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诺诚健华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Zenas共同宣布达成一项全球授权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再添重磅注脚。2025年以来,创新药出海热潮持续升温,此前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头部药企已相继通过海外授权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国际化突破。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不断增长是该领域研发能力被全球认可后的必然趋势。过去几年,国内创新药企的产品数据不断验证其临床价值,从早期单个企业突破到如今集体性的全球合作,本质上是全球市场对中国药企“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认可。
加速产品全球开发进程
国内企业达成的海外授权协议,有望加速产品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诺诚健华公告显示,本次协议签署将加快奥布替尼及其他管线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选择,也是上市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9月份,多家药企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协议。其中,恒瑞医药在1个月内达成两笔海外授权交易。9月24日,恒瑞医药与GlenmarkSpecialty达成协议,将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项目有偿许可给GlenmarkSpecialty。恒瑞医药将收取18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的与注册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此前的9月5日,恒瑞医药还公告称,公司与美国BraveheartBio达成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HRS-1893项目有偿许可给BraveheartBio。恒瑞医药称,协议的签署有助于拓宽HRS-1893的海外市场,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选择,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海外业绩。
核心竞争力得到海外认可
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企海外授权的核心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验证价值与建立信任。中国创新药大规模发展仅十余年,全球研发体系对其认知需要时间沉淀,海外授权是最直接的实力证明,尤其是国际药企获得授权后会在海外市场开展临床研究,进一步夯实信任基础。二是高效回笼资金。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海外授权可快速变现,为后续研发注入现金流,同时企业也能借合作参与全球研发体系,长期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
从需求端来看,业内普遍认为,即将到来的专利悬崖可能会导致海外大公司收入大幅下降。由于创新品种研发周期较长,且跨国药企内部决策效率相对不高,最近几年内,跨国药企很难通过内生品种弥补这部分损失。因此,跨国药企正在全球搜罗创新药资产,收购到自己的管线中。
“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的持续增长,是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获全球认可后的必然趋势。”胡旭波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创新药企的产品通过临床数据反复验证价值,加之“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突出特质,行业已从早期单个企业的海外突破,走向如今集体性的全球合作,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接纳度显著提升。
日前,诺诚健华与全球生物制药公司Zenas共同宣布达成一项全球授权合作协议,潜在总交易金额超20亿美元,为中国创新药出海再添重磅注脚。2025年以来,创新药出海热潮持续升温,此前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头部药企已相继通过海外授权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国际化突破。
分析人士认为,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不断增长是该领域研发能力被全球认可后的必然趋势。过去几年,国内创新药企的产品数据不断验证其临床价值,从早期单个企业突破到如今集体性的全球合作,本质上是全球市场对中国药企“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认可。
加速产品全球开发进程
国内企业达成的海外授权协议,有望加速产品的全球开发和商业化进程。
诺诚健华公告显示,本次协议签署将加快奥布替尼及其他管线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发和商业化进程,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选择,也是上市公司国际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9月份,多家药企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协议。其中,恒瑞医药在1个月内达成两笔海外授权交易。9月24日,恒瑞医药与GlenmarkSpecialty达成协议,将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瑞康曲妥珠单抗(SHR-A1811)项目有偿许可给GlenmarkSpecialty。恒瑞医药将收取18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最高可达10.93亿美元的与注册和销售相关的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应的销售提成。
此前的9月5日,恒瑞医药还公告称,公司与美国BraveheartBio达成协议,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类创新药HRS-1893项目有偿许可给BraveheartBio。恒瑞医药称,协议的签署有助于拓宽HRS-1893的海外市场,为全球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选择,也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海外业绩。
核心竞争力得到海外认可
2025年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接近660亿美元,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企海外授权的核心驱动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验证价值与建立信任。中国创新药大规模发展仅十余年,全球研发体系对其认知需要时间沉淀,海外授权是最直接的实力证明,尤其是国际药企获得授权后会在海外市场开展临床研究,进一步夯实信任基础。二是高效回笼资金。创新药研发周期长、投入大,海外授权可快速变现,为后续研发注入现金流,同时企业也能借合作参与全球研发体系,长期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
从需求端来看,业内普遍认为,即将到来的专利悬崖可能会导致海外大公司收入大幅下降。由于创新品种研发周期较长,且跨国药企内部决策效率相对不高,最近几年内,跨国药企很难通过内生品种弥补这部分损失。因此,跨国药企正在全球搜罗创新药资产,收购到自己的管线中。
“我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和数量的持续增长,是中国创新药研发能力获全球认可后的必然趋势。”胡旭波表示,过去几年,中国创新药企的产品通过临床数据反复验证价值,加之“高效研发+成本优势”的突出特质,行业已从早期单个企业的海外突破,走向如今集体性的全球合作,全球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接纳度显著提升。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