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薪火相传,创新活力奔涌不息!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主题宣讲活动珠海开讲

文脉涌动,暖意盈堂。10月15日下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珠海市委宣传部和广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在珠海传媒集团1200平方米演播厅举办。全省各地市代表、珠海市直单位和各区代表、宣传文化系统代表、高校师生代表、各界宣讲员及市民代表共计500余人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盛宴。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本次宣讲分“匠心·时代韵”“根脉·岭南魂”“潮涌·万象新”三大篇章,邀请来自全省文化艺术、传媒、科技等领域的12组代表,通过情景演绎、歌曲唱诵、主题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与成果。整场活动不仅立体呈现了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多元面貌与丰硕成果,更深刻体现了岭南文化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内容与科技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持续创新的强大生命力。

“匠心·时代韵”:
艺术精粹的时代回响

第一篇章聚焦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演变与升华,彰显了艺术家们以匠心精神回应时代命题的自觉追求。

“这幅画不仅描绘了岭南的春天,更象征着改革开放的春天。”大屏幕上缓缓展开《南粤春晓》的壮美画卷,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以笔墨铸山河,以时代写精神》为题,深入阐释中国画的精神内核。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

台上,许钦松以其代表作《南粤春晓》与《丰碑》为例,生动剖析了如何在传统笔墨中融入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现场观众凝神静听,仿佛跟随他的笔触穿越时空,感受岭南大地的时代脉动。他强调,中国画是不断发展的艺术,必须在坚守意象之美的传承中,于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让古老笔墨成为时代精神的生动回响。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著名音乐人陈小奇。

“广东流行音乐与改革开放同步诞生,开创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先河的辉煌历程,这些歌声也见证了广东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带来《流淌的歌声》宣讲,《涛声依旧》等熟悉旋律响起时,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瞬间被唤醒。面对AI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他呼吁广东音乐人继续秉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探索,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的音乐动能。

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和第五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丁凡与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谭清怡。

随着舞台灯光转暗,一束光打在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和第五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丁凡与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谭清怡身上。师徒二人以精彩的粤剧对唱开场,在《戏剧传承与创新》宣讲中,他们深情讲述了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在坚守传统根脉的同时,大胆融入时代元素,使粤剧既保留古典韵味,又焕发时代新彩。

“大桥巍巍,世界可见其雄姿;而建设者们心中的万里波涛,更应被时代倾听、被历史铭记。”珠海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宣部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话剧《龙腾伶仃洋》主演徐经纬,在《大桥之下》宣讲中动情分享了该剧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工程奇迹背后,建设者们的担当与精神。

珠海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宣部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话剧《龙腾伶仃洋》主演徐经纬。

他回忆,剧团从零起步,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克服重重困难将宏大工程史诗浓缩于舞台之上。为了一个桥段的合理性,团队曾与主创讨论至凌晨三四点;为了一句台词的精准表达,不惜将数日工作推倒重来。“因为我们要抵达的,是那最真实的感动、最澎湃的人心。”他们坚持用有温度、有力量的文艺作品传递时代强音,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戏剧人的心血与智慧。

“根脉·岭南魂”:
历史文脉的当代传承

第二篇章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历史根脉与精神内核,展现了红色文化、华侨文化、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赓续与活化。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宣讲中,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的讲述,将观众带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通过改扩建纪念馆、创新展览与宣教形式,他们用心用情保护好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我们让‘红盒子进百校’,就是要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陈夏阳在宣讲《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时配以潮州古城的精美影像,广济桥的灯光、工夫茶的氤氲、非遗技艺的精湛,让观众仿佛置身古城巷陌。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陈夏阳。

潮州古城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既守住“三山一水”格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融入现代科技与文创IP,让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我们要以广济桥一代代接续修建的精神,让潮州成为最具传统生活美学体验的旅游目的地、非遗生活之城、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为岭南的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他坚定的话语引发热烈掌声。

“若机坠,儿魂归……”当珠海市史志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个人罗玉芬深情诵读这份侨批时,现场观众被深深打动。大屏幕上,泛黄的侨批原件缓缓展开,字里行间流淌着海外游子的家国情怀。台下,来自唐家湾的陈阿姨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这些故事让她想起祖辈讲述的侨乡往事。

珠海市史志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个人罗玉芬。

《侨批里的家国情怀》通过侨批这一历史载体,讲述了海外侨胞心系故土、捐资赈灾、兴办教育、支援抗战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诚信担当精神。罗玉芬称,当今通过保护与研究侨批文物、创作文艺作品等方式,正是为了传承这份宝贵精神,继续发扬广东的开放包容、香山的敢为人先精神,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会长、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杨毅。

