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0余人次参与“桦加沙”防汛救援 ,珠海志愿精神熠熠生辉

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9月21日发布《关于号召全市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广大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及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防御台风“桦加沙”的倡议书》后,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团体)积极响应号召,投入防风防汛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各区、市委“两新”工委下属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30多个志愿队伍共5500多名志愿者踊跃加入预备队,接受统一的培训和调度,参与台风前的积极防范和服务工作。

“阿姨,您家的窗户有没有关严实,有没有做好储水?”“阿叔,台风天千万不要外出,有事随时联系我们”,一声声满怀关怀的话语,在梅华街道各个社区居民家里响起,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累计上门入户宣传2300余家,发布宣传信息110余条,覆盖居民21万人次,转移临险居民2300余人,真正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看得比天大。

群贤小学庇护点工作人员准备物资。

珠海市第五中学和群贤小学,149名工地项目工人和转移群众在这里喝上了热水,吃上了饱饭。为了保障临时庇护场所人员生活,翠香街道按入驻人员1.5倍比例配备了方便面、八宝粥、饼干等食品,并配备毛毯、毛巾被、防潮垫、防蚊水等用品335份,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有效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

珠海正方集团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清扫情侣路沿线。

在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党组织引领+专业社工带珠澳义工+专业化服务”的特色机制迅速启动,150余名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港澳居民集中的高层公寓、临海工地检查门窗加固、清理排水管网、消除高空坠物隐患。针对港澳居民信息获取渠道差异,专业社工发挥桥梁作用,通过粤澳联动机制,以微信群等多渠道发布“粤语+普通话”版的双语台风预警信息,社工和志愿者协助社区累计安全转移临险人员1436人,转移临险车辆429台。

安保集团志愿者在南香社区清障。

斗门区,区党政领导全员带头下沉挂点镇(街道)坐镇指挥。迅速组建300支“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落实党员双报到,集结7000多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村(社区)及党建网格,全力开展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累计启用避难所26个、转移群众19187人、安置人员2399人。

金湾区应急避难所妥善安置群众

金湾区动员发动区、镇机关、社区、社工、志愿者和新就业群体等防风志愿者2874人次参与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摸排临险人员14680人,自行转移10762人,避难场所集中安置总人数达3918人。

9月25日,中共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发布《关于携手推进珠海灾后恢复生产的行动倡议书》,全市社会领域各组织、群体立足专业优势,构建覆盖生产恢复、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后环社区开展主要道路清障工作。

“退役不褪色,让我们先上”,香洲区315名退役军人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全力投入灾后恢复工作,累计清理主干道障碍150余处,清运各类垃圾15吨,完成重点区域环境消杀,扶正加固倒伏树木50余棵。

120余名香洲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凭借走街串巷的优势,积极践行“两随手三帮忙”工作机制,实时上报各路段安全隐患200余处。响应各镇街“随手拍工作群”号召,帮忙搬运断枝、清扫落叶400余处,以实际行动为城区恢复整洁秩序贡献“新”力量。

在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的过程中,全市社会领域各类组织、群体志愿者11000余人次参与防汛救援,用实际行动弘扬了志愿精神。这些身影,出现在居民家里、在街头巷尾、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们不仅是台风的防御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用爱心和责任筑起了一道道坚固而又温暖的防风屏障,让志愿精神在珠海熠熠生辉。

文字:金璐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孙宁
11000余人次参与“桦加沙”防汛救援 ,珠海志愿精神熠熠生辉
观海融媒 2025-09-28 19:05

今年第18号超强台风“桦加沙”过境,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9月21日发布《关于号召全市新兴领域党组织和党员、广大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及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防御台风“桦加沙”的倡议书》后,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团体)积极响应号召,投入防风防汛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来自各区、市委“两新”工委下属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的30多个志愿队伍共5500多名志愿者踊跃加入预备队,接受统一的培训和调度,参与台风前的积极防范和服务工作。

“阿姨,您家的窗户有没有关严实,有没有做好储水?”“阿叔,台风天千万不要外出,有事随时联系我们”,一声声满怀关怀的话语,在梅华街道各个社区居民家里响起,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累计上门入户宣传2300余家,发布宣传信息110余条,覆盖居民21万人次,转移临险居民2300余人,真正做到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看得比天大。

群贤小学庇护点工作人员准备物资。

珠海市第五中学和群贤小学,149名工地项目工人和转移群众在这里喝上了热水,吃上了饱饭。为了保障临时庇护场所人员生活,翠香街道按入驻人员1.5倍比例配备了方便面、八宝粥、饼干等食品,并配备毛毯、毛巾被、防潮垫、防蚊水等用品335份,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有效缓解了大家的焦虑情绪。

珠海正方集团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及时清扫情侣路沿线。

在香洲区拱北街道茂盛社区“党组织引领+专业社工带珠澳义工+专业化服务”的特色机制迅速启动,150余名社工和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港澳居民集中的高层公寓、临海工地检查门窗加固、清理排水管网、消除高空坠物隐患。针对港澳居民信息获取渠道差异,专业社工发挥桥梁作用,通过粤澳联动机制,以微信群等多渠道发布“粤语+普通话”版的双语台风预警信息,社工和志愿者协助社区累计安全转移临险人员1436人,转移临险车辆429台。

安保集团志愿者在南香社区清障。

斗门区,区党政领导全员带头下沉挂点镇(街道)坐镇指挥。迅速组建300支“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落实党员双报到,集结7000多名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下沉村(社区)及党建网格,全力开展隐患排查、群众转移等工作,累计启用避难所26个、转移群众19187人、安置人员2399人。

金湾区应急避难所妥善安置群众

金湾区动员发动区、镇机关、社区、社工、志愿者和新就业群体等防风志愿者2874人次参与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摸排临险人员14680人,自行转移10762人,避难场所集中安置总人数达3918人。

9月25日,中共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发布《关于携手推进珠海灾后恢复生产的行动倡议书》,全市社会领域各组织、群体立足专业优势,构建覆盖生产恢复、生活保障、心理疏导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后环社区开展主要道路清障工作。

“退役不褪色,让我们先上”,香洲区315名退役军人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全力投入灾后恢复工作,累计清理主干道障碍150余处,清运各类垃圾15吨,完成重点区域环境消杀,扶正加固倒伏树木50余棵。

120余名香洲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凭借走街串巷的优势,积极践行“两随手三帮忙”工作机制,实时上报各路段安全隐患200余处。响应各镇街“随手拍工作群”号召,帮忙搬运断枝、清扫落叶400余处,以实际行动为城区恢复整洁秩序贡献“新”力量。

在抗击超强台风“桦加沙”的过程中,全市社会领域各类组织、群体志愿者11000余人次参与防汛救援,用实际行动弘扬了志愿精神。这些身影,出现在居民家里、在街头巷尾、在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地方。他们不仅是台风的防御者,更是温暖的传递者,用爱心和责任筑起了一道道坚固而又温暖的防风屏障,让志愿精神在珠海熠熠生辉。

文字:金璐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孙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