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景区暖心守护
助力游客舒心过节
国庆中秋佳节,圆明新园内游人如织,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在熙熙攘攘的大宫门广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格外醒目。节日期间,来自园方的志愿者们坚守于此,用真诚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为游客提供线路指引与咨询服务,成为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假期巨大的客流量,如何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获得顺畅、舒心的游览体验,是园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点。
圆明新园将服务关口前移,在大宫门这个人流聚集的核心区域设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别看岗亭虽小,“装备”却十分齐全。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园区导览图、便民服务箱、应急药品等。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游客。
“设立这个岗亭的初衷,就是希望把‘等游客来问’变成‘我们主动去帮’。”工作人员王霖是服务岗负责人之一,她一边整理着服务台上的导览图一边介绍,“国庆期间游客非常多,常见的问题集中在寻找景点、卫生间、餐厅以及规划最佳游览路线上。我们站在这里,就是要第一时间发现游客的需求,成为他们的‘活地图’和‘贴心人’。”
“请问曲艺表演的演出场地往哪走?”“您好,请沿中轴线向前,跟着指示牌走就可以了。”类似的对话,志愿者每天要重复上百遍。他们不仅耐心指路,还会主动为游客规划省时省力的游览路线,介绍园内的特色景点和节庆活动。
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带着一家老小来珠海游玩,不料遗失了身份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找回。“真的太感谢他们了!”张先生说,“人生地不熟,正着急呢,一眼就看到这个服务岗亭。志愿者都非常热心,不仅帮我解决了问题,还给我们推荐了一条适合老人孩子的休闲路线,感觉特别开心、温暖。”
节日期间,志愿者轮班值守,始终保持着最佳状态,一天下来,虽然腿脚酸麻、嗓音沙哑,但听到那一声声真诚的“谢谢”,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内心的满足。
据悉,到目前为止,圆明新园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累计为超过2000人次提供了各类咨询与帮助。王霖说:“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不仅是一个园区服务点位,也彰显着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游客的满意和认可,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城管执法温情引导
守护街面畅通与整洁
国庆中秋假期,本是休息出游的黄金时间,全市城管执法人员依然坚守在一线,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为游客营造有序、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曾于腾作为城管执法人员之一,负责珠海情侣路沿线的市容保障工作,他坚持规范、文明执法原则,向广大游客展示良好的城管人形象。
10月1日,有一流动经营者骑行三轮摩托车在珠海渔女路段人行道售卖锅盔等食品,影响行人通行,拒不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要求。曾于腾仔细了解摊贩的情况,耐心细致宣传市容管理法规,劝导其前往规范疏导点经营,该摊贩及时纠正了流动经营行为。10月3日,迎来客流最高峰,因管理区域大、人员不足,热浪湾至海滨泳场区域,流动经营问题高发,巡查人员、志愿者多次反馈并劝离均无果。曾于腾采用徒步+骑行的方式,一边指挥调度、一边参与劝导整治,不断往返执勤区域,单日骑行4公里,步行6公里,有效保障了情侣路市容环境整洁有序。10月4日,为应对台风“麦德姆”来袭,根据街道应急部署,曾于腾迅速组织落实人员值班,协助公安交警部门落实封路措施,连续两日在沙滩区域封闭时,统筹安排人员定点巡逻值守,劝离赶海逗留人员,有效保障市民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曾于腾眼里,保障市民游客安全、市容有序,让他们度过开心的假日,是他应该做的。他总是说:“看见市民游客安心的笑脸、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就是我们城管人最好的‘节日礼物’。”