“容闳从推动幼童留美,到倡建甄贤学校,始终将教育视为救国之根本,把希望的火种播撒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会长、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杨毅《文明互鉴的百年回响》为题,从容闳推动幼童留美的历史出发,回顾了近代中国留学报国、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

他指出,容闳与留美幼童以开拓精神践行“索我理想之中华”,成为中西文明互鉴的先行者。“这种贯通中西、经世致用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鲜活底色,更是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潮涌·万象新”:
融合创新的时代浪潮

第三篇章着眼媒体转型、科技赋能与文化产业创新,描绘了岭南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焕发的勃勃生机。

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南方+客户端编委丁建庭。

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南方+客户端编委丁建庭《媒“连”万物》宣讲中,讲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积极推进系统性变革,通过平台建设、内容创新和技术赋能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他认为,新一轮改革要更加突出受众意识,以互联网思维配置资源,聚焦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价值需求、情感需求、服务需求,全方位拓展服务广东、深耕湾区能力,以更具贴近性的产品连接用户、吸引受众。

腾讯公司微信总编辑金璇。

腾讯公司微信总编辑金璇《微信赋能文化建设》宣讲中,展示了微信通过构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与创新表达方式,以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产品矩阵助力文化机构实现数字化服务与传播的广阔图景。去年端午期间,总计超10000场端午主题直播通过视频号呈现,获得了4000多万用户的关注。金璇表示,作为扎根广东的数字平台,微信将持续以技术赋能文化建设,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事务负责人金雪瑶。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事务负责人金雪瑶《创新引领精品化创作》宣讲中,回顾了奥飞娱乐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从玩具制造成功转型为IP全产业链运营的动漫文化企业的历程。通过打造《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超级飞侠》等经典IP,构建“内容+产品”双轮驱动模式,积极布局全球化与“IP+”战略,奥飞娱乐持续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小虹。

“动漫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是创作、传播、技术的融合,也是对现实的思考与回应。”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小虹《动漫一直与时代同频共振》宣讲中,分享了方特坚持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创作理念,以《熊出没》等IP传递真善美,并融合科幻与传统文化主题。

李小虹介绍,通过“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方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一方面传承中国动画的文化与美学底蕴,彰显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各界反响:
文化为媒,凝聚共识

三大篇章层层递进,以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为根基,以历史文脉的赓续传承为灵魂,以科技赋能与产业创新为动力,三者协同发力,共同勾勒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清晰轮廓,构筑了岭南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艺术的道路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命题,那就是如何在传统艺术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艺术家许钦松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笔墨纸砚,承载的是我们民族延绵千年的审美与精神信仰。在我看来,传统不是静止的化石,而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江河,需要我们引其活水,融入当代,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大桥之下》这部作品的核心是大桥之下我们的幸福生活。作为本土剧团,我们有责任讲好岭南故事,讲好珠海建设过程中那些普通人、奋斗者的故事。”珠海话剧团团长徐经纬表示,希望通过戏剧的形式,让更多老百姓明白:珠海一路走来,不管是为本地发展、岭南建设,还是为中华民族的进步,都涌现过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发生过很多值得铭记的故事。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宣讲活动结束后,与会观众反响热烈,纷纷分享感悟。观众王先生表示,“容闳的伟大,不仅在于开创留学先河,更在于他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变革紧密相连,这种超越时代的责任感,恰是当代青年最需传承的精神火种。”

一位观众则称,通过此次宣讲,对“文化强省”有了新的认知。“潮州古城的广济桥堪称古代杰作,其修建难度大、过程艰苦,凝聚多代人心血,这份坚守让我感动,我也想去潮州游玩。”她表示,“我并非广东人,此前我不了解粤剧,今天现场看了粤剧表演,真切感受到粤剧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来自珠海香洲区的青年宣讲员李学辉是一名消防员,每年进企业、学校、基层宣讲消防安全上百场,他感慨道,“这场宣讲给了我很大启发,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围绕本土文化、地区文化谈感悟,通过语言文字渗透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徐团长和团队从零开始创作话剧《龙腾伶仃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动人的奋斗故事。作为宣讲员,我要学习这种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表达方式,把更多珠海的好故事讲给大家听。”

文字:刘雅玲 图片:程霖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李梅容
岭南文化薪火相传,创新活力奔涌不息!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主题宣讲活动珠海开讲
珠海特区报 2025-10-16 03:48

文脉涌动,暖意盈堂。10月15日下午,由广东省委宣传部主办,珠海市委宣传部和广东广播电视台承办的“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在珠海传媒集团1200平方米演播厅举办。全省各地市代表、珠海市直单位和各区代表、宣传文化系统代表、高校师生代表、各界宣讲员及市民代表共计500余人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盛宴。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本次宣讲分“匠心·时代韵”“根脉·岭南魂”“潮涌·万象新”三大篇章,邀请来自全省文化艺术、传媒、科技等领域的12组代表,通过情景演绎、歌曲唱诵、主题宣讲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推动岭南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与成果。整场活动不仅立体呈现了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多元面貌与丰硕成果,更深刻体现了岭南文化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全球、内容与科技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持续创新的强大生命力。

