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下午4时,烈日余威尚存,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那洲社区的巷弄里,一个个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身影正活跃在房前屋后。他们身背统一绿色挎包,时而俯身检查盆栽底碟的积水,时而帮居民将堆放的柴火垫高,还不忘递上几张宣传单——“您家阳台的水生植物,记得三天换次水。”这群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灭蚊背包客”。

为有效控制蚊虫密度,保障群众健康,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按照市、区、镇三级有关部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新推出“灭蚊背包客”工作机制,让蚊媒防治更精准、更接地气。目前,这支队伍已壮大至近500人,成为深入社区基层的移动防线。
“我们这个包里装有‘灭蚊九件套’,共计有背包、喷雾、蚊怕水、打火机、手套、灭蚊颗粒、手电筒、灭蚊烟片还有宣传手册。”灭蚊背包客”的倡导者、唐家湾镇党委书记李清涛形象地介绍道,“我们背上绿色挎包,装上这‘灭蚊九件套’,就能变身成为流动的灭蚊宣传站和工作站,随时开展工作,让蚊子无处藏身。”

这支队伍的工作颇有章法。他们利用早晚蚊子活跃时段进行重点消杀,而“翻盆倒罐”清理积水、入户宣传等则贯穿全天。针对唐家湾镇社区、园区、校区混杂,尤其是城中村犄角旮旯多的特点,“灭蚊背包客”们的目标明确:把所有的边边角角打扫一遍,让蚊子没有藏身之地。
据了解,唐家湾镇灭蚊工作已常态化,每日根据蚊虫活跃特点,选择早晚时段进行重点消杀,同时全天候开展翻盆倒罐和宣传,此项工作将持续至11月底。

记者在那洲社区看到,这里的爱国卫生运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户民居旁的30平方米角落半小时就被清理干净。据那洲社区党委副书记梁华龙介绍,按照市、区、镇部署,那洲社区将力量分为两支小分队:一队专攻环境卫生边角,另一队则依托6个网格,进行全覆盖入户。“前期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现在重点是让全村居民动起来,一起参与。”梁华龙说。
群众的参与正是这场“灭蚊战”的深厚根基。那洲社区活跃着一支银发志愿者队伍“老友记”,由退休居民自发组成,一有活动便在群里积极响应。“在他们的带动下,居民们从‘看着我们干’转变为‘跟我们一齐干’。”梁华龙告诉记者,现在居民已养成习惯,自觉管理家中的水生植物,配合清理工作,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面对农村社区烧柴火等习惯带来的难点,唐家湾镇“灭蚊背包客”和居民也想出了对策。他们引导居民将柴火离地10公分堆放,切断蚊虫孳生环境。每天下午4时至6时,环卫部门会进行集中消杀,而居民们也习惯在傍晚点燃蚊片,共同构筑一道联防联控的屏障。
据统计,截至目前,唐家湾镇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34场,入户走访超8.4万户,组织动员志愿者3.8万人次,清理垃圾杂物超1124吨,翻盆倒罐清理积水超5.7万处。这场由“灭蚊背包客”引领、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正让唐家湾镇的每一个角落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灭蚊,更要借机提升整体环境品质。”李清涛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确保11月底前实现卫生死角动态清零。
10月9日下午4时,烈日余威尚存,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那洲社区的巷弄里,一个个身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身影正活跃在房前屋后。他们身背统一绿色挎包,时而俯身检查盆栽底碟的积水,时而帮居民将堆放的柴火垫高,还不忘递上几张宣传单——“您家阳台的水生植物,记得三天换次水。”这群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灭蚊背包客”。

为有效控制蚊虫密度,保障群众健康,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按照市、区、镇三级有关部署,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新推出“灭蚊背包客”工作机制,让蚊媒防治更精准、更接地气。目前,这支队伍已壮大至近500人,成为深入社区基层的移动防线。
“我们这个包里装有‘灭蚊九件套’,共计有背包、喷雾、蚊怕水、打火机、手套、灭蚊颗粒、手电筒、灭蚊烟片还有宣传手册。”灭蚊背包客”的倡导者、唐家湾镇党委书记李清涛形象地介绍道,“我们背上绿色挎包,装上这‘灭蚊九件套’,就能变身成为流动的灭蚊宣传站和工作站,随时开展工作,让蚊子无处藏身。”

这支队伍的工作颇有章法。他们利用早晚蚊子活跃时段进行重点消杀,而“翻盆倒罐”清理积水、入户宣传等则贯穿全天。针对唐家湾镇社区、园区、校区混杂,尤其是城中村犄角旮旯多的特点,“灭蚊背包客”们的目标明确:把所有的边边角角打扫一遍,让蚊子没有藏身之地。
据了解,唐家湾镇灭蚊工作已常态化,每日根据蚊虫活跃特点,选择早晚时段进行重点消杀,同时全天候开展翻盆倒罐和宣传,此项工作将持续至11月底。

记者在那洲社区看到,这里的爱国卫生运动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一户民居旁的30平方米角落半小时就被清理干净。据那洲社区党委副书记梁华龙介绍,按照市、区、镇部署,那洲社区将力量分为两支小分队:一队专攻环境卫生边角,另一队则依托6个网格,进行全覆盖入户。“前期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现在重点是让全村居民动起来,一起参与。”梁华龙说。
群众的参与正是这场“灭蚊战”的深厚根基。那洲社区活跃着一支银发志愿者队伍“老友记”,由退休居民自发组成,一有活动便在群里积极响应。“在他们的带动下,居民们从‘看着我们干’转变为‘跟我们一齐干’。”梁华龙告诉记者,现在居民已养成习惯,自觉管理家中的水生植物,配合清理工作,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面对农村社区烧柴火等习惯带来的难点,唐家湾镇“灭蚊背包客”和居民也想出了对策。他们引导居民将柴火离地10公分堆放,切断蚊虫孳生环境。每天下午4时至6时,环卫部门会进行集中消杀,而居民们也习惯在傍晚点燃蚊片,共同构筑一道联防联控的屏障。
据统计,截至目前,唐家湾镇累计开展宣传活动134场,入户走访超8.4万户,组织动员志愿者3.8万人次,清理垃圾杂物超1124吨,翻盆倒罐清理积水超5.7万处。这场由“灭蚊背包客”引领、全民参与的爱国卫生运动,正让唐家湾镇的每一个角落变得更加干净整洁。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灭蚊,更要借机提升整体环境品质。”李清涛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确保11月底前实现卫生死角动态清零。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