环卫清扫温暖人心
“洁”尽全力绘就文明底色
10月6日清晨5点,珠海迎宾路路灯未熄,47岁的刘小芳已挥动扫帚。作为拱北清扫队一线工人,她负责的迎宾路是市区通往拱北口岸的核心干道,国庆期间数万游客经此赴口岸,路面整洁度既关乎通行效率,更是外地游客对珠海的“第一印象”,堪称城市“脸面”。
“越是过节,我们越不能缺位。”刘小芳擦汗时,扫帚仍未停。国庆前三天,拱北口岸珠澳出入境人员超115万人次,迎宾路人流较平日翻三倍,垃圾量暴涨5倍,她一天弯腰上百次,装近20袋垃圾。为保路面整洁,她和同事“两班倒”,从凌晨4点忙到深夜12点,午餐仅在路边快速吃几口盒饭,“垃圾多堆一分钟,既影响游客心情,还可能耽误大家去口岸。”
10月2日中午,迎宾路客流高峰时,一名游客赶赴口岸时碰倒行李箱,物品散落。刘小芳立刻放下垃圾夹走上前,一边帮忙捡拾,一边安抚游客情绪,待游客顺利离开,她又投入清扫。12年环卫工作中,帮老人找路、提醒游客护物、捡失物是常事,她总说:“路要扫干净,更要让人暖心。”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无数如她一样的“守关人”,用坚守擦亮城市文明底色,让每条通往远方的路都满是温暖。

基层干部齐心协力
筑牢社区安全屏障
“当时没有多余的想法,就是想按照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开展防疫工作,更担心疫情扩散。”10月2日,正值国庆假期,翠香街道北园社区党委书记刘鸿键主动放弃休假,本已动身返岗准备处理市疾控中心通报的防疫问题,却在返岗途中接到社区2名居民确诊基孔肯雅热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响应并迅速启动防疫预案。
很快,翠香街道及各社区备勤人员、挂点支援的市、区机关党员干部共约200人集结支援北园社区。面对来自不同单位和岗位的支援力量,刘鸿键统筹安排,“要有序组织大家开展工作,尽量安排细致,让社区同事、物业人员带着小分队工作。”他依据疾控中心划定的疫情核心区、警戒区,组织队伍有序开展病例筛查、入户宣传、消杀灭蚊、伊蚊孳生地清理等防疫工作。
从10月2日起,刘鸿键始终在岗坚守——白天,他穿梭在各个防疫点位,协调物资、解决突发问题;夜晚,他守在社区办公室,汇总数据、调整次日计划。“BI指数是关键,我们每天都盯着数据,直到达标那天,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他口中的BI指数,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指标,经过3天连轴转的奋战,核心区BI指数终于控制在符合防控要求的范围,最大程度阻断了疫情扩散。
谈及假期在岗,刘鸿键坦言早已习惯:“社区工作这些年,公共卫生防疫、防台风救灾,好多事都集中在假期里。”这次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所有人的并肩作战——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机关单位干部前来支援,大家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在岗人员守在社区防疫一线,共同筑起了节日里温暖的安全屏障。

公交维修繁忙有序
守护城市出行“动脉”
国庆与中秋双节交织,正是万家团圆、出行高峰的关键时刻。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假期的轻松与欢聚中时,珠海公交巴士维修分公司的车间里,却是一番紧张而有序的景象。机械运转声、工具敲击声、消杀喷雾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节日协奏曲”,维修工人们用坚守与汗水,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出行动脉。
“节假日对我们来说,不是休息,而是更大的责任。”维修班组长李师傅一边检查着刚进厂的公交车制动系统,一边说道。他已在维修岗位工作了20多年,几乎每个假期都在车间度过。“车子不停,我们就不停。越是节假日,越要确保每一辆车都安全上路。”
为应对假期客流高峰,维修分公司提前部署,启动“安全+防蚊”双保障行动。在做好常规车辆检修的同时,全面加强了对车厢内部的消杀工作,特别是针对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防控要求,每日对回场车辆进行蚊虫消杀和通风处理,确保乘客有一个安全、整洁的乘车环境。
在红山修理厂,青年技工小张正专注地修复一台监控主机。“这是从故障车上拆下来的,如果送外修至少要花几千元,我们自己修,成本不到十分之一。”他笑着说。今年以来,分公司大力推进修旧利废和技术攻坚,像小张这样的年轻技工逐渐成为技术骨干,他们在老师傅的带领下,今年以来分公司累计修复高价值零部件近3000件,节约成本超过500万元。
与此同时,各维修中心也纷纷行动起来:前山中心组织骨干力量加班加点处理事故车维修;金湾中心则派出机动小组支援一线站点,随时应对突发故障……“人休车不休,我们是公交的‘守护者’。”斗门维修中心一名正在更换轮胎的老师傅擦擦汗说,“看到公交车平安出站,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心。”正是这些平凡而坚定的身影,筑牢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底线,也让“节日我在岗”成为这个假期最动人的风景。

