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燕超
2025-10-28 15:19
作为珠海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珠海市金湾区工业体量大,园区密集、在建项目众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务艰巨。2024年,金湾区被列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以此为契机,珠海市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推出“三交底”“四化四早”机制,织密劳动关系防护网。
“三交底”筑牢建筑领域防欠薪堤坝
面对建筑领域欠薪线索占全区总量64.61%的治理压力,金湾区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市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治理“部门联合交底”机制,实现欠薪治理“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核查”的全周期闭环管控。
“我们创新实施的‘三交底’机制,目的是把工作做在前面、责任压到实处,真正实现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据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交底”即在开工、施工、竣工三个关键节点联合介入:开工时明确工资支付责任,签订承诺书;施工中通过“平台监测+实地检查”清查问题;竣工后核查工资支付凭证,确保“不留尾巴”。
机制实施以来,金湾区已对88个新开工项目实现100%开工交底,完成7个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解除及101个工资专户撤销审核。配合“硬手段”——将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作为加强项目监管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措施,纳入建筑工程项目审批综合考量范畴。2024年以来移送涉嫌拒付劳动报酬案件6起,建筑领域欠薪投诉量较整治前下降42.43%。
“四化四早”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2025年以来,金湾区还聚焦生产型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控,创新推出“四化四早”工作法,即以服务前置常态化、监测预警动态化、调处联动多元化、管理兜底规范化,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早化解,切实守护劳动者权益、稳住企业发展基本盘。
从缓解“用工难”“就业难”问题,到组建“和谐服务团”、实施“用工体检”成为企业风险防控“前哨”,金湾区尤为重视在源头治理上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
“和谐服务团的专家给我们公司做用工体检就像一次免费的‘法律健康咨询’,帮助我们提前发现并纠正了两个潜在问题:一是部分员工劳动合同续签不及时,二是加班费计算方式的一个理解偏差。”珠海明才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避免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劳动纠纷,也让企业学到了如何更精细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通过人社、税务、社保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建立量化预警指标体系,强化监管。“针对不同预警级别,我们会实施差异化处置,黄色预警以约谈整改为主,红色预警则迅速启动‘监察+仲裁+法院’三方联动,必要时实施财产保全,最大限度控制事态扩展。”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量化预警机制已预警企业25家,推动11家企业清缴社保欠费73万余元,为23名劳动者保全资产600.88万元。
珠海明才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金湾区提供的“管理规范化”指导非常系统且实用,可以说给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赋能”。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健全了,风险意识更强了,应对能力更从容了。规范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升,带来的最直接价值就是内部管理更加顺畅,员工关系更加和谐,企业能更专注于经营和发展。
此外,金湾区推行“五联”协同机制,协助2362人线上申领失业保险金,开展技能培训38场,对4家恶意欠薪企业移送公安机关侦办,从机制、服务、惩戒三方面筑牢兜底保障网。
从建筑工地的“月月清薪”到生产企业的“风险预警”,金湾区通过制度创新与精准服务,正将劳动关系治理的“金湾样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接下来,金湾区将继续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作为珠海产业发展的主阵地,珠海市金湾区工业体量大,园区密集、在建项目众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任务艰巨。2024年,金湾区被列为“省市共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及“粤港澳大湾区和谐劳动关系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试点”。以此为契机,珠海市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推出“三交底”“四化四早”机制,织密劳动关系防护网。
“三交底”筑牢建筑领域防欠薪堤坝
面对建筑领域欠薪线索占全区总量64.61%的治理压力,金湾区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市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治理“部门联合交底”机制,实现欠薪治理“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核查”的全周期闭环管控。
“我们创新实施的‘三交底’机制,目的是把工作做在前面、责任压到实处,真正实现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防’。”据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三交底”即在开工、施工、竣工三个关键节点联合介入:开工时明确工资支付责任,签订承诺书;施工中通过“平台监测+实地检查”清查问题;竣工后核查工资支付凭证,确保“不留尾巴”。
机制实施以来,金湾区已对88个新开工项目实现100%开工交底,完成7个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解除及101个工资专户撤销审核。配合“硬手段”——将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作为加强项目监管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关键措施,纳入建筑工程项目审批综合考量范畴。2024年以来移送涉嫌拒付劳动报酬案件6起,建筑领域欠薪投诉量较整治前下降42.43%。
“四化四早”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2025年以来,金湾区还聚焦生产型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控,创新推出“四化四早”工作法,即以服务前置常态化、监测预警动态化、调处联动多元化、管理兜底规范化,推动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早处置、早化解,切实守护劳动者权益、稳住企业发展基本盘。
从缓解“用工难”“就业难”问题,到组建“和谐服务团”、实施“用工体检”成为企业风险防控“前哨”,金湾区尤为重视在源头治理上防范化解劳动关系风险。
“和谐服务团的专家给我们公司做用工体检就像一次免费的‘法律健康咨询’,帮助我们提前发现并纠正了两个潜在问题:一是部分员工劳动合同续签不及时,二是加班费计算方式的一个理解偏差。”珠海明才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避免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劳动纠纷,也让企业学到了如何更精细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通过人社、税务、社保等多部门数据共享,建立量化预警指标体系,强化监管。“针对不同预警级别,我们会实施差异化处置,黄色预警以约谈整改为主,红色预警则迅速启动‘监察+仲裁+法院’三方联动,必要时实施财产保全,最大限度控制事态扩展。”金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量化预警机制已预警企业25家,推动11家企业清缴社保欠费73万余元,为23名劳动者保全资产600.88万元。
珠海明才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金湾区提供的“管理规范化”指导非常系统且实用,可以说给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赋能”。企业的管理制度更健全了,风险意识更强了,应对能力更从容了。规范化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提升,带来的最直接价值就是内部管理更加顺畅,员工关系更加和谐,企业能更专注于经营和发展。
此外,金湾区推行“五联”协同机制,协助2362人线上申领失业保险金,开展技能培训38场,对4家恶意欠薪企业移送公安机关侦办,从机制、服务、惩戒三方面筑牢兜底保障网。
从建筑工地的“月月清薪”到生产企业的“风险预警”,金湾区通过制度创新与精准服务,正将劳动关系治理的“金湾样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石。接下来,金湾区将继续完善长效治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