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携手港澳,合力打赢超强台风防御战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中心已于9月25日到达广西北海市境内,预计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在“桦加沙”挟着狂风暴雨袭击珠江口的这两天,珠海、澳门、香港三地应急机制同步启动,三座城市携手并肩,一场保障民生、跨境联防的防风救灾协作全面展开。

提前部署,建立跨境联防机制

9月23日,台风“桦加沙”逼近珠江口西岸,珠海、澳门、香港的沿岸及海面风势雨势逐步加强。

面对台风,三地同步启动应急协同机制。23日10时,珠海启动防风Ⅰ级响应。同日,澳门特区政府宣布进入即时预防状态;香港天文台改挂8号风球。

与此同时,珠海成立由台港澳办、应急、宣传、卫健、口岸、水务、供电等部门组成的抗击18号台风港澳专班,多部门协同联动,聚焦涉港澳口岸通关、物资保供、水电供应、应急救援等核心任务,搭建起跨区域防御协作体系。

珠海市应急抢险物资中心仓库。程霖摄

珠澳两地建立了即时联络沟通工作机制,实时互通信息,即时协调救援力量。珠海还与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建立点对点专人联络机制,确保两地突发紧急救援无缝对接。

粤港澳三地口岸管理部门迅速协商一致,精准调度通关服务: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于9月23日15时暂停出境通关,主桥同步封闭;拱北、青茂、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及横琴口岸旅检大厅也分别于当日20时暂停通关。

保障供应,守护澳门“菜篮子”

民生保障是重中之重。为守住澳门“菜篮子”,珠澳两地提前谋划、错峰抢运。

23日10时30分,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吴师傅驾驶货车,满载4吨水产品,经拱北口岸鲜活商品专用通道驶往澳门。“今天要赶在台风来之前多送一趟。”吴师傅表示,公司已提前调度车辆,确保提前完成24日的供澳任务。

闸口海关关员验放供澳鲜活产品。程霖通讯员 俞波摄

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启动鲜活食品保供应急预案,连日来持续增加蔬菜、肉类等鲜活食品供应量,确保台风来临前鲜活食品的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

拱北口岸作为供澳鲜活商品的核心通道,承担澳门市场80%以上的生鲜供应。为应对台风,口岸启动“24小时值班+动态调度”机制,加开查验通道,利用“智能验放系统”将单辆货车查验时间压缩至30秒以内。

23日6时至11时,拱北口岸已放行鲜活商品货车150辆次,输送蔬菜、活禽、水产品等物资600余吨。据统计,9月22日至23日,拱北口岸共验放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产品超300车次、货重约1680吨。

满载瓶装饮用水的货车在珠海边检总站茂盛围边检站民警的高效验放下快速通关。程霖通讯员 马铭超摄

珠海市商务局统计显示,23日供澳蔬菜从平日10车增至13车,供澳水果车次也从12辆增至19辆,输送量达125吨,较平时增加40吨。主要保供企业自22日起扩大储备规模,确保供澳蔬菜储备量可满足当地3天需求。

水电无忧,维护跨境生命线

“一键起飞!”9月23日,珠海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杨昊林远程下达指令后,布设在对澳供电重要变电站、线路走廊的23个无人机机巢同步启动,对2400余公里的对澳供电输电线路全链路开展精细化巡检。巡检中发现的飘移物、遮阳网、防护网及树障等隐患迅速排除。与此同时,该局与澳门电力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做好应急联动准备。截至24日14时,珠海电网经受住了台风考验,确保了内地对澳门供电安全稳定。

朱文 摄

在对澳供水方面,为防止海水倒灌导致各原水泵站咸度超标,珠海市水务局于23日9时将对澳供水切换为竹银水库供应。珠海水控集团组织各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应急队伍24小时在岗值守,确保调度指令畅通、应急处置及时。

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协调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提前做好防风及防水浸工作,并与珠海供水单位紧密沟通,持续监测各水厂生产和水库水位,全力保障台风期间生产设施正常运作。

应急准备,两地医疗救援严阵以待

防范台风期间,珠海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随时待命,各安排1辆具备粤澳两地车牌的救护车承担珠澳救护车跨境转运工作。

图为金湾区风雨中转运昏迷学生。

9月23日13时起,澳门共开放17个避险中心和四个集合点,17个避险中心可容纳24000名居民暂住。珠海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可同步供应澳门使用。

朱文 摄

在海上防御方面,粤澳涉水部门紧密协作,在台风来临前联合对湾仔-澳门内港长期停航船舶开展安全提醒,要求船方加固锚链并及时撤离船上人员。珠海海事局协助澳门籍施工船、砂石船等船舶回港避风,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澳门船舶检查手续。

截至9月23日9时,珠海湾仔海事处在马骝洲水道、磨刀门航道珠海段等水域已疏导船舶近400艘。湾仔-澳门内港共计约80余艘船舶在港避风,洪湾渔港约有300余艘船舶在港避风。

