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推出24项举措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触可感落地生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市域样板。日前,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印发《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的实施意见》,围绕五个方面形成24项具体工作措施,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融入人大立法、监督、选举、任免、代表、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为推动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提供珠海经验。

健全全链条机制
推进民主立法走深走实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创造了多个“首部”和“第一”:在国内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确定城市吉祥物,制定全国首部规范商事调解活动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全国首部规范低空交通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创新成果,得益于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为此,《实施意见》着力构建覆盖立法全流程的民主机制,提出要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按照“计划编制-立法推进-审议表决-普法实施-效果评估”全链条闭环,建立立法咨询专家工作制度,依托立法座谈会、立法听证会、专家论证会、新闻发布会、法规实施座谈会,广泛征集民意、科学吸收民意、充分反映民意、及时传导民意。

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根据《实施意见》,珠海将探索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法治协同创新样本。

当前,珠海已携手中山突破原有行政区划以及水域管辖在系统化治理中的局限,联手出台全省首例流域协同立法,并出台澳门医疗人员、药学技术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的相关管理规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开展区域协同立法,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推动构建合作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制度体系。

2024年3月,香洲区人大常委会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香洲办公室,来自大湾区和珠海基层的意见将原汁原味报送国家立法机关。不仅如此,市人大常委会还依托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及线上平台作为民意“收集中枢”。

《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机制。比如,加强数字人大线上征求意见平台运用,实现立法意见征集工作全天候、零距离。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和动态激励机制,提升联系点工作效能。

夯实民意基础
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修订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办法,开展预算编制提前介入监督,聚焦“整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问题、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等开展专题询问,加强市十件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监督,切实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

结合珠海实际,《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全覆盖、常态化、分层次”的原则,制定政府组成部门工作评议及满意度测评暂行办法,探索建立“一届全覆盖、分年度实施的工作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

《实施意见》明确,将每年选取五分之一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现场开展满意度测评。评议结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接受评议单位反馈,作为干部管理使用重要参考。

今年2月21日,在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市人大代表从13项候选项目中投票选出市政府202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涵盖建设市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放心肉菜、放心药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幸福安居”工程等内容。

2025年珠海将开展“幸福安居”工程纳入十件民生实事,计划新筹集8000套保障性住房。图为安居悦园保障房项目。

自2021年开始,人大代表票选民生实事在珠海已成为常态,真正让人民的意愿和声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施意见》提出,要组织市民群众依法、主动、常态、有效参与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支持镇街建立“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增强群众在监督基层事务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当前,我市正加快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意见》明确,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监督,瞄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拓宽公众和市场主体参与经济工作监督渠道,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纳入经济监督工作中。

完善联系机制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今年8月15日,里神前Z19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覆盖社区、长者饭堂、医院、海天公园等关键节点,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

2016年,因兴业路隧道施工及里神前旧村改造项目启动,原运行的公交线路一停便是近10年。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上,居民林奶奶的无奈倾诉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老人家走得慢,特别是夏天,身体真的吃不消。”香湾街道的人大代表们立即开启 “攻坚模式”,与相关部门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从线路走向到站点设置,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最终敲定了Z19路公交的运行方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4年,依托代表联络站,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10848人次开展联系群众活动3487场,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1557件

今年8月15日,里神前Z19公交线路正式开通。

为将代表联络站真正打造为汇集民意、凝聚共识的“主阵地”,《实施意见》提出,要建强用好代表联络站,打造一批行业代表联络站。完善代表联络站与镇(街)综治中心“四项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代表联络站、党群联络、综治等基层民主民意平台载体融合发展,助力基层治理。同时,建立健全群众议事响应机制,将各站点建设成为民意“连心桥”、为民服务“议事厅”。

去年,在省人大常委会大力支持和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共同推动下,担杆镇用电实现“陆岛同价”。本届以来,代表对办理结果满意率达100%,有效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方面,《实施意见》要求,紧扣“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健全代表建议和群众意见“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体系

此外,在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珠海故事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持续深入开展“深调研”及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为市委科学决策和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有益参考,并加强全市各级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和典型事例的宣传。围绕强化数字人大赋能,《实施意见》将着力提升数字人大场景实用性和实效性,逐步构建起“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人大工作新格局,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文字:陈奕樊 图片:张洲 朱文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李梅容
珠海推出24项举措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可触可感落地生根
珠海特区报 2025-10-16 02:2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落实省委、省人大常委会部署要求,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市域样板。日前,中共珠海市委办公室印发《珠海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市域样板的实施意见》,围绕五个方面形成24项具体工作措施,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融入人大立法、监督、选举、任免、代表、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为推动建设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省域样板提供珠海经验。

健全全链条机制
推进民主立法走深走实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创造了多个“首部”和“第一”:在国内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确定城市吉祥物,制定全国首部规范商事调解活动的地方性法规,出台全国首部规范低空交通建设管理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创新成果,得益于在立法工作中坚持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

