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之力托举教育强国梦!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珠举行

金秋十月,南海之滨汇聚教育创新之光。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第七届教博会主题发布亮灯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孙红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国莲,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部长张朱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申继亮等领导嘉宾与媒体界、教育界代表共同点亮第七届教博会倒计时灯柱,发布大会年度主题,正式开启展会报名通道。发布会通过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孙红培主持发布会。

十年砥砺,教育强国使命在肩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教博会应运而生。十年来,教博会始终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公益为底色、以创新为内核”的办会理念,累计展示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近万项,吸引超百万观众与专业参与者,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教育盛会,也成为中国教育创新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发布会上,王守军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教博会十年发展的重要意义: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打造教育创新的“风向标”和“策源地”;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教育资源的“聚宝盆”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连心桥”;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成长“大课堂”和“加油站”;服务教育协同创新生态建设,打造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和“金字招牌”。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致辞并介绍本届教博会筹备情况及活动亮点。

规模空前,创新画卷徐徐展开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第七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将于2025年11月15日至17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据了解,本届教博会展览面积突破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将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全方位展现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力量。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新时代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办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八大领域,涵盖五大板块,即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系列论坛、工作坊、路演活动的配套活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与活动,为教育创新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王守军介绍,本届教博会将进一步完善“展”“论”结合的展示体系。区域成果展吸引了历届最多的省市级教育部门参与,全景式呈现我国近两年的教育创新成果;专题展聚焦人工智能、科学教育、校家社共育等行业热点,特邀教育AI、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参展;高校成果展汇聚72所高校,众多顶尖理工科院校的加入,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召开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首次在教博会面向数百名教育局长举办高端论坛,首次开展科创路演活动。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聚众智、汇合力;教育创新的星辰大海,需要众人划桨、齐心破浪。教博会作为重要纽带,将持续完善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化协同创新、生态营造的社会氛围。”王守军表示。

校地携手,共创教育未来

林日团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在珠海落地见效。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全面合作,已成为新时代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的典范。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致辞。

自2018年教博会落户珠海以来,这一盛会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教育创新平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珠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教博会构建“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创新生态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里,既能看到乡村教育的扎实探索,也能领略港澳地区的先进模式;既能感受“人工智能+教育”的技术浪潮,也能见证“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丰硕成果。

林日团表示,珠海市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此为契机深化校地协同,加强跨区域教育合作,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汇聚珠海,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范例。

南海之滨,盛会启新。站在新十年的历史起点,教博会将继续汇聚众智、凝聚合力,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注入强劲动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教育创新的时代华章!

文字:张伟宁 余沁霖 实习生邝一哲 图片:朱习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彭晶
以创新之力托举教育强国梦!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珠举行
观海融媒 2025-10-15 18:23

金秋十月,南海之滨汇聚教育创新之光。10月15日,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以下简称教博会)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

第七届教博会主题发布亮灯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孙红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李国莲,广东省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部长张朱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申继亮等领导嘉宾与媒体界、教育界代表共同点亮第七届教博会倒计时灯柱,发布大会年度主题,正式开启展会报名通道。发布会通过网络平台同步直播。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珠海校区管委会主任孙红培主持发布会。

十年砥砺,教育强国使命在肩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2015年,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首届教博会应运而生。十年来,教博会始终坚持“以应用为导向、以公益为底色、以创新为内核”的办会理念,累计展示国内外优秀教育创新成果近万项,吸引超百万观众与专业参与者,成为极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教育盛会,也成为中国教育创新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

发布会上,王守军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教博会十年发展的重要意义: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打造教育创新的“风向标”和“策源地”;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造教育资源的“聚宝盆”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连心桥”;服务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教师成长“大课堂”和“加油站”;服务教育协同创新生态建设,打造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闪亮名片”和“金字招牌”。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王守军致辞并介绍本届教博会筹备情况及活动亮点。

规模空前,创新画卷徐徐展开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

第七届教博会以“汇聚·共享·创新——推动教育创新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将于2025年11月15日至17日在珠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据了解,本届教博会展览面积突破3万平方米,近2000家单位参展,将举办论坛50余场、工作坊超千场,全方位展现中国教育创新的蓬勃力量。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提质增效、创新人才的发现与培养、新时代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协同发展创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办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八大领域,涵盖五大板块,即综合展、专题展、区域成果展、高校成果展及系列论坛、工作坊、路演活动的配套活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展示与活动,为教育创新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王守军介绍,本届教博会将进一步完善“展”“论”结合的展示体系。区域成果展吸引了历届最多的省市级教育部门参与,全景式呈现我国近两年的教育创新成果;专题展聚焦人工智能、科学教育、校家社共育等行业热点,特邀教育AI、机器人、航空航天等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参展;高校成果展汇聚72所高校,众多顶尖理工科院校的加入,充分体现了教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召开首届中小学科学教育大会,首次在教博会面向数百名教育局长举办高端论坛,首次开展科创路演活动。

“教育强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聚众智、汇合力;教育创新的星辰大海,需要众人划桨、齐心破浪。教博会作为重要纽带,将持续完善多方合作、共同参与的长效机制,深化协同创新、生态营造的社会氛围。”王守军表示。

校地携手,共创教育未来

林日团在致辞中表示,珠海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扎实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在珠海落地见效。珠海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全面合作,已成为新时代产教融合、校地协同的典范。

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致辞。

自2018年教博会落户珠海以来,这一盛会已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教育创新平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珠海独特的区位优势为教博会构建“内外联动、东西互济”的创新生态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里,既能看到乡村教育的扎实探索,也能领略港澳地区的先进模式;既能感受“人工智能+教育”的技术浪潮,也能见证“一带一路”教育合作的丰硕成果。

林日团表示,珠海市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以此为契机深化校地协同,加强跨区域教育合作,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汇聚珠海,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区域范例。

南海之滨,盛会启新。站在新十年的历史起点,教博会将继续汇聚众智、凝聚合力,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注入强劲动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教育创新的时代华章!

文字:张伟宁 余沁霖 实习生邝一哲 图片:朱习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彭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