“匠心·时代韵”:
艺术精粹的时代回响

第一篇章聚焦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演变与升华,彰显了艺术家们以匠心精神回应时代命题的自觉追求。

“这幅画不仅描绘了岭南的春天,更象征着改革开放的春天。”大屏幕上缓缓展开《南粤春晓》的壮美画卷,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以笔墨铸山河,以时代写精神》为题,深入阐释中国画的精神内核。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原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许钦松。

台上,许钦松以其代表作《南粤春晓》与《丰碑》为例,生动剖析了如何在传统笔墨中融入时代精神与家国情怀。现场观众凝神静听,仿佛跟随他的笔触穿越时空,感受岭南大地的时代脉动。他强调,中国画是不断发展的艺术,必须在坚守意象之美的传承中,于当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命力,让古老笔墨成为时代精神的生动回响。

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著名音乐人陈小奇。

“广东流行音乐与改革开放同步诞生,开创了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先河的辉煌历程,这些歌声也见证了广东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常务副主席、著名音乐人陈小奇带来《流淌的歌声》宣讲,《涛声依旧》等熟悉旋律响起时,几代人的共同记忆瞬间被唤醒。面对AI技术带来的新挑战,他呼吁广东音乐人继续秉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探索,为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的音乐动能。

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和第五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丁凡与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谭清怡。

随着舞台灯光转暗,一束光打在第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和第五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丁凡与广东粤剧院青年演员谭清怡身上。师徒二人以精彩的粤剧对唱开场,在《戏剧传承与创新》宣讲中,他们深情讲述了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在坚守传统根脉的同时,大胆融入时代元素,使粤剧既保留古典韵味,又焕发时代新彩。

“大桥巍巍,世界可见其雄姿;而建设者们心中的万里波涛,更应被时代倾听、被历史铭记。”珠海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宣部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话剧《龙腾伶仃洋》主演徐经纬,在《大桥之下》宣讲中动情分享了该剧以港珠澳大桥建设为背景,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工程奇迹背后,建设者们的担当与精神。

珠海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中宣部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戏剧类优秀作品奖话剧《龙腾伶仃洋》主演徐经纬。

他回忆,剧团从零起步,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克服重重困难将宏大工程史诗浓缩于舞台之上。为了一个桥段的合理性,团队曾与主创讨论至凌晨三四点;为了一句台词的精准表达,不惜将数日工作推倒重来。“因为我们要抵达的,是那最真实的感动、最澎湃的人心。”他们坚持用有温度、有力量的文艺作品传递时代强音,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戏剧人的心血与智慧。

“根脉·岭南魂”:
历史文脉的当代传承

第二篇章深入挖掘岭南文化的历史根脉与精神内核,展现了红色文化、华侨文化、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赓续与活化。

《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宣讲中,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的讲述,将观众带回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通过改扩建纪念馆、创新展览与宣教形式,他们用心用情保护好红色资源,讲好党的故事,“我们让‘红盒子进百校’,就是要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馆长朱海仁。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的有力见证。”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陈夏阳在宣讲《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时配以潮州古城的精美影像,广济桥的灯光、工夫茶的氤氲、非遗技艺的精湛,让观众仿佛置身古城巷陌。

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古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科科长、潮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成员陈夏阳。

潮州古城在保护与发展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既守住“三山一水”格局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融入现代科技与文创IP,让历史与当代相得益彰。“我们要以广济桥一代代接续修建的精神,让潮州成为最具传统生活美学体验的旅游目的地、非遗生活之城、展示中华文明的窗口,为岭南的文化遗产保护贡献力量。”他坚定的话语引发热烈掌声。

“若机坠,儿魂归……”当珠海市史志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个人罗玉芬深情诵读这份侨批时,现场观众被深深打动。大屏幕上,泛黄的侨批原件缓缓展开,字里行间流淌着海外游子的家国情怀。台下,来自唐家湾的陈阿姨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这些故事让她想起祖辈讲述的侨乡往事。

珠海市史志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先进个人罗玉芬。

《侨批里的家国情怀》通过侨批这一历史载体,讲述了海外侨胞心系故土、捐资赈灾、兴办教育、支援抗战的感人故事,展现了他们深厚的家国情怀与诚信担当精神。罗玉芬称,当今通过保护与研究侨批文物、创作文艺作品等方式,正是为了传承这份宝贵精神,继续发扬广东的开放包容、香山的敢为人先精神,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

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会长、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杨毅。

