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服务240万人次,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助金湾医疗跨越式发展

版面图(加框).png

2025年9月30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以下简称“省医珠海医院”)迎来建院九周年。历经九年发展,这里已建成国家级胸痛、卒中、心衰等中心,设有76个专科(专病)门诊、7个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27个住院病区专科,编制床位数800张,门急诊累计服务群众240万人次,多项手术填补珠海西区乃至全市的技术空白

从“立院”到“强院”,解锁省医珠海医院的成长密码,党建引领正是根之所系、灵魂所在。医院党委书记黄裕存介绍:“党建与业务融不住、融不实、融不深是不少公立医院面临的难题。我们坚持探索创新,精准破题,实干答题,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走深走实。”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医院党建模式屡获省级荣誉,成功创建珠海西区唯一的广东省党建“四有”工程达标医院,并以党建“一子落”推动发展“满盘活”,实现了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为珠海西区群众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屏障。

 

人才高地缔造多项珠海“首例”
医院实现医教研协同创新突破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重要的“源动力”。省医珠海医院党委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在“引、育、留、用”全链条上精准发力。一方面,“靶向式”引进重点学科急需人才,“赛马制”选拔具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另一方面,大刀阔斧改革薪酬体系,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大力鼓励职工在职提升学历,给予经费支持乃至全额学费报销。此外,还对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实行发放“安家补贴”及科研支持经费、解决落户、协调配偶工作及子女就近入学等政策,让其毫无后顾之忧地工作。

扎实的党管人才工作结出丰硕成果。医院医护团队从建院初的70人迅速壮大至近600人,会聚了包括78名高级职称专家、129名硕士、7名博士及1名博士后的精英力量,成为金湾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高地。值得一提的是,博士后李昊翔领衔的一项肝病影像诊断方向的科研成果,不仅能帮助医生更早、更准确地发现肝脏疾病,还能在疾病出现形态学改变之前,就通过侦测肝脏代谢的异常来实现早期精准诊断。该成果已受邀在2025年全球放射学顶级会议——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展示,标志着医院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充分体现了医院在人才培养、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坚实基础和整体实力

升级后的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健康体检”。

人才的会聚也推动了省医珠海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攀升:珠海首例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术、西部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西部首例腰椎UBE微创手术、珠海西部首例胎儿磁共振……一项项填补空白的“首例”在这里诞生,目前医院已能开展406项四级医疗技术和1076项三级技医疗术,手术技术水平朝着精细化、微创化加速发展。2025年1-8月,省医珠海医院开展的三四级手术次数占总手术次数的47%,同比增长13%。

“省医直通车”成区域医疗金招牌
港澳居民慕名到金湾求医

前不久,省医珠海医院成功为一名前降支开口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老年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打通了外院多次尝试未果的闭塞血管,展现出在复杂冠脉介入领域的扎实技术实力。CTO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手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许多基层的CTO患者常需远赴广州求医,费时费力还可能遭遇“一床难求”,如今通过“省医专家直通车”机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家董豪坚教授前来指导,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省医同质化的优质医疗,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区”

依托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优势资源,省医珠海医院甫一建院即创新“省医专家直通车”模式。多个学科的省医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会诊、查房及手术,同时一“通”到底直达镇卫生院带教、义诊等。建院以来,推动5182人次省医专家下沉珠海西部,让18万名群众就近享受省级医疗服务

基层实现“大病不出区”,省医珠海医院医疗集团的成立也是一大有力加持。作为该集团的牵头单位,省医珠海医院在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信息互通、专科联动等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创新尝试。截至目前,省医珠海医院定期派出业务骨干到镇卫生院出诊共约200人次,累计服务患者3700人次。通过搭建远程心电、影像、检验三大平台,医院已为成员单位出具超声、CT类、DR类报告超4000份。此外,省医珠海医院还大力指导基层创建胸痛单元,构建起覆盖基层医院、院前、院内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为急性胸痛患者打通“救心高速路”

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惠及本地患者,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慕名而来。香港居民樊阿姨因严重白内障视物模糊多年,得知省医眼科专家罗晓阳主任定期在金湾坐诊,专程前来求医。罗主任团队仅用10分钟就顺利完成左眼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至1.0。樊阿姨欣喜不已,随后又完成了右眼手术,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已有超600人次港澳居民到该院就医

省医专家罗晓阳主任(左)为香港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

再推36项便民举措
以细节化服务重塑就医体验

2023年以来,省医珠海医院党委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实施“优质服务提升-强化-再塑三年行动”,直击“挂号难、检查慢、流程繁、找路难”等就医痛点,推出36项便民举措,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在优化就医流程方面,省医珠海医院已实现CT、MR等大型检查实现“当天预约、当天检查、当天报告”,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25分钟。针对病情较复杂的门诊患者,该院推出其就诊当天起3天内免诊金院内转诊的惠民举措,让患者“转诊无忧”;通过增设夜诊服务、扩大专病门诊覆盖范围,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元就医需求。“有了中医科、康复科夜诊,我可以在下班后来医院做一些针灸理疗,省了请假的麻烦,特别方便!”一位看夜诊的患者说。

