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市民“菜篮子”幸福感!珠海这5家农贸市场,创新打造“一市场一特色”

在动动手指就能下单的网络时代,逛菜市场正成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打发闲暇时光的新选项。

说到菜市场,很多人头脑中立马闪现的是嘈杂的人声、油腻的地板、潮湿且带有腥味的空气,但这都是过去式了。在珠海,珠海农控集团下属市场集团正通过“一市场一特色”试点,创新推动首批柠溪、拱北、唐家、为农、星园5家农贸市场特色升级,打造融合文化、体验与服务的现代生活空间,让市民在烟火气中感受城市温度。

拱北市场

唐家市场:唐家鲜鱼港,鲜活到厨房

“清晨下海,午后进市。”这是唐家片区渔民一直以来的劳作方式,也是唐家市场传承30余年的传统。

15时许,记者走进唐家市场,只见一筐筐鲜蹦活跳的海产品被陆续搬入摊位,引来不少市民驻足挑选。这里延续“渔市午开”的独特传统,高峰期有70余个渔民摊位集中开市。

唐家市场

“活鱼现杀,价格实惠,从捕捞到上桌不过几小时,新鲜看得见。”市民李阿姨是这里的常客,每周都要来三四趟,她指着刚挑好的马鲛鱼笑着说。

10月的珠海,秋意正浓,唐家市场里氤氲着海风与烟火交织的气息。作为珠海市场集团推进“一市场一特色”试点的首批示范点之一,唐家市场突出“渔港文化+鲜活体验”,通过渔港墙绘、鱼仔档展板营造海洋文化体验,让市民感受到浓浓的渔家风情。

唐家市场

今年45岁的杨天斌是土生土长的唐家人,祖辈三代都在唐家市场经营海产品生意。他见证了市场的变迁,也亲历了升级改造带来的变化。“以前就是简单的摊位,现在市场扩建了三分之二,环境好了,人气更旺。”杨天斌自豪地说,“市场紧挨着渔港,渔民一上岸就能直接供货,新鲜又实惠,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最近,市场在保留原有渔民档口的基础上,融入渔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前来打卡体验。“唐家市场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个‘鲜’字。”市场集团唐家市场经理蔡代勇介绍,“我们将继续把好产品质量关,每天对海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实行价格监控,对渔民减免摊位费并提供便捷服务,让消费者买到价优质优的海产品。”

唐家市场

柠溪市场:柠溪老巷情,烟火伴时光

与唐家市场的“生猛鲜活”相比,柠溪市场更像一位温和的旧友,守护着街坊邻里的集体记忆。这座建于1993年的市场,至今已走过30多个年头。

柠溪市场

傍晚5时许,柠溪市场逐渐迎来人流高峰,干净整洁的通道两侧,摊位整齐排列,果蔬鲜嫩、肉类丰盈,烟火气扑面而来。在珠海市场集团的升级改造下,柠溪市场打造“老城记忆+烟火传承”特色,以老字号唤醒街坊的共同记忆。

柠溪市场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是一排修锁铺和花店,“三十年老字号”的门头格外醒目。开店17年的花店店主梁秀细心地将新到的百合、玫瑰插入水桶,为市场添加了一抹被时光浸润的温暖。“这个市场干净整洁、人气旺盛,好多老街坊买菜时顺带捎一束花回家。”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在太阳伞下摆摊,后来市场统一规划,给了固定摊位,还安装了空调,生意自然好了起来。

如今,修锁、裁缝、花艺等“小修小补”服务在柠溪市场形成特色街区,既保留了城市温度,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我们打造‘老城记忆’,不是凭空造景,而是挖掘和放大市场本身已有的历史积淀。”市场集团柠溪市场经理文健说,“这些和市场同龄的老商户,他们本身就是柠溪烟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坊的情感纽带。”

星园市场

据了解,今年8月以来,市场集团全面启动“一市场一特色”专项提升工作,首批试点包括下属唐家、柠溪、为农、拱北、星园五大农贸市场,分别对应“鲜、情、精、澳、品”五大特色主题。

其中,柠溪市场打造“老城记忆+烟火传承”、拱北市场凸显“珠澳同款+跨境特色”、唐家市场突出“渔港文化+鲜活体验”、为农市场强化“精细分类+明白消费”、星园市场聚焦“品质生活+一站服务”。专项提升内容涵盖主题美陈、特色标识、场景营造等多个维度,通过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对市民需求的回应,让“菜篮子”工程既有品质温度,又有烟火人情的生动实践。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李双
提升市民“菜篮子”幸福感!珠海这5家农贸市场,创新打造“一市场一特色”
珠海特区报 2025-10-22 02:40

