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雅玲
2025-10-24 01:52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日益临近,赛事保供电相关工作已进入临战阶段。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副总经理李振聪也愈发忙碌——从统筹生产、调度与设备管理,确保赛事期间供电安全可靠,到调配支援力量、助力广州赛区顺利办赛,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以最高保电标准,为赛事圆满举办护航。
“人民电业为人民”,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李振聪扎根电力行业21年始终践行的初心。从变电站里钻研运维检修的技术骨干成长为统筹全局的领航者,在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中,他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靠前指挥、科学决策,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电力人的担当与情怀。

未雨绸缪筑防线
昼夜奋战护光明
对珠海这座沿海城市而言,台风是必须面对的“大考”。“防胜于救”,这四个字是李振聪在多年抗风防汛中总结出的经验。今年9月,超强台风“桦加沙”预警刚刚响起,他即刻启动防御部署,建立政企协同隐患联合处置机制,协调各级政府清理树障、整改顽固隐患30处,为电网主网架筑起“防护墙”。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团队运用“电鸿+”数字化手段,开展218次智能巡视与53架次无人机巡视,完成全部主干电网设备“健康体检”,对14座风险变电站提前加固,推动电网从被动抢险转向主动防御。
台风响应期间,李振聪全程坚守在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派员进驻市、区两级三防指挥部实现信息无缝对接,确保支援力量能在第一时间到位。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同时,他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一方面推动54家化工、钢铁等重要用户停产避险,防范次生灾害;另一方面组织对260个临时安置点、23个养老院开展专项用电检查,让群众在台风天里用上“安心电”。
台风过境后,他来不及休整,直奔斗门、金湾等受灾区域。在抢修一线,他集结2300人次抢修力量,定下“先复电、后抢修”“发电车保电”策略,跟着抢修队在断杆倒线间穿梭。最终,珠海电网在7级风圈离开后仅27小时全面恢复供电,受影响用户占比降至6.24%,远低于历史同级别台风水平。这份成绩单,正是李振聪和团队用昼夜不眠的坚守换来的。
担杆镇外伶仃岛、担杆岛曾是珠海的“电力孤岛”,海岛居民用电价格高达每度3.28元,且供电不稳。“要让海岛群众用上平价电、放心电!”李振聪把这句话牢记在心里。一次次登岛调研,奔走于政府部门与供电团队之间,他创新建立“多退少补”过渡机制,为“陆岛同价”铺平道路。同时,牵头推进海岛配电网升级,新建近9.5公里环网电缆,建成珠海首个离岸海岛智能化自愈微电网,将平均故障复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居民再也不用为停电发愁。

异地支援情谊浓
“一盘棋”思维守责任
“灾情就是命令,支援刻不容缓!”今年10月,台风“麦德姆”重创湛江,部分区域电力中断,李振聪第一时间带领500名队员奔赴灾区。面对水田泥泞、设备进场难的困境,他指导团队采用“无人机勘查+人工巡视”的方式精准定位故障点,自己则带头冒雨作业,和队员们一起扶正电杆、架设线路。“当时风大雨急,很多电杆被台风吹倒,电杆又在水田中,抢修难度非常大。”他回忆,那天恰逢中秋节,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祥和的节日,“不送电、不收兵”的承诺成了所有人的信念。
为了完成“三天户户通电”的目标——第一天恢复城区,第二天恢复绝大部分区域,第三天全面复电,在抢修攻坚阶段,李振聪冲锋在前,合理部署抢修力量,争分夺秒推进受损线路修复进度,最终提前完成目标。“当地村民对我们特别热情,有的小朋友自发送来家里的水果,那一刻真的很暖心,觉得再累都值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振聪心里暖暖的。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保电工作中,李振聪再一次展现了“一盘棋”的大局思维。珠海承办公路自行车、竞走、网球、棋类等赛事,户外设备全新搭设、检测时间短,且电线暴露在室外易发生触电危险。为确保赛事供电安全可靠,李振聪部署不间断电源、电容在线监控技术,现场配备发电车待命,把细节落实到每一根电线、每一台设备,为赛事供电构建了坚强可靠的“电网防线”。
考虑到澳门九成电力由珠海供应,且澳门将承办5项全运会赛事,李振聪提前筹备对澳支援,组织人员办好通行证件,为应急发电车上好两地牌,与边防海关沟通协调,确保“澳门有需,立即支援”。同时,他响应南方电网“一盘棋”部署,带领团队跨市支援广州赛场,为华南农业大学排球馆等场馆筑牢电力防线。“我们有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历届航展保供电等丰富经验,一定能守住这份责任。”他的坚定让所有人吃下“定心丸”。
在网络安全保障上,李振聪提出“三个不中断”原则,审定在运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推动新增Ⅲ区堡垒机、数据库审计等安全设备,实现必选设备布防完成率100%,构建完整防护体系。他还深入一线,带领团队对19个接待酒店、7个医疗机构排查用电隐患,通过大负荷测试把风险掐灭在萌芽状态。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他谨慎细致的保供态度。