志愿服务走心走实
科技赋能坚守假期岗位
“还有一段距离就到深水区了,如果他继续往前走,我得马上联系沙滩上的工作人员……”10月6日,在珠海香炉湾沙滩对面的城市阳台,李兰山紧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一边熟练操控,一边在心里默念。当天是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第六天,李兰山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上。此前,他就凭借敏锐的观察,成功预判一名游客涉险进入深水区的行为,及时发出警报并与队友合力将其劝返,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危险。
“我在大学期间考取了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控证书,所以一看到招募无人机操作志愿者的通知,就毫不犹豫报了名。”李兰山说道,“珠海的情侣路和沿岸沙滩是游客热衷的打卡地,大家开开心心出来玩,更要平平安安回家。作为志愿者,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游客的安全保驾护航,我感到特别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
作为一名拥有13年公益服务经历的青年志愿者,来自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李兰山,对于“节日我在岗”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他看来,大学生的假期相对充裕,自己平时出游的机会并不少,因此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更应该主动站出来,贡献一份力量。
从初入公益的新手,到如今能够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参与安全保障,李兰山在一次次服务中不断成长。他不仅将专业知识融入志愿服务,也在与人交流、团队协作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自信。
正如他所说,每一次提醒、每一句劝阻,背后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在美丽的香炉湾畔,李兰山和无数像他一样的青年志愿者,用责任与热情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安全网,让假期的欢笑声更加安心、更加温暖。

边检民警守护国门
温暖归家团圆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高栏港边检站民警坚守岗位,为船员开通“绿色通道”、保障能源船舶通关,用专业与担当守护国门安宁。
“欢迎来到中国!”民警邓翌君以流利英语问候外籍船员。针对船员换班需求,边检站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她与同事高效办理人证对照、信息录入等手续,指引不熟悉流程的船员,不到半小时便完成所有入境手续。一位船员感慨道:“太感谢了!我们知道这几天是中国的国庆中秋假期,又遇到了台风,没想到你们的服务如此迅速、专业,还这么有人情味,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友好、安全、高效。”
傍晚6时许,高栏港边检站政治教导员李波与同事匆匆用餐后,赶赴国家能源集团珠海港务码头。刚靠泊的“嘉隅”轮载7.7万吨煤炭靠港,舷梯沾满煤灰,李波伸手使用时掌心瞬间沾上一层黑灰——这里“晴天一身煤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每次勤务结束后,他们的头发、脸上满是煤渣。
船长杨先生坦言,因台风航期延误10天,不过国能码头30多小时即可卸完煤炭,效率远超其他港口,边检速度也令人称赞。
双节期间,高栏港边检民警通过报检室办证、人工接送船、码头巡查等工作,既为归家船员点亮“绿灯”,也为能源船舶保驾护航。无数如李波、邓翌君一样的国门卫士,以忠诚与担当守护万家灯火与一方繁荣。

