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
2025-10-28 02:35


当前形势下,如何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推进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在2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市场关注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潘功胜介绍的一组金融数据,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
潘功胜表示,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箱。
“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潘功胜说。
谈及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征信系统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助力企业和个人融资。
“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潘功胜介绍,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据介绍,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
市场普遍关注金融管理部门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潘功胜介绍,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
他强调,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与此同时,潘功胜透露了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最新进展:已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跨境合作和使用;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历经近年来的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初步建立。”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

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设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工具、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搭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从多个维度探索,不断推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体系建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管理实践路径。”潘功胜介绍,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阻断或弱化金融体系的顺周期自我强化和风险跨机构、跨市场传染。
谈及如何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潘功胜从四方面介绍了工作重点:一是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二是完善并强化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三是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四是不断健全协同高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治理机制。
潘功胜表示,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需要各方推动、高效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将与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推动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推动构建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27日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李云泽当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高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李云泽表示,要推动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共同构筑多元有序、健康持续的金融生态。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围绕更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李云泽表示,要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效能。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27日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吴清是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开幕式上,吴清从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等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进行阐释。
在纵深推进板块改革方面,吴清表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28日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同时,证监会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我们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吴清说。
围绕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吴清宣布27日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努力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
此外,聚焦在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证监会27日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吴清称,若干意见围绕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版面图:珠海特区报文字:新华社 编辑:陶哲 责任编辑:叶维佳


当前形势下,如何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何推进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建设?在27日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就市场关注的经济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6%,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潘功胜介绍的一组金融数据,展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
潘功胜表示,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国人民银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去年,中国人民银行在二级市场开始国债买卖操作,丰富了货币政策工具箱。
“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潘功胜说。
谈及未来货币政策走向,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短期、中期、长期流动性安排,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征信系统有助于打破信息不对称,助力企业和个人融资。
“过去几年,受新冠疫情等不可抗力影响,一些个人发生了债务逾期,虽然事后全额偿还,但相关信用记录仍持续影响其经济生活。”潘功胜介绍,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
据介绍,这项措施将在履行相关程序后,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技术准备,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
市场普遍关注金融管理部门对于虚拟货币的监管态度。
“2017年以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潘功胜介绍,国际金融组织和中央银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对稳定币的发展普遍持审慎态度。
他强调,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与此同时,潘功胜透露了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最新进展:已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跨境合作和使用;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历经近年来的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初步建立。”潘功胜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

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
设立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工具、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搭建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从多个维度探索,不断推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体系建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在全球率先启动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审慎管理实践路径。”潘功胜介绍,宏观审慎管理有助于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阻断或弱化金融体系的顺周期自我强化和风险跨机构、跨市场传染。
谈及如何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潘功胜从四方面介绍了工作重点:一是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评估体系。二是完善并强化重点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防范举措。三是持续丰富宏观审慎管理工具箱。四是不断健全协同高效的宏观审慎管理治理机制。
潘功胜表示,构建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是一个持续推进的动态过程,需要各方推动、高效协同。中国人民银行将与各方共同努力,加快构建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推动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
推动构建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的金融服务新模式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27日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推动构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协同、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并重、融资期限与产业发展匹配、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联动的金融服务新模式,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助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李云泽当日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表示,金融监管总局将高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金融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李云泽表示,要推动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共同构筑多元有序、健康持续的金融生态。推动金融制度型开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迈进,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围绕更好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李云泽表示,要巩固风险处置成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减量提质。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持续提升金融监管效能。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证监会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27日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吴清是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开幕式上,吴清从纵深推进板块改革、夯实市场稳定内在基础、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等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进行阐释。
在纵深推进板块改革方面,吴清表示,科创板科创成长层28日将迎来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同时,证监会将坚持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持续推动北交所高质量发展,健全新三板市场差异化的挂牌、信披、交易制度,畅通三、四板对接机制,筑牢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和底座。
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我们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吴清说。
围绕稳步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吴清宣布27日正式推出《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努力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
此外,聚焦在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证监会27日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吴清称,若干意见围绕中小投资者重点关切,推出23项务实举措,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版面图:珠海特区报文字:新华社 编辑:陶哲 责任编辑:叶维佳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