振鸿展示无土有机蔬菜。

在珠海创业环境滋养他的时候,他也在默默“反哺”这座城市——三板村许多村民在他的农业基地获得了就业机会,他们当中最小的22岁,最大的已经65岁。在这个以有机农业技术为支撑的基地里,模块化、流程化的操作不需要专业的农业知识,简单培训就可以上手。

今年8月18日,珠海市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在斗门区挂牌成立,成为全省首个港澳青年入乡创业平台,打造了全省港澳青年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示范性平台和创新性载体。这一举措为港澳青年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路径,进一步丰富了港澳青年在珠海创新创业的生态体系。

珠海市港澳青年乡创服务中心正式揭牌。

珠海,这座被称为“年轻人梦想之地”的城市,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为港澳青年提供着越来越完善的服务。当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在这里书写创业故事、谱写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这里不仅是一片创业的沃土,更是广大港澳青年实现梦想的家园。

文字:金璐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