应急战线在岗尽责
为假期安全“保驾护航”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喜人的国庆中秋双节里,珠海三防应急战线上,还有一群最可爱的应急人,时刻备战在防台风一线,他们打出“防、抗、救”组合拳,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奉献青春,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救援科副科长周雄谦就是鲜明的写照。
“热带扰动93W形成,未来将加强为21号台风,可能影响我国南海和华南沿海一带。”9月29日15时,周雄谦在“台风监测”公众号了解到了台风动向,他立即向科长肖捷和分管副局长李兆雄汇报,并一起研判,这次台风十有八九进入南海后,会对珠海造成一定影响。
有了初步的预判,国庆中秋期间必须要提前做足各项台风防御准备工作。
关注台风动向,成了周雄谦的工作日常。10月1日9时,“台风监测网”预测,21号台风“麦德姆”最快24小时内生成,并进入南海。了解到台风最新动态后,周雄谦成为台风防御第一个吹哨人,第一时间在“三防指挥群”发布台风防御提醒:“各位三防责任人:请妥善安排出行计划,密切关注第21号台风发展态势,提前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准备工作。”
“风雨即是号令,三防应急人,闻风而动、踏雨而行。台风暴雨期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是我们全力要去做的;不管是休息日,还是工作日,能真真切切为珠海市民做点实事,我们倍感自豪,也很有成就感。”周雄谦说。
为全面细致地做好台风“麦德姆”防御准备工作,10月2日上午,周雄谦和科室的同志一同回到单位,开始忙前忙后,和气象、海洋、水文等部门一起研判,第一时间拿出风险研判及防御建议工作报告。
“这几天,加起来微信运动都有几万步。跑前跑后,都是为了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都是为了防御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尽可能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安详愉快的节日。”周雄谦说。


旅游景区暖心守护
助力游客舒心过节
国庆中秋佳节,圆明新园内游人如织,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在熙熙攘攘的大宫门广场,“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格外醒目。节日期间,来自园方的志愿者们坚守于此,用真诚的微笑和贴心的服务,为游客提供线路指引与咨询服务,成为一道温暖而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假期巨大的客流量,如何让每一位游客都能获得顺畅、舒心的游览体验,是园区服务保障工作的重点。
圆明新园将服务关口前移,在大宫门这个人流聚集的核心区域设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别看岗亭虽小,“装备”却十分齐全。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园区导览图、便民服务箱、应急药品等。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服装,精神饱满地迎接每一位前来咨询的游客。
“设立这个岗亭的初衷,就是希望把‘等游客来问’变成‘我们主动去帮’。”工作人员王霖是服务岗负责人之一,她一边整理着服务台上的导览图一边介绍,“国庆期间游客非常多,常见的问题集中在寻找景点、卫生间、餐厅以及规划最佳游览路线上。我们站在这里,就是要第一时间发现游客的需求,成为他们的‘活地图’和‘贴心人’。”
“请问曲艺表演的演出场地往哪走?”“您好,请沿中轴线向前,跟着指示牌走就可以了。”类似的对话,志愿者每天要重复上百遍。他们不仅耐心指路,还会主动为游客规划省时省力的游览路线,介绍园内的特色景点和节庆活动。
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先生带着一家老小来珠海游玩,不料遗失了身份证,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找回。“真的太感谢他们了!”张先生说,“人生地不熟,正着急呢,一眼就看到这个服务岗亭。志愿者都非常热心,不仅帮我解决了问题,还给我们推荐了一条适合老人孩子的休闲路线,感觉特别开心、温暖。”
节日期间,志愿者轮班值守,始终保持着最佳状态,一天下来,虽然腿脚酸麻、嗓音沙哑,但听到那一声声真诚的“谢谢”,所有的疲惫都化为了内心的满足。
据悉,到目前为止,圆明新园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累计为超过2000人次提供了各类咨询与帮助。王霖说:“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不仅是一个园区服务点位,也彰显着我们的责任与担当。游客的满意和认可,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城管执法温情引导
守护街面畅通与整洁
国庆中秋假期,本是休息出游的黄金时间,全市城管执法人员依然坚守在一线,维护良好的市容环境,为游客营造有序、安全、祥和的节日氛围。曾于腾作为城管执法人员之一,负责珠海情侣路沿线的市容保障工作,他坚持规范、文明执法原则,向广大游客展示良好的城管人形象。
10月1日,有一流动经营者骑行三轮摩托车在珠海渔女路段人行道售卖锅盔等食品,影响行人通行,拒不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要求。曾于腾仔细了解摊贩的情况,耐心细致宣传市容管理法规,劝导其前往规范疏导点经营,该摊贩及时纠正了流动经营行为。10月3日,迎来客流最高峰,因管理区域大、人员不足,热浪湾至海滨泳场区域,流动经营问题高发,巡查人员、志愿者多次反馈并劝离均无果。曾于腾采用徒步+骑行的方式,一边指挥调度、一边参与劝导整治,不断往返执勤区域,单日骑行4公里,步行6公里,有效保障了情侣路市容环境整洁有序。10月4日,为应对台风“麦德姆”来袭,根据街道应急部署,曾于腾迅速组织落实人员值班,协助公安交警部门落实封路措施,连续两日在沙滩区域封闭时,统筹安排人员定点巡逻值守,劝离赶海逗留人员,有效保障市民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
在曾于腾眼里,保障市民游客安全、市容有序,让他们度过开心的假日,是他应该做的。他总是说:“看见市民游客安心的笑脸、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就是我们城管人最好的‘节日礼物’。”

