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联合!珠澳志愿者国庆齐上岗,口岸“志愿红”温暖八方客

10月1日,拱北、青茂、港珠澳大桥三大珠澳口岸人流攀升。身着志愿服装的珠澳两地志愿者穿梭其间,在疏导客流、解答咨询的同时普及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资讯,用“微笑服务”构筑起口岸最温暖的风景线——这是珠海与澳门首次联合开展口岸志愿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彰显珠澳同心凝聚力,为即将到来的赛事注入民生温度。

拱北口岸志愿服务

本次“激情迎全运·珠澳志愿行”联合行动,由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珠海市志愿者联合会与澳门志愿者总会携手发起,得到了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珠海明珠慈善公益促进会大力支持。

据了解,国庆期间将有超170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队伍涵盖教师、公务员、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年龄跨度从13岁至69岁,其中不乏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澳门杰出志愿者及全运会志愿者导师等骨干力量。69岁的退休党员梁晓东主动放弃休息,计划国庆七天全程坚守志愿岗位,以“全勤”姿态践行党员初心,为十五运会城市志愿服务贡献力量。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志愿服务

10名平均年龄60岁的退役老兵同样积极参与,老兵李秉钰表示:“退伍不褪色,服务群众的初心不改。迎国庆,做志愿,助全运会,我们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为珠澳两地的情谊添砖加瓦”。

澳门志愿者们在服务结束后过关专程来与珠海志愿者们见面交流,来自澳门的阿瑶分享道:“看到旅客因为我们的帮助露出笑容,再听到大家期待十五运,我更感受到珠澳一家亲的温暖与两地志愿合作的价值。”

行动中,珠澳志愿者突破地域限制,在两地边检区域协同服务:通过联合培训统一服务标准,借助经验分享补齐服务短板,以总结交流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两地志愿服务经验深度融合。

在青茂口岸,拱北茂盛社区的澳门居民与内地居民组成“邻里志愿搭档”,同站一班岗、共解旅客难题——澳门居民在引导中熟悉珠海城市脉络,内地居民在交流中感知澳门多元文化,志愿服务化作“连心桥”,让“邻里相融、全民参与”的赛事氛围愈发浓厚。

青茂口岸志愿服务

针对港珠澳大桥口岸国际旅客集中、专业翻译需求突出的特点,珠海市志愿者联合会精准对接市翻译协会与高校资源,定制“翻译志愿补给方案”,持续提升面向外籍人士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珠澳志愿服务协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等高校的外语专业学生志愿者,用流利外语提供赛事赛程翻译、通关流程讲解、交通路线指引等服务,既解决了口岸服务痛点,更向国际友人展现了珠海志愿服务的专业素养与城市开放形象。

中共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澳两地以志愿服务为纽带,不仅创新了跨口岸志愿协同模式,更打通了两地服务理念互通、经验互鉴的新渠道。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临近,这场跨越口岸的志愿行动,既是赛事宣传的“活载体”,也是珠澳民心相通、资源共享、发展共进的“生动注脚”,为大湾区协同发展积蓄着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文字:金璐 图片:朱文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王朝辉
首次联合!珠澳志愿者国庆齐上岗,口岸“志愿红”温暖八方客
观海融媒 2025-10-02 18:16

10月1日,拱北、青茂、港珠澳大桥三大珠澳口岸人流攀升。身着志愿服装的珠澳两地志愿者穿梭其间,在疏导客流、解答咨询的同时普及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资讯,用“微笑服务”构筑起口岸最温暖的风景线——这是珠海与澳门首次联合开展口岸志愿服务行动,以实际行动彰显珠澳同心凝聚力,为即将到来的赛事注入民生温度。

拱北口岸志愿服务

本次“激情迎全运·珠澳志愿行”联合行动,由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珠海市志愿者联合会与澳门志愿者总会携手发起,得到了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珠海明珠慈善公益促进会大力支持。

据了解,国庆期间将有超170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队伍涵盖教师、公务员、学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年龄跨度从13岁至69岁,其中不乏广东省最美志愿者、澳门杰出志愿者及全运会志愿者导师等骨干力量。69岁的退休党员梁晓东主动放弃休息,计划国庆七天全程坚守志愿岗位,以“全勤”姿态践行党员初心,为十五运会城市志愿服务贡献力量。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志愿服务

10名平均年龄60岁的退役老兵同样积极参与,老兵李秉钰表示:“退伍不褪色,服务群众的初心不改。迎国庆,做志愿,助全运会,我们也希望通过志愿服务为珠澳两地的情谊添砖加瓦”。

澳门志愿者们在服务结束后过关专程来与珠海志愿者们见面交流,来自澳门的阿瑶分享道:“看到旅客因为我们的帮助露出笑容,再听到大家期待十五运,我更感受到珠澳一家亲的温暖与两地志愿合作的价值。”

行动中,珠澳志愿者突破地域限制,在两地边检区域协同服务:通过联合培训统一服务标准,借助经验分享补齐服务短板,以总结交流优化服务流程,实现两地志愿服务经验深度融合。

在青茂口岸,拱北茂盛社区的澳门居民与内地居民组成“邻里志愿搭档”,同站一班岗、共解旅客难题——澳门居民在引导中熟悉珠海城市脉络,内地居民在交流中感知澳门多元文化,志愿服务化作“连心桥”,让“邻里相融、全民参与”的赛事氛围愈发浓厚。

青茂口岸志愿服务

针对港珠澳大桥口岸国际旅客集中、专业翻译需求突出的特点,珠海市志愿者联合会精准对接市翻译协会与高校资源,定制“翻译志愿补给方案”,持续提升面向外籍人士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珠澳志愿服务协同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暨南大学珠海校区等高校的外语专业学生志愿者,用流利外语提供赛事赛程翻译、通关流程讲解、交通路线指引等服务,既解决了口岸服务痛点,更向国际友人展现了珠海志愿服务的专业素养与城市开放形象。

中共珠海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珠澳两地以志愿服务为纽带,不仅创新了跨口岸志愿协同模式,更打通了两地服务理念互通、经验互鉴的新渠道。随着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临近,这场跨越口岸的志愿行动,既是赛事宣传的“活载体”,也是珠澳民心相通、资源共享、发展共进的“生动注脚”,为大湾区协同发展积蓄着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文字:金璐 图片:朱文 编辑:古春婷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