文字:张伟宁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
珠海携手港澳,合力打赢超强台风防御战
观海融媒 2025-09-25 10:29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中心已于9月25日到达广西北海市境内,预计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在“桦加沙”挟着狂风暴雨袭击珠江口的这两天,珠海、澳门、香港三地应急机制同步启动,三座城市携手并肩,一场保障民生、跨境联防的防风救灾协作全面展开。

提前部署,建立跨境联防机制

9月23日,台风“桦加沙”逼近珠江口西岸,珠海、澳门、香港的沿岸及海面风势雨势逐步加强。

面对台风,三地同步启动应急协同机制。23日10时,珠海启动防风Ⅰ级响应。同日,澳门特区政府宣布进入即时预防状态;香港天文台改挂8号风球。

与此同时,珠海成立由台港澳办、应急、宣传、卫健、口岸、水务、供电等部门组成的抗击18号台风港澳专班,多部门协同联动,聚焦涉港澳口岸通关、物资保供、水电供应、应急救援等核心任务,搭建起跨区域防御协作体系。

珠海市应急抢险物资中心仓库。程霖摄

珠澳两地建立了即时联络沟通工作机制,实时互通信息,即时协调救援力量。珠海还与香港特区政府飞行服务队建立点对点专人联络机制,确保两地突发紧急救援无缝对接。

粤港澳三地口岸管理部门迅速协商一致,精准调度通关服务: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于9月23日15时暂停出境通关,主桥同步封闭;拱北、青茂、珠澳跨境工业区专用口岸及横琴口岸旅检大厅也分别于当日20时暂停通关。

保障供应,守护澳门“菜篮子”

民生保障是重中之重。为守住澳门“菜篮子”,珠澳两地提前谋划、错峰抢运。

23日10时30分,南光(集团)有限公司的吴师傅驾驶货车,满载4吨水产品,经拱北口岸鲜活商品专用通道驶往澳门。“今天要赶在台风来之前多送一趟。”吴师傅表示,公司已提前调度车辆,确保提前完成24日的供澳任务。

闸口海关关员验放供澳鲜活产品。程霖通讯员 俞波摄

澳门特区政府市政署启动鲜活食品保供应急预案,连日来持续增加蔬菜、肉类等鲜活食品供应量,确保台风来临前鲜活食品的质量安全和供应稳定。

拱北口岸作为供澳鲜活商品的核心通道,承担澳门市场80%以上的生鲜供应。为应对台风,口岸启动“24小时值班+动态调度”机制,加开查验通道,利用“智能验放系统”将单辆货车查验时间压缩至30秒以内。

23日6时至11时,拱北口岸已放行鲜活商品货车150辆次,输送蔬菜、活禽、水产品等物资600余吨。据统计,9月22日至23日,拱北口岸共验放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产品超300车次、货重约1680吨。

满载瓶装饮用水的货车在珠海边检总站茂盛围边检站民警的高效验放下快速通关。程霖通讯员 马铭超摄

珠海市商务局统计显示,23日供澳蔬菜从平日10车增至13车,供澳水果车次也从12辆增至19辆,输送量达125吨,较平时增加40吨。主要保供企业自22日起扩大储备规模,确保供澳蔬菜储备量可满足当地3天需求。

水电无忧,维护跨境生命线

“一键起飞!”9月23日,珠海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技术人员杨昊林远程下达指令后,布设在对澳供电重要变电站、线路走廊的23个无人机机巢同步启动,对2400余公里的对澳供电输电线路全链路开展精细化巡检。巡检中发现的飘移物、遮阳网、防护网及树障等隐患迅速排除。与此同时,该局与澳门电力公司保持密切沟通,做好应急联动准备。截至24日14时,珠海电网经受住了台风考验,确保了内地对澳门供电安全稳定。

朱文 摄

在对澳供水方面,为防止海水倒灌导致各原水泵站咸度超标,珠海市水务局于23日9时将对澳供水切换为竹银水库供应。珠海水控集团组织各级管理人员、生产人员、应急队伍24小时在岗值守,确保调度指令畅通、应急处置及时。

澳门海事及水务局协调澳门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提前做好防风及防水浸工作,并与珠海供水单位紧密沟通,持续监测各水厂生产和水库水位,全力保障台风期间生产设施正常运作。

应急准备,两地医疗救援严阵以待

防范台风期间,珠海市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随时待命,各安排1辆具备粤澳两地车牌的救护车承担珠澳救护车跨境转运工作。

图为金湾区风雨中转运昏迷学生。

9月23日13时起,澳门共开放17个避险中心和四个集合点,17个避险中心可容纳24000名居民暂住。珠海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可同步供应澳门使用。

朱文 摄

在海上防御方面,粤澳涉水部门紧密协作,在台风来临前联合对湾仔-澳门内港长期停航船舶开展安全提醒,要求船方加固锚链并及时撤离船上人员。珠海海事局协助澳门籍施工船、砂石船等船舶回港避风,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澳门船舶检查手续。

截至9月23日9时,珠海湾仔海事处在马骝洲水道、磨刀门航道珠海段等水域已疏导船舶近400艘。湾仔-澳门内港共计约80余艘船舶在港避风,洪湾渔港约有300余艘船舶在港避风。

文字:张伟宁 编辑:唐祺珍 责任编辑: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