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婆,水生植物的水记得三天一换,托盘积水要及时倒,这样才能从根上防蚊虫。”10日上午,斗门镇南门村入户工作组的党员志愿者正拿着宣传手册,给村民讲解蚊媒防控技巧。自10月9日启动为期三天的全市统一爱国卫生运动以来,南门村组建的入户工作组、消杀工作组、孳生地清理组三支专项工作组已成为防控“主力军”,用精准行动筑牢村居健康防线。

当日在南门村的背街小巷,孳生地清理组的62名工作人员正分工协作:有的挥动铁锹铲除墙角杂物,有的用手推车转运废旧轮胎。“以前这墙角堆着旧轮胎和破花盆,下雨就积水,现在清干净了,走路都敞亮。”村民赵伯看着焕然一新的巷道说道。截至10日,本次集中行动中,南门村已完成415户入户宣传,派发手册400余份;清理生活垃圾22吨;消杀工作组累计消杀15万平方米,实现“清理一处、巩固一处”的闭环管理。

南门村的攻坚行动,正是斗门镇爱国卫生运动全域开展的生动缩影。自10月9日集中行动开展以来,斗门镇以“杀成蚊、灭幼蚊、防叮咬”为目标,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发动镇村干部、网格员、民兵、志愿者和“双报到”人员等共计1002人次,下沉各村(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整治格局。
行动中,全镇聚焦重点区域精准发力:针对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老旧小区的闲置杂物、自建房周边的积水容器,以及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饭店农庄等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力量开展“拉网式”清理。累计清理各类垃圾36.8吨,翻盆倒罐排查清理积水点1680处,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组织消杀人员189人次,使用专业器械166台次,在蚊虫活跃时段开展精准消杀,消杀总面积达89.8万平方米;完成入户宣传4314户,让“健康防护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一村一组的细致排查,到全镇全域的系统整治,我们要让干净环境成为常态,让健康保障惠及每一位群众。”斗门镇党委委员李超表示,下一步斗门镇将持续聚焦卫生黑点、废品回收站、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饭店农庄等重点场所及周边,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早晚两次消杀制度,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集中行动”转向“常态长效”,以精准施策筑牢辖区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阿婆,水生植物的水记得三天一换,托盘积水要及时倒,这样才能从根上防蚊虫。”10日上午,斗门镇南门村入户工作组的党员志愿者正拿着宣传手册,给村民讲解蚊媒防控技巧。自10月9日启动为期三天的全市统一爱国卫生运动以来,南门村组建的入户工作组、消杀工作组、孳生地清理组三支专项工作组已成为防控“主力军”,用精准行动筑牢村居健康防线。

当日在南门村的背街小巷,孳生地清理组的62名工作人员正分工协作:有的挥动铁锹铲除墙角杂物,有的用手推车转运废旧轮胎。“以前这墙角堆着旧轮胎和破花盆,下雨就积水,现在清干净了,走路都敞亮。”村民赵伯看着焕然一新的巷道说道。截至10日,本次集中行动中,南门村已完成415户入户宣传,派发手册400余份;清理生活垃圾22吨;消杀工作组累计消杀15万平方米,实现“清理一处、巩固一处”的闭环管理。

南门村的攻坚行动,正是斗门镇爱国卫生运动全域开展的生动缩影。自10月9日集中行动开展以来,斗门镇以“杀成蚊、灭幼蚊、防叮咬”为目标,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发动镇村干部、网格员、民兵、志愿者和“双报到”人员等共计1002人次,下沉各村(社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形成“全员参与、全域覆盖”整治格局。
行动中,全镇聚焦重点区域精准发力:针对背街小巷的卫生死角、老旧小区的闲置杂物、自建房周边的积水容器,以及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饭店农庄等人员密集场所,组织力量开展“拉网式”清理。累计清理各类垃圾36.8吨,翻盆倒罐排查清理积水点1680处,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组织消杀人员189人次,使用专业器械166台次,在蚊虫活跃时段开展精准消杀,消杀总面积达89.8万平方米;完成入户宣传4314户,让“健康防护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一村一组的细致排查,到全镇全域的系统整治,我们要让干净环境成为常态,让健康保障惠及每一位群众。”斗门镇党委委员李超表示,下一步斗门镇将持续聚焦卫生黑点、废品回收站、景区景点、酒店民宿、饭店农庄等重点场所及周边,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严格落实早晚两次消杀制度,推动爱国卫生运动从“集中行动”转向“常态长效”,以精准施策筑牢辖区公共卫生安全屏障。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