“容闳从推动幼童留美,到倡建甄贤学校,始终将教育视为救国之根本,把希望的火种播撒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珠海容闳与留美幼童研究会会长、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者杨毅《文明互鉴的百年回响》为题,从容闳推动幼童留美的历史出发,回顾了近代中国留学报国、教育救国的奋斗历程。

他指出,容闳与留美幼童以开拓精神践行“索我理想之中华”,成为中西文明互鉴的先行者。“这种贯通中西、经世致用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鲜活底色,更是新时代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

“潮涌·万象新”:
融合创新的时代浪潮

第三篇章着眼媒体转型、科技赋能与文化产业创新,描绘了岭南文化在新时代浪潮中焕发的勃勃生机。

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南方+客户端编委丁建庭。

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副主任、南方+客户端编委丁建庭《媒“连”万物》宣讲中,讲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冲击,积极推进系统性变革,通过平台建设、内容创新和技术赋能重塑主流媒体影响力。他认为,新一轮改革要更加突出受众意识,以互联网思维配置资源,聚焦更好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价值需求、情感需求、服务需求,全方位拓展服务广东、深耕湾区能力,以更具贴近性的产品连接用户、吸引受众。

腾讯公司微信总编辑金璇。

腾讯公司微信总编辑金璇《微信赋能文化建设》宣讲中,展示了微信通过构建数字文化基础设施与创新表达方式,以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等产品矩阵助力文化机构实现数字化服务与传播的广阔图景。去年端午期间,总计超10000场端午主题直播通过视频号呈现,获得了4000多万用户的关注。金璇表示,作为扎根广东的数字平台,微信将持续以技术赋能文化建设,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贡献科技力量。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事务负责人金雪瑶。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公共关系事务负责人金雪瑶《创新引领精品化创作》宣讲中,回顾了奥飞娱乐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从玩具制造成功转型为IP全产业链运营的动漫文化企业的历程。通过打造《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超级飞侠》等经典IP,构建“内容+产品”双轮驱动模式,积极布局全球化与“IP+”战略,奥飞娱乐持续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企业力量。

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小虹。

“动漫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是创作、传播、技术的融合,也是对现实的思考与回应。”华强方特(深圳)动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小虹《动漫一直与时代同频共振》宣讲中,分享了方特坚持作品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创作理念,以《熊出没》等IP传递真善美,并融合科幻与传统文化主题。

李小虹介绍,通过“文化+科技”的双轮驱动,方特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一方面传承中国动画的文化与美学底蕴,彰显文化自信;另一方面积极拥抱技术革新与产业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文化强省建设贡献力量。

各界反响:
文化为媒,凝聚共识

三大篇章层层递进,以传统艺术的当代转化为根基,以历史文脉的赓续传承为灵魂,以科技赋能与产业创新为动力,三者协同发力,共同勾勒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的清晰轮廓,构筑了岭南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局面。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艺术的道路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命题,那就是如何在传统艺术中注入新的时代精神。艺术家许钦松与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笔墨纸砚,承载的是我们民族延绵千年的审美与精神信仰。在我看来,传统不是静止的化石,而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江河,需要我们引其活水,融入当代,让它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大桥之下》这部作品的核心是大桥之下我们的幸福生活。作为本土剧团,我们有责任讲好岭南故事,讲好珠海建设过程中那些普通人、奋斗者的故事。”珠海话剧团团长徐经纬表示,希望通过戏剧的形式,让更多老百姓明白:珠海一路走来,不管是为本地发展、岭南建设,还是为中华民族的进步,都涌现过很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发生过很多值得铭记的故事。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宣讲活动结束后,与会观众反响热烈,纷纷分享感悟。观众王先生表示,“容闳的伟大,不仅在于开创留学先河,更在于他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变革紧密相连,这种超越时代的责任感,恰是当代青年最需传承的精神火种。”

一位观众则称,通过此次宣讲,对“文化强省”有了新的认知。“潮州古城的广济桥堪称古代杰作,其修建难度大、过程艰苦,凝聚多代人心血,这份坚守让我感动,我也想去潮州游玩。”她表示,“我并非广东人,此前我不了解粤剧,今天现场看了粤剧表演,真切感受到粤剧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主题宣讲活动现场。

来自珠海香洲区的青年宣讲员李学辉是一名消防员,每年进企业、学校、基层宣讲消防安全上百场,他感慨道,“这场宣讲给了我很大启发,各个领域的杰出代表围绕本土文化、地区文化谈感悟,通过语言文字渗透出强大的精神力量。就像徐团长和团队从零开始创作话剧《龙腾伶仃洋》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段动人的奋斗故事。作为宣讲员,我要学习这种用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表达方式,把更多珠海的好故事讲给大家听。”

文字:刘雅玲 图片:程霖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李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