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随着合作体制机制日趋成熟,产业协同水平不断提升,众多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创新企业聚焦协调创新,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10月15日,以“同心湾区,论道未来”为主题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本次论坛由珠海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指导,小米中国区广东分公司主办,会聚了粤港澳三地的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谱写大湾区创新发展新篇章。珠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珠海市委会主委贺军,珠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知联会会长王红勤出席活动。

大咖云集
共探AI技术前沿趋势
以人工智能为纽带,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跨区域合作,创新要素正在这片热土上自由流动。
AI产业“加速跑”,离不开引领技术变革的核心企业。小米集团技术委、小米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孟二利分享了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创新实践。他表示,人工智能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驱动力,小米始终坚持技术立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推动AI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小米AI实验室的多项技术成果正在大湾区落地生根,为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主题演讲环节,多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精彩观点,现场思想碰撞、气氛热烈。珠海乐图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分享了在AI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经验。其打造的云表平台支持调用主流大模型接口,让中小企业更简单地使用AI能力,助力企业招聘等场景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未来AI将更深度融入企业核心业务流程,通过低代码与大模型结合,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构建应用,大幅降低开发门槛。”
香港全球价值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金翼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万成水介绍说,公司专注于颠覆性创新科技的投资布局,在横琴落地了超15亿元的基金规模。“我们正密切关注横琴、珠海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聚焦‘从0到1’的技术突破和‘从1到100’的产业化进程。”
圆桌论坛环节,来自纳思达、金翼私募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小米集团等高校及企业家代表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制造业、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AI专业人才,共同推动行业进步。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高地。
政企协同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珠海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近期连续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支持政策,从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到场景开放、金融扶持,出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11项措施,设立5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券”,超前部署10000P智能算力,打造国内最高性价比的算力洼地。
目前,珠海已初步构建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24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廖万里分享了自主研发的“数字员工”系列产品在金融、政务等领域的落地实践。以“反诈数字警察”为例,在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上线仅半年就止付近4亿元,已落地全国近200个公安部门。“开放场景对于创新企业至关重要,正是在政府开放的智慧城市、数字政务等场景支持下,企业产品得以快速迭代优化,实现示范性应用并规模化推广。”他建议,政府应持续探索开放场景的精准匹配,推动供需两端高效对接。
活动现场,小米17系列手机、小米SU7汽车、小米YU7汽车等科技新品同步亮相,展示了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作为人工智能核心驱动力的强大潜力。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随着合作体制机制日趋成熟,产业协同水平不断提升,众多一流高校、研究机构、创新企业聚焦协调创新,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10月15日,以“同心湾区,论道未来”为主题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本次论坛由珠海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指导,小米中国区广东分公司主办,会聚了粤港澳三地的政府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前沿趋势,谱写大湾区创新发展新篇章。珠海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珠海市委会主委贺军,珠海市政协副主席、市知联会会长王红勤出席活动。

大咖云集
共探AI技术前沿趋势
以人工智能为纽带,粤港澳三地不断深化跨区域合作,创新要素正在这片热土上自由流动。
AI产业“加速跑”,离不开引领技术变革的核心企业。小米集团技术委、小米AI实验室高级技术总监孟二利分享了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布局与创新实践。他表示,人工智能是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核心驱动力,小米始终坚持技术立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推动AI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小米AI实验室的多项技术成果正在大湾区落地生根,为区域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主题演讲环节,多位重量级嘉宾分享了精彩观点,现场思想碰撞、气氛热烈。珠海乐图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军分享了在AI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实践经验。其打造的云表平台支持调用主流大模型接口,让中小企业更简单地使用AI能力,助力企业招聘等场景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未来AI将更深度融入企业核心业务流程,通过低代码与大模型结合,非技术人员也能快速构建应用,大幅降低开发门槛。”
香港全球价值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总监、金翼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万成水介绍说,公司专注于颠覆性创新科技的投资布局,在横琴落地了超15亿元的基金规模。“我们正密切关注横琴、珠海在内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聚焦‘从0到1’的技术突破和‘从1到100’的产业化进程。”
圆桌论坛环节,来自纳思达、金翼私募基金、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小米集团等高校及企业家代表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制造业、教育、金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以及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培养更多AI专业人才,共同推动行业进步。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未来有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创新高地。
政企协同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珠海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建设。珠海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培育,近期连续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支持政策,从平台搭建、人才引进到场景开放、金融扶持,出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11项措施,设立5亿元“算力券”、1亿元“模型券”,超前部署10000P智能算力,打造国内最高性价比的算力洼地。
目前,珠海已初步构建覆盖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人工智能全产业链生态,全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124亿元,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珠海金智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廖万里分享了自主研发的“数字员工”系列产品在金融、政务等领域的落地实践。以“反诈数字警察”为例,在珠海市公安局拱北分局上线仅半年就止付近4亿元,已落地全国近200个公安部门。“开放场景对于创新企业至关重要,正是在政府开放的智慧城市、数字政务等场景支持下,企业产品得以快速迭代优化,实现示范性应用并规模化推广。”他建议,政府应持续探索开放场景的精准匹配,推动供需两端高效对接。
活动现场,小米17系列手机、小米SU7汽车、小米YU7汽车等科技新品同步亮相,展示了小米“人车家全生态”战略作为人工智能核心驱动力的强大潜力。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