环卫清扫温暖人心
“洁”尽全力绘就文明底色
10月6日清晨5点,珠海迎宾路路灯未熄,47岁的刘小芳已挥动扫帚。作为拱北清扫队一线工人,她负责的迎宾路是市区通往拱北口岸的核心干道,国庆期间数万游客经此赴口岸,路面整洁度既关乎通行效率,更是外地游客对珠海的“第一印象”,堪称城市“脸面”。
“越是过节,我们越不能缺位。”刘小芳擦汗时,扫帚仍未停。国庆前三天,拱北口岸珠澳出入境人员超115万人次,迎宾路人流较平日翻三倍,垃圾量暴涨5倍,她一天弯腰上百次,装近20袋垃圾。为保路面整洁,她和同事“两班倒”,从凌晨4点忙到深夜12点,午餐仅在路边快速吃几口盒饭,“垃圾多堆一分钟,既影响游客心情,还可能耽误大家去口岸。”
10月2日中午,迎宾路客流高峰时,一名游客赶赴口岸时碰倒行李箱,物品散落。刘小芳立刻放下垃圾夹走上前,一边帮忙捡拾,一边安抚游客情绪,待游客顺利离开,她又投入清扫。12年环卫工作中,帮老人找路、提醒游客护物、捡失物是常事,她总说:“路要扫干净,更要让人暖心。”这个国庆中秋假期,无数如她一样的“守关人”,用坚守擦亮城市文明底色,让每条通往远方的路都满是温暖。

基层干部齐心协力
筑牢社区安全屏障
“当时没有多余的想法,就是想按照应急预案立即组织开展防疫工作,更担心疫情扩散。”10月2日,正值国庆假期,翠香街道北园社区党委书记刘鸿键主动放弃休假,本已动身返岗准备处理市疾控中心通报的防疫问题,却在返岗途中接到社区2名居民确诊基孔肯雅热的消息,他第一时间响应并迅速启动防疫预案。
很快,翠香街道及各社区备勤人员、挂点支援的市、区机关党员干部共约200人集结支援北园社区。面对来自不同单位和岗位的支援力量,刘鸿键统筹安排,“要有序组织大家开展工作,尽量安排细致,让社区同事、物业人员带着小分队工作。”他依据疾控中心划定的疫情核心区、警戒区,组织队伍有序开展病例筛查、入户宣传、消杀灭蚊、伊蚊孳生地清理等防疫工作。
从10月2日起,刘鸿键始终在岗坚守——白天,他穿梭在各个防疫点位,协调物资、解决突发问题;夜晚,他守在社区办公室,汇总数据、调整次日计划。“BI指数是关键,我们每天都盯着数据,直到达标那天,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他口中的BI指数,是衡量疫情防控成效的重要指标,经过3天连轴转的奋战,核心区BI指数终于控制在符合防控要求的范围,最大程度阻断了疫情扩散。
谈及假期在岗,刘鸿键坦言早已习惯:“社区工作这些年,公共卫生防疫、防台风救灾,好多事都集中在假期里。”这次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所有人的并肩作战——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机关单位干部前来支援,大家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个国庆中秋假期,还有无数像他一样的在岗人员守在社区防疫一线,共同筑起了节日里温暖的安全屏障。