着眼人文关怀,省医珠海医院从硬件到服务持续升级。在门诊,提供共享轮椅、便民摆渡车、全程陪诊、志愿者导诊等服务,候诊区配备免费茶点、科普读物及各类便民用品,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针对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特殊群体,病房服务尽显关爱,设立儿童患者专属卡通病房与活动空间,于细节处体现儿童友好;产科推出家庭产房陪产服务,新生儿出生后,产妇、新生儿与家属可在同一房间共度产后“黄金两小时”,医护人员还同步指导母乳喂养与新生儿护理;建设“免陪照护病房”,由专业护士承担患者的生活照顾服务,解决家属“没时间进行院内照护”的难题。为进一步做好患者意见反馈的精细化管理,在常规的意见本、电话投诉等渠道外,医院创新开展“意见码上扫、医院马上办”行动,专人实时监控“码”上反馈信息,确保患者诉求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时间转办、第一时间处理。相关责任科室接到指令后迅速响应,简单问题当场解决、即时回复;复杂情况则制定专项整改方案,限时办结,并持续跟踪回访,直至患者满意为止,真正做到“医院马上办”,让患者意见“落地有声”

医院全员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助力提升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医院的投诉量持续下降,2025年1-8月的投诉量同比2022年减少72%,该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患者满意度得分连续两年获得满分,以实际成效展现了党建引领下医疗服务品质的持续跨越。

“接下来,我们将强化核心医疗能力,大力发展微创技术,打造更多的优势专科,加快启动医院二期建设,举全院之力创建三甲医院,建成珠海西部医疗中心,为基层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省医珠海医院院长李锐钊表示。

封面图:张洲摄
文字:宋一诺 谢冰 陈晓纯 图片:张洲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李梅容
9年服务240万人次,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助金湾医疗跨越式发展
珠海特区报 2025-09-30 01:29

版面图(加框).png

2025年9月30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以下简称“省医珠海医院”)迎来建院九周年。历经九年发展,这里已建成国家级胸痛、卒中、心衰等中心,设有76个专科(专病)门诊、7个多学科联合诊疗门诊、27个住院病区专科,编制床位数800张,门急诊累计服务群众240万人次,多项手术填补珠海西区乃至全市的技术空白

从“立院”到“强院”,解锁省医珠海医院的成长密码,党建引领正是根之所系、灵魂所在。医院党委书记黄裕存介绍:“党建与业务融不住、融不实、融不深是不少公立医院面临的难题。我们坚持探索创新,精准破题,实干答题,不断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走深走实。”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医院党建模式屡获省级荣誉,成功创建珠海西区唯一的广东省党建“四有”工程达标医院,并以党建“一子落”推动发展“满盘活”,实现了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双提升,为珠海西区群众筑起了坚实的健康屏障。

 

人才高地缔造多项珠海“首例”
医院实现医教研协同创新突破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重要的“源动力”。省医珠海医院党委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在“引、育、留、用”全链条上精准发力。一方面,“靶向式”引进重点学科急需人才,“赛马制”选拔具有潜力的青年才俊;另一方面,大刀阔斧改革薪酬体系,突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大力鼓励职工在职提升学历,给予经费支持乃至全额学费报销。此外,还对高层次人才、学科带头人实行发放“安家补贴”及科研支持经费、解决落户、协调配偶工作及子女就近入学等政策,让其毫无后顾之忧地工作。

扎实的党管人才工作结出丰硕成果。医院医护团队从建院初的70人迅速壮大至近600人,会聚了包括78名高级职称专家、129名硕士、7名博士及1名博士后的精英力量,成为金湾医疗卫生领域的人才高地。值得一提的是,博士后李昊翔领衔的一项肝病影像诊断方向的科研成果,不仅能帮助医生更早、更准确地发现肝脏疾病,还能在疾病出现形态学改变之前,就通过侦测肝脏代谢的异常来实现早期精准诊断。该成果已受邀在2025年全球放射学顶级会议——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上展示,标志着医院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充分体现了医院在人才培养、科研投入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坚实基础和整体实力

升级后的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可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健康体检”。

人才的会聚也推动了省医珠海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的迅猛攀升:珠海首例不停跳微创冠脉搭桥术、西部首例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西部首例腰椎UBE微创手术、珠海西部首例胎儿磁共振……一项项填补空白的“首例”在这里诞生,目前医院已能开展406项四级医疗技术和1076项三级技医疗术,手术技术水平朝着精细化、微创化加速发展。2025年1-8月,省医珠海医院开展的三四级手术次数占总手术次数的47%,同比增长13%。