为此,《实施意见》着力构建覆盖立法全流程的民主机制,提出要科学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按照“计划编制-立法推进-审议表决-普法实施-效果评估”全链条闭环,建立立法咨询专家工作制度,依托立法座谈会、立法听证会、专家论证会、新闻发布会、法规实施座谈会,广泛征集民意、科学吸收民意、充分反映民意、及时传导民意。

珠海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是唯一与港澳陆路相连的城市。根据《实施意见》,珠海将探索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打造具有大湾区特色的法治协同创新样本。

当前,珠海已携手中山突破原有行政区划以及水域管辖在系统化治理中的局限,联手出台全省首例流域协同立法,并出台澳门医疗人员、药学技术人员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业的相关管理规定,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法治支撑。《实施意见》将进一步开展区域协同立法,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协同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推动构建合作区民商事规则衔接澳门、接轨国际制度体系。

2024年3月,香洲区人大常委会被正式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南沙基层立法联系点香洲办公室,来自大湾区和珠海基层的意见将原汁原味报送国家立法机关。不仅如此,市人大常委会还依托10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及线上平台作为民意“收集中枢”。

《实施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基层立法联系点运行机制。比如,加强数字人大线上征求意见平台运用,实现立法意见征集工作全天候、零距离。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体系和动态激励机制,提升联系点工作效能。

夯实民意基础
提升监督工作实效

监督权是宪法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修订预算决算审查和监督办法,开展预算编制提前介入监督,聚焦“整治非法倾倒固体废物”问题、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工作情况等开展专题询问,加强市十件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监督,切实打好人大监督“组合拳”。

结合珠海实际,《实施意见》提出,要按照“全覆盖、常态化、分层次”的原则,制定政府组成部门工作评议及满意度测评暂行办法,探索建立“一届全覆盖、分年度实施的工作评议和满意度测评”工作机制

《实施意见》明确,将每年选取五分之一的市政府组成部门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报告本部门工作开展情况,现场开展满意度测评。评议结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和接受评议单位反馈,作为干部管理使用重要参考。

今年2月21日,在市十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上,市人大代表从13项候选项目中投票选出市政府202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涵盖建设市级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放心肉菜、放心药品”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实施“幸福安居”工程等内容。

2025年珠海将开展“幸福安居”工程纳入十件民生实事,计划新筹集8000套保障性住房。图为安居悦园保障房项目。

自2021年开始,人大代表票选民生实事在珠海已成为常态,真正让人民的意愿和声音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实施意见》提出,要组织市民群众依法、主动、常态、有效参与民生实事办理工作。支持镇街建立“小微权力监督平台”,增强群众在监督基层事务中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当前,我市正加快建设具有珠海标识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施意见》明确,要围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监督,瞄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拓宽公众和市场主体参与经济工作监督渠道,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纳入经济监督工作中。

完善联系机制
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今年8月15日,里神前Z19公交线路正式开通,覆盖社区、长者饭堂、医院、海天公园等关键节点,解决了居民出行难题。

2016年,因兴业路隧道施工及里神前旧村改造项目启动,原运行的公交线路一停便是近10年。在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上,居民林奶奶的无奈倾诉道出了大家的心声:“我们老人家走得慢,特别是夏天,身体真的吃不消。”香湾街道的人大代表们立即开启 “攻坚模式”,与相关部门开展了多轮实地调研,从线路走向到站点设置,仔细推敲每一个细节,最终敲定了Z19路公交的运行方案。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4年,依托代表联络站,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10848人次开展联系群众活动3487场,推动解决群众关心关注问题1557件

今年8月15日,里神前Z19公交线路正式开通。

为将代表联络站真正打造为汇集民意、凝聚共识的“主阵地”,《实施意见》提出,要建强用好代表联络站,打造一批行业代表联络站。完善代表联络站与镇(街)综治中心“四项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代表联络站、党群联络、综治等基层民主民意平台载体融合发展,助力基层治理。同时,建立健全群众议事响应机制,将各站点建设成为民意“连心桥”、为民服务“议事厅”。

去年,在省人大常委会大力支持和全市五级人大代表共同推动下,担杆镇用电实现“陆岛同价”。本届以来,代表对办理结果满意率达100%,有效推动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质效方面,《实施意见》要求,紧扣“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要求,健全代表建议和群众意见“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体系

此外,在讲好全过程人民民主珠海故事方面,《实施意见》提出持续深入开展“深调研”及人大制度理论研究,为市委科学决策和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有益参考,并加强全市各级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和典型事例的宣传。围绕强化数字人大赋能,《实施意见》将着力提升数字人大场景实用性和实效性,逐步构建起“数字赋能、高效协同、整体智治”的人大工作新格局,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大工作深度融合。

文字:陈奕樊 图片:张洲 朱文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