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原创音乐剧《华夏书章》在珠海上演,致敬“中国MPA之父”

10月12日,由中山大学与华发中演大剧院联合出品、创排的原创音乐剧《华夏书章》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上演,为本阶段巡演画上圆满句号。该剧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奠基人、被誉为“中国MPA之父”的夏书章教授105年人生为轴,通过“寻路”“寻道”“寻梦”三幕剧,生动展现他与夫人汪淑钧相知相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动人故事,再现一位学术巨匠的百年风范。

演出活动现场。

《华夏书章》自9月10日教师节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首演以来,已在广州、深圳完成多场演出,收获热烈反响。该剧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联合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制作,获批中山大学2025年文化传承创新重点发展项目、广州市委宣传部及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2025年优秀文艺作品扶持与展演立项。

该剧制作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党委副书记谭英耀介绍,这是中山大学首次与校外专业艺术团队合作打造的高水平艺术作品,“我们希望不仅在校内演出,更期待走向社会,让更多人通过这部剧感受到夏老的精神魅力。”她透露,接下来剧组计划在粤西、粤东及港澳地区巡演,并逐步推向全国,进一步宣扬教育家精神。

《华夏书章》在珠海演出。

剧中老年夏书章的扮演者、夏书章之子夏纪康深度参与了创排过程。他感慨道:“原来也构想过用电影或回忆录反映父母的一生,没想到音乐剧能如此迅速、精彩地呈现。若父母还在台下观看,不知会是怎样的场景。”五十年前,夏纪康首次登上大舞台时父母亲临现场;五十年后,他在舞台上重塑父亲形象,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致敬。

导演龙云娜指出,该剧对当下观众的意义在于学习夏老的生活态度:“他能在动荡年代保持心态平和、接纳与包容,真正教会我们如何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编剧谭畅则强调,剧本以夏书章出生于1919年、跨越百余年的人生为视角,“借他一双眼睛回望中国近代风云,展现那一代教育家的成长道路、实践困惑与精神火种,启迪我们接过使命、继续前行。”

演出中,《白头加油歌》《何去何从》《缘定中大》等经典片段以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呈现,既有历史事件的深情回顾,也有人性深处的深刻剖析,引发观众共鸣。谢幕时,全场自发起立鼓掌,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演员与观众互动。

作为中山大学首部以“大先生”为主题的原创大型音乐剧,《华夏书章》采用专业版与校园版双版本制作模式。专业版由卢雅斐、杨心灵等顶尖演员加盟,校园版则由“00后”学子演绎“00后”泰斗,以青春视角诠释百年人生。该剧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夏书章的教育家精神与家国情怀,诠释“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理念,激励新一代青年学子传承爱国奋斗精神。

从广州首演到珠海收官,《华夏书章》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舞台上回荡的不仅是动人旋律,更是一位世纪学者对学术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真理的追求。

文字:陈子怡 图片:朱文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
中山大学原创音乐剧《华夏书章》在珠海上演,致敬“中国MPA之父”
观海融媒 2025-10-12 20:51

10月12日,由中山大学与华发中演大剧院联合出品、创排的原创音乐剧《华夏书章》在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上演,为本阶段巡演画上圆满句号。该剧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奠基人、被誉为“中国MPA之父”的夏书章教授105年人生为轴,通过“寻路”“寻道”“寻梦”三幕剧,生动展现他与夫人汪淑钧相知相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的动人故事,再现一位学术巨匠的百年风范。

演出活动现场。

《华夏书章》自9月10日教师节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首演以来,已在广州、深圳完成多场演出,收获热烈反响。该剧由中山大学党委办公室、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艺术学院联合珠海华发中演大剧院制作,获批中山大学2025年文化传承创新重点发展项目、广州市委宣传部及广东省文化与旅游厅2025年优秀文艺作品扶持与展演立项。

该剧制作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党委副书记谭英耀介绍,这是中山大学首次与校外专业艺术团队合作打造的高水平艺术作品,“我们希望不仅在校内演出,更期待走向社会,让更多人通过这部剧感受到夏老的精神魅力。”她透露,接下来剧组计划在粤西、粤东及港澳地区巡演,并逐步推向全国,进一步宣扬教育家精神。

《华夏书章》在珠海演出。

剧中老年夏书章的扮演者、夏书章之子夏纪康深度参与了创排过程。他感慨道:“原来也构想过用电影或回忆录反映父母的一生,没想到音乐剧能如此迅速、精彩地呈现。若父母还在台下观看,不知会是怎样的场景。”五十年前,夏纪康首次登上大舞台时父母亲临现场;五十年后,他在舞台上重塑父亲形象,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致敬。

导演龙云娜指出,该剧对当下观众的意义在于学习夏老的生活态度:“他能在动荡年代保持心态平和、接纳与包容,真正教会我们如何在平凡中找到不平凡。”编剧谭畅则强调,剧本以夏书章出生于1919年、跨越百余年的人生为视角,“借他一双眼睛回望中国近代风云,展现那一代教育家的成长道路、实践困惑与精神火种,启迪我们接过使命、继续前行。”

演出中,《白头加油歌》《何去何从》《缘定中大》等经典片段以独唱、重唱、合唱等形式呈现,既有历史事件的深情回顾,也有人性深处的深刻剖析,引发观众共鸣。谢幕时,全场自发起立鼓掌,许多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演员与观众互动。

作为中山大学首部以“大先生”为主题的原创大型音乐剧,《华夏书章》采用专业版与校园版双版本制作模式。专业版由卢雅斐、杨心灵等顶尖演员加盟,校园版则由“00后”学子演绎“00后”泰斗,以青春视角诠释百年人生。该剧不仅是一部艺术作品,更是一堂生动的“大思政课”,通过艺术形式传递夏书章的教育家精神与家国情怀,诠释“善政天下,良治中国”的理念,激励新一代青年学子传承爱国奋斗精神。

从广州首演到珠海收官,《华夏书章》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舞台上回荡的不仅是动人旋律,更是一位世纪学者对学术的执着、对国家的热爱与对真理的追求。

文字:陈子怡 图片:朱文 编辑:张文单 责任编辑: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