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珠海求学之旅!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迎来一批全球学子

今年,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迎来一批崭新的国际面孔,超过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抵达珠海,开启他们的求学之旅。新生中包括国际本科生、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交换生、拓展学习项目学生以及国际实习生。他们的加入,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社区,也为学校注入了更多元的国际化氛围。

国际生合照

加载人生新角色

五个小时,是Monika Wisan从印度尼西亚飞到中国的时间,也是她人生新角色的加载时间——她将以本科生的身份在北师港浸大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Wisan此前曾去过几次香港,对大湾区不算陌生,但一个人在国外长期生活,对她来说还是头一回。

“第一周真是手忙脚乱,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她笑着说。不过Wisan并没觉得孤单。“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不管是同学、老师还是工作人员,大家都特别友好,让我很快适应起来。”

谈及上课感受,她说:“目前的课程我都很喜欢,内容跟得上,也听得懂。因为是英文教学,能很快融合进去。”未来四年,她希望在这所博雅大学里不断提升自我。

我的大湾区交换之旅

Lorenzo Monti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大二学生,19年来,他一直生活在香港,虽然偶尔也会回到故乡意大利小住,但他始终渴望为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的色彩。

正是这份期待改变的心情,引领他开启了新的探索。今年3月,Monti参观了北师港浸大后,很快便申请了这里的拓展学习项目。“这里绿意盎然!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他说道,“两所学校合作密切,让我不用离家太远,就能体验交换生活的乐趣。”

对于未来,Monti希望充分感受北师港浸大跨学科的学习环境。从数据分析到媒体、电影和体育,他都想尝试一下。“我期待向老师和同学多多请教和学习,”他说道。

跨越万里的选择

主修机器人与通用系统的Zoe Rebolledo来自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在众多交换项目中,她最终选择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北师港浸大。“中国有我最感兴趣的学科,我也非常喜欢这里的校园环境。”

Rebolledo坦言,最初她也不免有些担心:“大家都说中国大学的课业要求很高,但来到这后我发现,北师港浸大的教授们都很友善——这让我相信,即便遇到困难,我也一定能够克服。”

在来到中国前,Rebolledo已学习了四个月的中文,她希望能借此与这片土地建立更深厚的联系。而她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早已开始——她很喜欢看成龙的电影,也一直期待能有机会去西安看兵马俑,到北京攀登长城。

再回北师港浸大

两年前,Joshua Cronin作为交换生第一次来到了北师港浸大;两年后,从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毕业的他又回来了——不过这一次,是作为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的实习生。

回来的原因很简单,对Cronin而言:“这里有美好的人和完备的校园设施。北师港浸大的同学们都很友善,学习也非常认真,校园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而这次重返北师港浸大,Cronin也发现学校有了不少新变化,特别是他上次交换时居住的二期宿舍,看到新建的食堂和设施完善的健身房,Cronin忍不住感叹:“这里变化真的好大!”

从交换生到实习生,Cronin觉得在两个角色间的切换并不困难。“最重要的是主动开口,大家都很乐意帮忙。”

国际生合照

新学期伊始,这幅跨越山海的教育画卷在珠海徐徐展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身影,正在珠海温暖的阳光下,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

在这里,每一次尝试都值得鼓励,每一次探索都可能发现新的可能,每一次成长都将被这座面朝大海的城市温柔见证。可以预见的是,珠海将不仅是他们求学地图上的新坐标,也会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温暖而明亮的一站。

文字:余沁霖 图片:朱文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应立枫
开启珠海求学之旅!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迎来一批全球学子
观海融媒 2025-09-18 16:06

今年,北师香港浸会大学迎来一批崭新的国际面孔,超过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抵达珠海,开启他们的求学之旅。新生中包括国际本科生、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交换生、拓展学习项目学生以及国际实习生。他们的加入,不仅进一步丰富了校园社区,也为学校注入了更多元的国际化氛围。

国际生合照

加载人生新角色

五个小时,是Monika Wisan从印度尼西亚飞到中国的时间,也是她人生新角色的加载时间——她将以本科生的身份在北师港浸大开启四年的大学生活。虽然Wisan此前曾去过几次香港,对大湾区不算陌生,但一个人在国外长期生活,对她来说还是头一回。

“第一周真是手忙脚乱,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她笑着说。不过Wisan并没觉得孤单。“我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不管是同学、老师还是工作人员,大家都特别友好,让我很快适应起来。”

谈及上课感受,她说:“目前的课程我都很喜欢,内容跟得上,也听得懂。因为是英文教学,能很快融合进去。”未来四年,她希望在这所博雅大学里不断提升自我。

我的大湾区交换之旅

Lorenzo Monti是香港浸会大学的大二学生,19年来,他一直生活在香港,虽然偶尔也会回到故乡意大利小住,但他始终渴望为平淡的生活注入一些新的色彩。

正是这份期待改变的心情,引领他开启了新的探索。今年3月,Monti参观了北师港浸大后,很快便申请了这里的拓展学习项目。“这里绿意盎然!我很喜欢这里的氛围,”他说道,“两所学校合作密切,让我不用离家太远,就能体验交换生活的乐趣。”

对于未来,Monti希望充分感受北师港浸大跨学科的学习环境。从数据分析到媒体、电影和体育,他都想尝试一下。“我期待向老师和同学多多请教和学习,”他说道。

跨越万里的选择

主修机器人与通用系统的Zoe Rebolledo来自墨西哥蒙特雷科技大学(Tecnológico de Monterrey)。在众多交换项目中,她最终选择跨越大半个地球来到北师港浸大。“中国有我最感兴趣的学科,我也非常喜欢这里的校园环境。”

Rebolledo坦言,最初她也不免有些担心:“大家都说中国大学的课业要求很高,但来到这后我发现,北师港浸大的教授们都很友善——这让我相信,即便遇到困难,我也一定能够克服。”

在来到中国前,Rebolledo已学习了四个月的中文,她希望能借此与这片土地建立更深厚的联系。而她对中国文化的向往早已开始——她很喜欢看成龙的电影,也一直期待能有机会去西安看兵马俑,到北京攀登长城。

再回北师港浸大

两年前,Joshua Cronin作为交换生第一次来到了北师港浸大;两年后,从英国斯旺西大学(Swansea University)毕业的他又回来了——不过这一次,是作为北师港浸大人文社科学院的实习生。

回来的原因很简单,对Cronin而言:“这里有美好的人和完备的校园设施。北师港浸大的同学们都很友善,学习也非常认真,校园里各种设施一应俱全。”而这次重返北师港浸大,Cronin也发现学校有了不少新变化,特别是他上次交换时居住的二期宿舍,看到新建的食堂和设施完善的健身房,Cronin忍不住感叹:“这里变化真的好大!”

从交换生到实习生,Cronin觉得在两个角色间的切换并不困难。“最重要的是主动开口,大家都很乐意帮忙。”

国际生合照

新学期伊始,这幅跨越山海的教育画卷在珠海徐徐展开。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身影,正在珠海温暖的阳光下,书写着属于他们的精彩故事。

在这里,每一次尝试都值得鼓励,每一次探索都可能发现新的可能,每一次成长都将被这座面朝大海的城市温柔见证。可以预见的是,珠海将不仅是他们求学地图上的新坐标,也会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温暖而明亮的一站。

文字:余沁霖 图片:朱文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应立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