公交维修繁忙有序
守护城市出行“动脉”
国庆与中秋双节交织,正是万家团圆、出行高峰的关键时刻。当大多数人沉浸在假期的轻松与欢聚中时,珠海公交巴士维修分公司的车间里,却是一番紧张而有序的景象。机械运转声、工具敲击声、消杀喷雾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节日协奏曲”,维修工人们用坚守与汗水,默默守护着城市的出行动脉。
“节假日对我们来说,不是休息,而是更大的责任。”维修班组长李师傅一边检查着刚进厂的公交车制动系统,一边说道。他已在维修岗位工作了20多年,几乎每个假期都在车间度过。“车子不停,我们就不停。越是节假日,越要确保每一辆车都安全上路。”
为应对假期客流高峰,维修分公司提前部署,启动“安全+防蚊”双保障行动。在做好常规车辆检修的同时,全面加强了对车厢内部的消杀工作,特别是针对近期基孔肯雅热疫情的防控要求,每日对回场车辆进行蚊虫消杀和通风处理,确保乘客有一个安全、整洁的乘车环境。
在红山修理厂,青年技工小张正专注地修复一台监控主机。“这是从故障车上拆下来的,如果送外修至少要花几千元,我们自己修,成本不到十分之一。”他笑着说。今年以来,分公司大力推进修旧利废和技术攻坚,像小张这样的年轻技工逐渐成为技术骨干,他们在老师傅的带领下,今年以来分公司累计修复高价值零部件近3000件,节约成本超过500万元。
与此同时,各维修中心也纷纷行动起来:前山中心组织骨干力量加班加点处理事故车维修;金湾中心则派出机动小组支援一线站点,随时应对突发故障……“人休车不休,我们是公交的‘守护者’。”斗门维修中心一名正在更换轮胎的老师傅擦擦汗说,“看到公交车平安出站,就是我们最大的安心。”正是这些平凡而坚定的身影,筑牢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安全底线,也让“节日我在岗”成为这个假期最动人的风景。

志愿服务走心走实
科技赋能坚守假期岗位
“还有一段距离就到深水区了,如果他继续往前走,我得马上联系沙滩上的工作人员……”10月6日,在珠海香炉湾沙滩对面的城市阳台,李兰山紧盯着无人机传回的画面,一边熟练操控,一边在心里默念。当天是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第六天,李兰山坚守在志愿服务岗位上。此前,他就凭借敏锐的观察,成功预判一名游客涉险进入深水区的行为,及时发出警报并与队友合力将其劝返,避免了一起可能发生的危险。
“我在大学期间考取了轻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操控证书,所以一看到招募无人机操作志愿者的通知,就毫不犹豫报了名。”李兰山说道,“珠海的情侣路和沿岸沙滩是游客热衷的打卡地,大家开开心心出来玩,更要平平安安回家。作为志愿者,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游客的安全保驾护航,我感到特别有意义,也很有成就感。”
作为一名拥有13年公益服务经历的青年志愿者,来自广东科贸职业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李兰山,对于“节日我在岗”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
在他看来,大学生的假期相对充裕,自己平时出游的机会并不少,因此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更应该主动站出来,贡献一份力量。
从初入公益的新手,到如今能够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参与安全保障,李兰山在一次次服务中不断成长。他不仅将专业知识融入志愿服务,也在与人交流、团队协作中拓展了视野、提升了自信。
正如他所说,每一次提醒、每一句劝阻,背后都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在美丽的香炉湾畔,李兰山和无数像他一样的青年志愿者,用责任与热情构筑起一道无形的安全网,让假期的欢笑声更加安心、更加温暖。