“省医直通车”成区域医疗金招牌
港澳居民慕名到金湾求医

前不久,省医珠海医院成功为一名前降支开口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老年患者实施介入手术,打通了外院多次尝试未果的闭塞血管,展现出在复杂冠脉介入领域的扎实技术实力。CTO是目前冠心病介入手术领域的“珠穆朗玛峰”,许多基层的CTO患者常需远赴广州求医,费时费力还可能遭遇“一床难求”,如今通过“省医专家直通车”机制,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专家董豪坚教授前来指导,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省医同质化的优质医疗,真正实现“大病不出区”

依托广东省人民医院的优势资源,省医珠海医院甫一建院即创新“省医专家直通车”模式。多个学科的省医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会诊、查房及手术,同时一“通”到底直达镇卫生院带教、义诊等。建院以来,推动5182人次省医专家下沉珠海西部,让18万名群众就近享受省级医疗服务

基层实现“大病不出区”,省医珠海医院医疗集团的成立也是一大有力加持。作为该集团的牵头单位,省医珠海医院在在资源共享、人才共育、信息互通、专科联动等方面都作出了许多创新尝试。截至目前,省医珠海医院定期派出业务骨干到镇卫生院出诊共约200人次,累计服务患者3700人次。通过搭建远程心电、影像、检验三大平台,医院已为成员单位出具超声、CT类、DR类报告超4000份。此外,省医珠海医院还大力指导基层创建胸痛单元,构建起覆盖基层医院、院前、院内的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为急性胸痛患者打通“救心高速路”

优质的医疗资源,不仅惠及本地患者,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港澳居民慕名而来。香港居民樊阿姨因严重白内障视物模糊多年,得知省医眼科专家罗晓阳主任定期在金湾坐诊,专程前来求医。罗主任团队仅用10分钟就顺利完成左眼手术,术后视力恢复至1.0。樊阿姨欣喜不已,随后又完成了右眼手术,生活质量显著提升。近年来,已有超600人次港澳居民到该院就医

省医专家罗晓阳主任(左)为香港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

再推36项便民举措
以细节化服务重塑就医体验

2023年以来,省医珠海医院党委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实施“优质服务提升-强化-再塑三年行动”,直击“挂号难、检查慢、流程繁、找路难”等就医痛点,推出36项便民举措,推动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在优化就医流程方面,省医珠海医院已实现CT、MR等大型检查实现“当天预约、当天检查、当天报告”,患者平均候诊时间缩短至25分钟。针对病情较复杂的门诊患者,该院推出其就诊当天起3天内免诊金院内转诊的惠民举措,让患者“转诊无忧”;通过增设夜诊服务、扩大专病门诊覆盖范围,有效满足了群众多元就医需求。“有了中医科、康复科夜诊,我可以在下班后来医院做一些针灸理疗,省了请假的麻烦,特别方便!”一位看夜诊的患者说。

着眼人文关怀,省医珠海医院从硬件到服务持续升级。在门诊,提供共享轮椅、便民摆渡车、全程陪诊、志愿者导诊等服务,候诊区配备免费茶点、科普读物及各类便民用品,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针对儿童、孕产妇和老年人特殊群体,病房服务尽显关爱,设立儿童患者专属卡通病房与活动空间,于细节处体现儿童友好;产科推出家庭产房陪产服务,新生儿出生后,产妇、新生儿与家属可在同一房间共度产后“黄金两小时”,医护人员还同步指导母乳喂养与新生儿护理;建设“免陪照护病房”,由专业护士承担患者的生活照顾服务,解决家属“没时间进行院内照护”的难题。为进一步做好患者意见反馈的精细化管理,在常规的意见本、电话投诉等渠道外,医院创新开展“意见码上扫、医院马上办”行动,专人实时监控“码”上反馈信息,确保患者诉求第一时间接收、第一时间转办、第一时间处理。相关责任科室接到指令后迅速响应,简单问题当场解决、即时回复;复杂情况则制定专项整改方案,限时办结,并持续跟踪回访,直至患者满意为止,真正做到“医院马上办”,让患者意见“落地有声”

医院全员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助力提升优质服务。

“优质服务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医院的投诉量持续下降,2025年1-8月的投诉量同比2022年减少72%,该院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患者满意度得分连续两年获得满分,以实际成效展现了党建引领下医疗服务品质的持续跨越。

“接下来,我们将强化核心医疗能力,大力发展微创技术,打造更多的优势专科,加快启动医院二期建设,举全院之力创建三甲医院,建成珠海西部医疗中心,为基层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省医珠海医院院长李锐钊表示。

封面图:张洲摄
文字:宋一诺 谢冰 陈晓纯 图片:张洲 编辑:朱晓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