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镇马友鱼养殖再扩军 182万尾鱼苗投放下塘

金秋时节,硕果可期。10月14日一早,在金湾区平沙镇平塘社区,随着一袋袋鲜活的马友鱼鱼苗被缓缓倒入鱼塘,标志着当地马友鱼规模化养殖进入新一轮投产。本次共投放鱼苗182万尾,计划养殖面积达182亩,较原计划大幅提升,为平沙镇传统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带动农户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马友鱼投苗

初次试样获成功 坚定扩产信心

记者在平塘社区的养殖基地里感受到了一派繁忙景象:工人身着防水服,小心翼翼地将一袋袋鱼苗倒入标准化鱼塘中,银色的鱼苗入水即散,划出细密水纹。“去年试养的280多亩马友鱼,两次丰收就让我们尝到了丰收的喜悦甜头!”看着鱼苗顺利投放,中商国诚(珠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海丰难掩兴奋。作为项目合作方,该公司去年10月与平沙镇携手引入马友鱼养殖项目,不到一年便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试养鱼塘亩产突破3000斤,出塘鱼体重多在300-400克,最大个体超1.3斤,按32元/斤的出塘价计算,每亩效益超3万元,300亩养殖基地年产值超1500万元。“马友鱼能在平沙‘安家落户’,得益于这里咸淡水交汇的独特自然禀赋,加上我们总结出来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为如今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王海丰介绍。

马友鱼鱼苗

平沙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咸淡水资源,是养殖马友鱼的理想之地。马友鱼因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养殖周期仅7个月即可上市,市场需求与收购价格长期稳定,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餐桌上的“常客”。

据了解,平沙这片丰产鱼塘的前身,曾长期依赖罗非鱼养殖。近年来,受市场需求萎缩、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困扰,传统养殖模式难以为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马友鱼项目的落地,正是当地破解发展瓶颈的主动探索。“从罗非鱼到马友鱼,不只是品种的更换,更是养殖理念的升级。”平沙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庄宇杰表示,通过引入企业合作,当地已摸索出一套适配本土的养殖技术,从水体盐度调控到苗种密度控制,再到病害防治,逐步形成标准化流程,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马友鱼投苗

技术共享促共富 带动农户齐增收

在试养过程中,中商国诚公司主动与周边养殖户分享技术经验,带动农户参与养殖。目前,已有近20户养殖户主动加入马友鱼养殖队伍,预计今年新增养殖面积将达593.5亩,预计产值约4450万元。目前已形成的“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渔民就业增收。更令人期待的是,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中商国诚公司正规划建设马友鱼交易基地,通过物联网精准对接市场,进一步提升效益。

马友鱼丰收

下一步,平沙镇将继续加大对马友鱼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养殖配套设施,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同时探索“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还将以马友鱼养殖为突破口,带动更多特色水产养殖项目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我们将以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持续推动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平沙的‘蓝色粮仓’更加丰盈。”平沙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文字:李自龙 图片:热加提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杨文俊
平沙镇马友鱼养殖再扩军 182万尾鱼苗投放下塘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5-10-14 22:21

金秋时节,硕果可期。10月14日一早,在金湾区平沙镇平塘社区,随着一袋袋鲜活的马友鱼鱼苗被缓缓倒入鱼塘,标志着当地马友鱼规模化养殖进入新一轮投产。本次共投放鱼苗182万尾,计划养殖面积达182亩,较原计划大幅提升,为平沙镇传统水产养殖转型升级、带动农户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马友鱼投苗

初次试样获成功 坚定扩产信心

记者在平塘社区的养殖基地里感受到了一派繁忙景象:工人身着防水服,小心翼翼地将一袋袋鱼苗倒入标准化鱼塘中,银色的鱼苗入水即散,划出细密水纹。“去年试养的280多亩马友鱼,两次丰收就让我们尝到了丰收的喜悦甜头!”看着鱼苗顺利投放,中商国诚(珠海)生态渔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王海丰难掩兴奋。作为项目合作方,该公司去年10月与平沙镇携手引入马友鱼养殖项目,不到一年便交出亮眼的成绩单:试养鱼塘亩产突破3000斤,出塘鱼体重多在300-400克,最大个体超1.3斤,按32元/斤的出塘价计算,每亩效益超3万元,300亩养殖基地年产值超1500万元。“马友鱼能在平沙‘安家落户’,得益于这里咸淡水交汇的独特自然禀赋,加上我们总结出来的养殖技术和经验,为如今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王海丰介绍。

马友鱼鱼苗

平沙镇拥有得天独厚的咸淡水资源,是养殖马友鱼的理想之地。马友鱼因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养殖周期仅7个月即可上市,市场需求与收购价格长期稳定,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餐桌上的“常客”。

据了解,平沙这片丰产鱼塘的前身,曾长期依赖罗非鱼养殖。近年来,受市场需求萎缩、供应链不稳定等问题困扰,传统养殖模式难以为继,产业转型迫在眉睫。马友鱼项目的落地,正是当地破解发展瓶颈的主动探索。“从罗非鱼到马友鱼,不只是品种的更换,更是养殖理念的升级。”平沙镇农业农村办公室主任庄宇杰表示,通过引入企业合作,当地已摸索出一套适配本土的养殖技术,从水体盐度调控到苗种密度控制,再到病害防治,逐步形成标准化流程,为产业升级奠定了基础。

马友鱼投苗

技术共享促共富 带动农户齐增收

在试养过程中,中商国诚公司主动与周边养殖户分享技术经验,带动农户参与养殖。目前,已有近20户养殖户主动加入马友鱼养殖队伍,预计今年新增养殖面积将达593.5亩,预计产值约4450万元。目前已形成的“企业+农户”的合作模式,有效带动了当地渔民就业增收。更令人期待的是,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中商国诚公司正规划建设马友鱼交易基地,通过物联网精准对接市场,进一步提升效益。

马友鱼丰收

下一步,平沙镇将继续加大对马友鱼养殖产业的扶持力度,完善养殖配套设施,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同时探索“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此外,还将以马友鱼养殖为突破口,带动更多特色水产养殖项目落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我们将以传统养殖业转型升级为契机,持续推动水产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平沙的‘蓝色粮仓’更加丰盈。”平沙镇相关负责人如是说道。

文字:李自龙 图片:热加提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