以技术创新破局
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
入行21年来,李振聪历经多个岗位的锤炼,每一段经历都让他对电力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技术岗到管理岗,他始终坚信“技术不能丢,要抬头看路”。在他看来,电力系统已从“输送电力的桥梁”升级为“统筹能源的枢纽”,唯有以技术创新破局,才能满足群众对“用好电”的期待。
为克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负荷密集区供电走廊紧缺、容量提升受限的问题,李振聪主动请缨,牵头攻关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在项目关键阶段,他全力协调解决技术接口、设备研制等核心难题,推动这套装备从理论走向实践,不仅将区域供电能力提升30%,还缩减工程占地面积30%,实现“降本增效”与“集约用地”双重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型配电系统建设树立了标杆。
针对横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科学城等区域的用电需求,他指导团队优化控制策略,使配电线路间负荷智能调剂效能较常规技术高出三成。同时,他推动装置预留直流接口,为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接入构建双向能量交互平台,保障电能质量。这套可复制推广的“横琴方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珠海经验”。
“以前跟设备打交道,吃透技术就行;现在跟人打交道,更要‘勇敢领导、躬身入局’。”21年与电力为伴,李振聪的初心从未改变,也时刻用行动践行着。
“未来,我会继续守好电网,推动更多新技术、新项目落地,让珠海群众不仅能‘用上电’,更能‘用好电’。”李振聪这份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将继续陪伴他在守护光明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日益临近,赛事保供电相关工作已进入临战阶段。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副总经理李振聪也愈发忙碌——从统筹生产、调度与设备管理,确保赛事期间供电安全可靠,到调配支援力量、助力广州赛区顺利办赛,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以最高保电标准,为赛事圆满举办护航。
“人民电业为人民”,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李振聪扎根电力行业21年始终践行的初心。从变电站里钻研运维检修的技术骨干成长为统筹全局的领航者,在每一次急难险重任务中,他都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靠前指挥、科学决策,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电力人的担当与情怀。

未雨绸缪筑防线
昼夜奋战护光明
对珠海这座沿海城市而言,台风是必须面对的“大考”。“防胜于救”,这四个字是李振聪在多年抗风防汛中总结出的经验。今年9月,超强台风“桦加沙”预警刚刚响起,他即刻启动防御部署,建立政企协同隐患联合处置机制,协调各级政府清理树障、整改顽固隐患30处,为电网主网架筑起“防护墙”。除此之外,他还带领团队运用“电鸿+”数字化手段,开展218次智能巡视与53架次无人机巡视,完成全部主干电网设备“健康体检”,对14座风险变电站提前加固,推动电网从被动抢险转向主动防御。
台风响应期间,李振聪全程坚守在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通过派员进驻市、区两级三防指挥部实现信息无缝对接,确保支援力量能在第一时间到位。在保障电网安全的同时,他始终把民生放在首位,一方面推动54家化工、钢铁等重要用户停产避险,防范次生灾害;另一方面组织对260个临时安置点、23个养老院开展专项用电检查,让群众在台风天里用上“安心电”。
台风过境后,他来不及休整,直奔斗门、金湾等受灾区域。在抢修一线,他集结2300人次抢修力量,定下“先复电、后抢修”“发电车保电”策略,跟着抢修队在断杆倒线间穿梭。最终,珠海电网在7级风圈离开后仅27小时全面恢复供电,受影响用户占比降至6.24%,远低于历史同级别台风水平。这份成绩单,正是李振聪和团队用昼夜不眠的坚守换来的。
担杆镇外伶仃岛、担杆岛曾是珠海的“电力孤岛”,海岛居民用电价格高达每度3.28元,且供电不稳。“要让海岛群众用上平价电、放心电!”李振聪把这句话牢记在心里。一次次登岛调研,奔走于政府部门与供电团队之间,他创新建立“多退少补”过渡机制,为“陆岛同价”铺平道路。同时,牵头推进海岛配电网升级,新建近9.5公里环网电缆,建成珠海首个离岸海岛智能化自愈微电网,将平均故障复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居民再也不用为停电发愁。