边检民警守护国门
温暖归家团圆路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高栏港边检站民警坚守岗位,为船员开通“绿色通道”、保障能源船舶通关,用专业与担当守护国门安宁。
“欢迎来到中国!”民警邓翌君以流利英语问候外籍船员。针对船员换班需求,边检站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她与同事高效办理人证对照、信息录入等手续,指引不熟悉流程的船员,不到半小时便完成所有入境手续。一位船员感慨道:“太感谢了!我们知道这几天是中国的国庆中秋假期,又遇到了台风,没想到你们的服务如此迅速、专业,还这么有人情味,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友好、安全、高效。”
傍晚6时许,高栏港边检站政治教导员李波与同事匆匆用餐后,赶赴国家能源集团珠海港务码头。刚靠泊的“嘉隅”轮载7.7万吨煤炭靠港,舷梯沾满煤灰,李波伸手使用时掌心瞬间沾上一层黑灰——这里“晴天一身煤灰、雨天一身泥”是常态,每次勤务结束后,他们的头发、脸上满是煤渣。
船长杨先生坦言,因台风航期延误10天,不过国能码头30多小时即可卸完煤炭,效率远超其他港口,边检速度也令人称赞。
双节期间,高栏港边检民警通过报检室办证、人工接送船、码头巡查等工作,既为归家船员点亮“绿灯”,也为能源船舶保驾护航。无数如李波、邓翌君一样的国门卫士,以忠诚与担当守护万家灯火与一方繁荣。

应急战线在岗尽责
为假期安全“保驾护航”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喜人的国庆中秋双节里,珠海三防应急战线上,还有一群最可爱的应急人,时刻备战在防台风一线,他们打出“防、抗、救”组合拳,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奉献青春,市应急管理局自然灾害救援科副科长周雄谦就是鲜明的写照。
“热带扰动93W形成,未来将加强为21号台风,可能影响我国南海和华南沿海一带。”9月29日15时,周雄谦在“台风监测”公众号了解到了台风动向,他立即向科长肖捷和分管副局长李兆雄汇报,并一起研判,这次台风十有八九进入南海后,会对珠海造成一定影响。
有了初步的预判,国庆中秋期间必须要提前做足各项台风防御准备工作。
关注台风动向,成了周雄谦的工作日常。10月1日9时,“台风监测网”预测,21号台风“麦德姆”最快24小时内生成,并进入南海。了解到台风最新动态后,周雄谦成为台风防御第一个吹哨人,第一时间在“三防指挥群”发布台风防御提醒:“各位三防责任人:请妥善安排出行计划,密切关注第21号台风发展态势,提前做好台风防御各项准备工作。”
“风雨即是号令,三防应急人,闻风而动、踏雨而行。台风暴雨期间,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是我们全力要去做的;不管是休息日,还是工作日,能真真切切为珠海市民做点实事,我们倍感自豪,也很有成就感。”周雄谦说。
为全面细致地做好台风“麦德姆”防御准备工作,10月2日上午,周雄谦和科室的同志一同回到单位,开始忙前忙后,和气象、海洋、水文等部门一起研判,第一时间拿出风险研判及防御建议工作报告。
“这几天,加起来微信运动都有几万步。跑前跑后,都是为了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都是为了防御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尽可能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安详愉快的节日。”周雄谦说。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