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神州大地,万众欢腾。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炽热的心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亿万华夏儿女尽抒家国情怀,共沐梦想荣光。
76年,于历史长河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言,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整个国家的风貌。几十年来,珠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接续奋斗,顽强拼搏、砥砺前行,交出了精彩纷呈的珠海答卷,成为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生动诠释。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今天,当我们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礼赞时,更加深知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一)
沧桑巨变万象新
南海之滨,大江大海交汇之地,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珠海一直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

从昔日海防前线到置县建市、经济特区的蓬勃发展;从百万重奖科技人才到首推12年免费教育;从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到设立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从中国航展蓝天织梦到港珠澳大桥蛟龙入海……
透过这扇窗,世界看到中国人民如何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衔枚疾进、闯关夺隘,将一座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经济总量实现千倍飞跃。
透过这扇窗,世界更看到了中国城市的活力满满,高质量发展步步向前,人民美好生活节节登高,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气度与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历史选择了珠海,珠海书写着历史。
截至2024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达4479.06亿元,人均GDP17.87万元,格力电器、丽珠、健帆、纳思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从这里成长起来,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珠海投资兴业,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起纵横交错的经贸网络,外贸进出口总额超3200亿元。
正如有学者所说,珠海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求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奋进史,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珠海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
勇立潮头再击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对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亲临视察,作出重要指示,勉励珠海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去年3月,省委常委会来到珠海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珠海工作,赋予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的新目标新定位。
越关山万里重峦叠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对于经济特区来说,时时“争先”才能步步“领先”。要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更好发挥窗口作用、先行作用、排头兵作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拼的是主动作为——
改革开放是决定珠海命运的关键一招。几十年来,珠海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实施了一大批开先河、领潮流的改革措施。新征程上开创珠海各项工作新局面,根本还要靠改革开放。今年以来,珠海出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重点改革工作安排》《珠海市关于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100项重点任务清单、34项“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任务、16项具有珠海辨识度的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持续擦亮特区改革“金字招牌”。
拼的是先行思维——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近几年,珠海率先实施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云上智城”,集中发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铺陈推进“海上新基建”,迅速搭建起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让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拼的是为民情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是逻辑起点,是价值旨归,更是力量之源。这些年,珠海通过大投入、稳就业、强教育、优医疗、兜底线,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去年,全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9项民生支出高达434亿元,人均民生支出位居全省第二。就在不久前,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严峻考验,市领导带队坚守一线,全市8万余名党员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汛防台风和灾后重建一线高高飘扬。
弄潮儿向涛头立。新起点上,我们心潮澎湃,方向明确,步伐愈发铿锵。
(三)
无边胜景在前方
斗转星移,日月新天,时间是最伟大的魔术师。
新中国成立前,珠海是个一穷二白、靠海吃饭的小渔村。76年后的今天,珠海正全力打造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
上世纪80年代,珠海人从西区到市区,尚需在渡口等候很长时间的摆渡船。今天,一条条跨江越海的咽喉要道,把城市的各个板块紧密缝合。
1996年,首届中国航展还只有25个国家参加,96架飞机参展。如今,中国航展已经成为了代表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

身处历史洪流的人们,无法预想到未来的情状,但每一个历史时期,仍有无数探路者、先行者、建设者们,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筚路蓝缕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在新时代大潮中奋楫,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铸就了珠海今日的辉煌。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胸怀梦想的远征,从来是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前行。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同自己的城市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在这关键的征程上,尤须携手并进,让每一个人的努力奔跑,汇成一个国的浩荡前行,一座城的繁花锦秀。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曾经指出:“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梦想无垠,于天地之间绘就万千气象。
今天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今天的珠海,活力十足,幸福满满,未来可期。
今天的你我,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奋斗其时。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更好的中国,还在前头!更好的珠海,还在前头……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神州大地,万众欢腾。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里,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炽热的心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亿万华夏儿女尽抒家国情怀,共沐梦想荣光。
76年,于历史长河不过弹指一瞬,但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而言,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地方可以体现整个国家的风貌。几十年来,珠海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接续奋斗,顽强拼搏、砥砺前行,交出了精彩纷呈的珠海答卷,成为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生动诠释。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今天,当我们为祖国史诗般的进步礼赞时,更加深知庆祝共和国华诞的最好行动,就是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一)
沧桑巨变万象新
南海之滨,大江大海交汇之地,作为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珠海一直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扇“窗口”。