在动动手指就能下单的网络时代,逛菜市场正成为不少人特别是年轻人打发闲暇时光的新选项。

说到菜市场,很多人头脑中立马闪现的是嘈杂的人声、油腻的地板、潮湿且带有腥味的空气,但这都是过去式了。在珠海,珠海农控集团下属市场集团正通过“一市场一特色”试点,创新推动首批柠溪、拱北、唐家、为农、星园5家农贸市场特色升级,打造融合文化、体验与服务的现代生活空间,让市民在烟火气中感受城市温度。

拱北市场

唐家市场:唐家鲜鱼港,鲜活到厨房

“清晨下海,午后进市。”这是唐家片区渔民一直以来的劳作方式,也是唐家市场传承30余年的传统。

15时许,记者走进唐家市场,只见一筐筐鲜蹦活跳的海产品被陆续搬入摊位,引来不少市民驻足挑选。这里延续“渔市午开”的独特传统,高峰期有70余个渔民摊位集中开市。

唐家市场

“活鱼现杀,价格实惠,从捕捞到上桌不过几小时,新鲜看得见。”市民李阿姨是这里的常客,每周都要来三四趟,她指着刚挑好的马鲛鱼笑着说。

10月的珠海,秋意正浓,唐家市场里氤氲着海风与烟火交织的气息。作为珠海市场集团推进“一市场一特色”试点的首批示范点之一,唐家市场突出“渔港文化+鲜活体验”,通过渔港墙绘、鱼仔档展板营造海洋文化体验,让市民感受到浓浓的渔家风情。

唐家市场

今年45岁的杨天斌是土生土长的唐家人,祖辈三代都在唐家市场经营海产品生意。他见证了市场的变迁,也亲历了升级改造带来的变化。“以前就是简单的摊位,现在市场扩建了三分之二,环境好了,人气更旺。”杨天斌自豪地说,“市场紧挨着渔港,渔民一上岸就能直接供货,新鲜又实惠,这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最近,市场在保留原有渔民档口的基础上,融入渔文化展示与互动体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前来打卡体验。“唐家市场最大的特色,就是一个‘鲜’字。”市场集团唐家市场经理蔡代勇介绍,“我们将继续把好产品质量关,每天对海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实行价格监控,对渔民减免摊位费并提供便捷服务,让消费者买到价优质优的海产品。”

唐家市场

柠溪市场:柠溪老巷情,烟火伴时光

与唐家市场的“生猛鲜活”相比,柠溪市场更像一位温和的旧友,守护着街坊邻里的集体记忆。这座建于1993年的市场,至今已走过30多个年头。

柠溪市场

傍晚5时许,柠溪市场逐渐迎来人流高峰,干净整洁的通道两侧,摊位整齐排列,果蔬鲜嫩、肉类丰盈,烟火气扑面而来。在珠海市场集团的升级改造下,柠溪市场打造“老城记忆+烟火传承”特色,以老字号唤醒街坊的共同记忆。

柠溪市场大门左右两侧分别是一排修锁铺和花店,“三十年老字号”的门头格外醒目。开店17年的花店店主梁秀细心地将新到的百合、玫瑰插入水桶,为市场添加了一抹被时光浸润的温暖。“这个市场干净整洁、人气旺盛,好多老街坊买菜时顺带捎一束花回家。”她告诉记者,一开始她在太阳伞下摆摊,后来市场统一规划,给了固定摊位,还安装了空调,生意自然好了起来。

如今,修锁、裁缝、花艺等“小修小补”服务在柠溪市场形成特色街区,既保留了城市温度,也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我们打造‘老城记忆’,不是凭空造景,而是挖掘和放大市场本身已有的历史积淀。”市场集团柠溪市场经理文健说,“这些和市场同龄的老商户,他们本身就是柠溪烟火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街坊的情感纽带。”

星园市场

据了解,今年8月以来,市场集团全面启动“一市场一特色”专项提升工作,首批试点包括下属唐家、柠溪、为农、拱北、星园五大农贸市场,分别对应“鲜、情、精、澳、品”五大特色主题。

其中,柠溪市场打造“老城记忆+烟火传承”、拱北市场凸显“珠澳同款+跨境特色”、唐家市场突出“渔港文化+鲜活体验”、为农市场强化“精细分类+明白消费”、星园市场聚焦“品质生活+一站服务”。专项提升内容涵盖主题美陈、特色标识、场景营造等多个维度,通过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对市民需求的回应,让“菜篮子”工程既有品质温度,又有烟火人情的生动实践。

文字:佘映薇 图片:钟凡 编辑:王洁莹 责任编辑:李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