异地支援情谊浓
“一盘棋”思维守责任
“灾情就是命令,支援刻不容缓!”今年10月,台风“麦德姆”重创湛江,部分区域电力中断,李振聪第一时间带领500名队员奔赴灾区。面对水田泥泞、设备进场难的困境,他指导团队采用“无人机勘查+人工巡视”的方式精准定位故障点,自己则带头冒雨作业,和队员们一起扶正电杆、架设线路。“当时风大雨急,很多电杆被台风吹倒,电杆又在水田中,抢修难度非常大。”他回忆,那天恰逢中秋节,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一个祥和的节日,“不送电、不收兵”的承诺成了所有人的信念。
为了完成“三天户户通电”的目标——第一天恢复城区,第二天恢复绝大部分区域,第三天全面复电,在抢修攻坚阶段,李振聪冲锋在前,合理部署抢修力量,争分夺秒推进受损线路修复进度,最终提前完成目标。“当地村民对我们特别热情,有的小朋友自发送来家里的水果,那一刻真的很暖心,觉得再累都值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李振聪心里暖暖的。
在第十五届全运会保电工作中,李振聪再一次展现了“一盘棋”的大局思维。珠海承办公路自行车、竞走、网球、棋类等赛事,户外设备全新搭设、检测时间短,且电线暴露在室外易发生触电危险。为确保赛事供电安全可靠,李振聪部署不间断电源、电容在线监控技术,现场配备发电车待命,把细节落实到每一根电线、每一台设备,为赛事供电构建了坚强可靠的“电网防线”。
考虑到澳门九成电力由珠海供应,且澳门将承办5项全运会赛事,李振聪提前筹备对澳支援,组织人员办好通行证件,为应急发电车上好两地牌,与边防海关沟通协调,确保“澳门有需,立即支援”。同时,他响应南方电网“一盘棋”部署,带领团队跨市支援广州赛场,为华南农业大学排球馆等场馆筑牢电力防线。“我们有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历届航展保供电等丰富经验,一定能守住这份责任。”他的坚定让所有人吃下“定心丸”。
在网络安全保障上,李振聪提出“三个不中断”原则,审定在运信息系统运行方式,推动新增Ⅲ区堡垒机、数据库审计等安全设备,实现必选设备布防完成率100%,构建完整防护体系。他还深入一线,带领团队对19个接待酒店、7个医疗机构排查用电隐患,通过大负荷测试把风险掐灭在萌芽状态。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他谨慎细致的保供态度。

以技术创新破局
打造“新质生产力”标杆
入行21年来,李振聪历经多个岗位的锤炼,每一段经历都让他对电力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技术岗到管理岗,他始终坚信“技术不能丢,要抬头看路”。在他看来,电力系统已从“输送电力的桥梁”升级为“统筹能源的枢纽”,唯有以技术创新破局,才能满足群众对“用好电”的期待。
为克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负荷密集区供电走廊紧缺、容量提升受限的问题,李振聪主动请缨,牵头攻关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在项目关键阶段,他全力协调解决技术接口、设备研制等核心难题,推动这套装备从理论走向实践,不仅将区域供电能力提升30%,还缩减工程占地面积30%,实现“降本增效”与“集约用地”双重突破,为粤港澳大湾区新型配电系统建设树立了标杆。
针对横琴粤澳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科学城等区域的用电需求,他指导团队优化控制策略,使配电线路间负荷智能调剂效能较常规技术高出三成。同时,他推动装置预留直流接口,为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及电动汽车接入构建双向能量交互平台,保障电能质量。这套可复制推广的“横琴方案”,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了“珠海经验”。
“以前跟设备打交道,吃透技术就行;现在跟人打交道,更要‘勇敢领导、躬身入局’。”21年与电力为伴,李振聪的初心从未改变,也时刻用行动践行着。
“未来,我会继续守好电网,推动更多新技术、新项目落地,让珠海群众不仅能‘用上电’,更能‘用好电’。”李振聪这份对电力事业的热爱与坚守,将继续陪伴他在守护光明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