从昔日海防前线到置县建市、经济特区的蓬勃发展;从百万重奖科技人才到首推12年免费教育;从开办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到设立全国第一个跨境工业区;从中国航展蓝天织梦到港珠澳大桥蛟龙入海……
透过这扇窗,世界看到中国人民如何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衔枚疾进、闯关夺隘,将一座边陲小镇建设成为现代化花园式海滨城市,经济总量实现千倍飞跃。
透过这扇窗,世界更看到了中国城市的活力满满,高质量发展步步向前,人民美好生活节节登高,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气度与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历史选择了珠海,珠海书写着历史。
截至2024年,珠海地区生产总值达4479.06亿元,人均GDP17.87万元,格力电器、丽珠、健帆、纳思达等一批有影响力的企业从这里成长起来,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珠海投资兴业,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起纵横交错的经贸网络,外贸进出口总额超3200亿元。
正如有学者所说,珠海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求索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奋进史,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再到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珠海的探索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
勇立潮头再击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习近平总书记对珠海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亲临视察,作出重要指示,勉励珠海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去年3月,省委常委会来到珠海调研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珠海工作,赋予珠海“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增长极、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样板”的新目标新定位。
越关山万里重峦叠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对于经济特区来说,时时“争先”才能步步“领先”。要扛起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更好发挥窗口作用、先行作用、排头兵作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此时不拼,更待何时!
拼的是主动作为——
改革开放是决定珠海命运的关键一招。几十年来,珠海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实施了一大批开先河、领潮流的改革措施。新征程上开创珠海各项工作新局面,根本还要靠改革开放。今年以来,珠海出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5年重点改革工作安排》《珠海市关于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以100项重点任务清单、34项“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任务、16项具有珠海辨识度的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持续擦亮特区改革“金字招牌”。
拼的是先行思维——

新的发展阶段、新的使命任务和新的发展环境,对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了更高、更为紧迫的要求。近几年,珠海率先实施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应用场景创新“三新”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加快建设“云上智城”,集中发力低空经济、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铺陈推进“海上新基建”,迅速搭建起以新质生产力为支撑、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框架,让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含绿量”“含新量”不断提升。
拼的是为民情怀——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是逻辑起点,是价值旨归,更是力量之源。这些年,珠海通过大投入、稳就业、强教育、优医疗、兜底线,不断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去年,全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9项民生支出高达434亿元,人均民生支出位居全省第二。就在不久前,面对超强台风“桦加沙”的严峻考验,市领导带队坚守一线,全市8万余名党员冲锋在前,让党旗在防汛防台风和灾后重建一线高高飘扬。
弄潮儿向涛头立。新起点上,我们心潮澎湃,方向明确,步伐愈发铿锵。
(三)
无边胜景在前方
斗转星移,日月新天,时间是最伟大的魔术师。
新中国成立前,珠海是个一穷二白、靠海吃饭的小渔村。76年后的今天,珠海正全力打造活力之城、创新之城、美丽之城、共富之城。
上世纪80年代,珠海人从西区到市区,尚需在渡口等候很长时间的摆渡船。今天,一条条跨江越海的咽喉要道,把城市的各个板块紧密缝合。
1996年,首届中国航展还只有25个国家参加,96架飞机参展。如今,中国航展已经成为了代表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盛会。

身处历史洪流的人们,无法预想到未来的情状,但每一个历史时期,仍有无数探路者、先行者、建设者们,抱定“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将个体的命运与国家、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在筚路蓝缕中奋起,在改革开放中奋进,在新时代大潮中奋楫,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铸就了珠海今日的辉煌。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胸怀梦想的远征,从来是在一代代人接续奋斗中前行。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同自己的城市一起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在这关键的征程上,尤须携手并进,让每一个人的努力奔跑,汇成一个国的浩荡前行,一座城的繁花锦秀。
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曾经指出:“黄金时代,不在我们背后,乃在我们面前;不在过去,乃在将来。”
梦想无垠,于天地之间绘就万千气象。
今天的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
今天的珠海,活力十足,幸福满满,未来可期。
今天的你我,生逢盛世,重任在肩,奋斗其时。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更好的中国,还在前头!更好的珠海,还在前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