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速度与激情”抓项目促发展

10月18日,红海番茄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在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8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集AI智能生产、精深加工及研发、全球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番茄产业高地,成为中国番茄深加工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助力中国番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迈向中高端。(《珠海特区报》10月19日01版)

像红海番茄智能产业基地项目一样,珠海多个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在这背后,是什么让项目从“蓝图”加速变“实景”?归根结底,靠的是机制创新有活力、服务保障很给力、硬核竞逐强动力。这些“成长密码”共生共融、相辅相成,推动着项目拔节生长,成为赢得区域比拼的“撒手锏”。

解码项目建设的“珠海速度”,首在机制创新。从深化市领导挂点制度,到“周调度、月汇总、年复盘”,再到完善“回头看”机制,正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才让一个个项目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机制优则效率高,机制明则进度快,要把产业项目建设“大会战”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固化为制度,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强化机制保障,形成项目建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良好局面。

珠海项目建设之所以能不断刷新“珠海速度”,就在于健全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围绕项目谋划、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珠海在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链条跟踪、全方位推动上狠下功夫,经过多年打磨已非常成熟,不仅打通了行政审批、“粮草”供给的堵点,而且保持了“母亲式”服务始终在线。服务项目、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要始终秉持“企业至上”的理念,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政府的责任清单,对共性事项积极从制度层面系统性研发政策,对个性需求努力在改革层面首创性纾困解难,以更多的“专题协调”“量身定制”,找准症结、破除瓶颈,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帮办服务一站到底、支持发展一路绿灯,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我们常讲:项目是检验班子战斗力、干部执行力的“试金石”。珠海正是始终秉持“竞”的姿态、实的作风,才确保了项目建设高效率向前推进。揽了“瓷器活”,就要拿出“金刚钻”,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党员干部既要把勤于“充电”“加油”作为习惯和自觉,也要把敢闯敢为、敢打硬仗作为工作方式,更要将比学赶超、“赛龙夺锦”作为奋进动力,努力当好项目建设的行家里手、施工队长,真正让攻坚突破反映在建设速度上、项目成效上。

项目建设始终是珠海发展的“一号工程”“头版头条”,当前正是“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度”的关键期,要继续拿出“一天不能耽误,一刻不能懈怠”的拼劲,把精力倾注到项目上,把资源汇集到项目上,把政策落实到项目上,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塑造新优势、制胜新赛道。

文字:徐剑锋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莫海晖
以“速度与激情”抓项目促发展
珠海特区报 2025-10-20 00:35

10月18日,红海番茄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在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举行开工仪式。项目总投资8亿元,建成后将成为集AI智能生产、精深加工及研发、全球贸易于一体的现代化番茄产业高地,成为中国番茄深加工产业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助力中国番茄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迈向中高端。(《珠海特区报》10月19日01版)

像红海番茄智能产业基地项目一样,珠海多个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为全市经济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在这背后,是什么让项目从“蓝图”加速变“实景”?归根结底,靠的是机制创新有活力、服务保障很给力、硬核竞逐强动力。这些“成长密码”共生共融、相辅相成,推动着项目拔节生长,成为赢得区域比拼的“撒手锏”。

解码项目建设的“珠海速度”,首在机制创新。从深化市领导挂点制度,到“周调度、月汇总、年复盘”,再到完善“回头看”机制,正是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才让一个个项目落得下、建得快、发展好。机制优则效率高,机制明则进度快,要把产业项目建设“大会战”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固化为制度,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强化机制保障,形成项目建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的良好局面。

珠海项目建设之所以能不断刷新“珠海速度”,就在于健全了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围绕项目谋划、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珠海在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提速、全链条跟踪、全方位推动上狠下功夫,经过多年打磨已非常成熟,不仅打通了行政审批、“粮草”供给的堵点,而且保持了“母亲式”服务始终在线。服务项目、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要始终秉持“企业至上”的理念,把企业的问题清单变成政府的责任清单,对共性事项积极从制度层面系统性研发政策,对个性需求努力在改革层面首创性纾困解难,以更多的“专题协调”“量身定制”,找准症结、破除瓶颈,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确保帮办服务一站到底、支持发展一路绿灯,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我们常讲:项目是检验班子战斗力、干部执行力的“试金石”。珠海正是始终秉持“竞”的姿态、实的作风,才确保了项目建设高效率向前推进。揽了“瓷器活”,就要拿出“金刚钻”,奋战在项目一线的党员干部既要把勤于“充电”“加油”作为习惯和自觉,也要把敢闯敢为、敢打硬仗作为工作方式,更要将比学赶超、“赛龙夺锦”作为奋进动力,努力当好项目建设的行家里手、施工队长,真正让攻坚突破反映在建设速度上、项目成效上。

项目建设始终是珠海发展的“一号工程”“头版头条”,当前正是“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度”的关键期,要继续拿出“一天不能耽误,一刻不能懈怠”的拼劲,把精力倾注到项目上,把资源汇集到项目上,把政策落实到项目上,以项目建设的新成效塑造新优势、制胜新赛道。

文字:徐剑锋 编辑:刘辉 责任编辑:莫海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