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燕超
2025-10-29 22:18
在金湾区三灶镇鱼林石基村成片的荔枝林中,退伍军人李辉洪漫步林中检查蜂箱已经成了“日常”。这位与中华蜂相伴18年的“蜂司令”,如今有了新身份——金湾区蜜蜂养殖协会会长。从单打独斗到带领200户蜂农组建产业联盟,他的故事见证了一个退伍老兵的乡村振兴征程。
老兵助农攻坚:从“战场”到“蜜场”的转型
虽然工作内容从作战训练变成检测蜂蜜波美度,但是这位退役军人的作息仍保持着部队作风,“当兵时保家卫国,现在要保卫乡亲们的钱袋子。”李辉洪感慨道。
在从事中华蜂养殖的18年间,李辉洪亲眼目睹了散户蜂农的困境:“许多蜂农缺乏销售渠道,辛苦劳动和收入难成正比,这严重打击了养蜂信心。”作为退役军人,他秉承“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岗”的信念,决心改变这一现状。
协会化零为整:200户蜂农的“抱团取暖”
2023年,李辉洪牵头成立金湾区蜜蜂养殖协会,搭建蜂农信息交流平台,将分散的养殖户凝聚起来。协会通过统一组织、管理、收购、加工与销售,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的转变。
“之前自己跑市场,10斤蜜要卖半个月。”一位加入协会的蜂农坦言。如今,协会不仅为会员提供技术支持,更重点解决销售渠道问题,让蜂农们能够专心生产。目前协会已带动约200户蜂农,其中直接参与生产的达160人,有效解决了农村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
健康消费红利:破解免疫力提升的机遇“蜜”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养生的重视,高品质蜂蜜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蜂蜜行业市场规模达374.34亿元,市场均价约120.87元/公斤。近两年,消费者对提升免疫力的产品需求激增,蜂蜜作为天然保健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李辉洪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蜂蜜作为天然保健品,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协会通过引导蜂农加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质量,牢牢抓住健康消费升级的时代红利。
标准化破局:从“土特产”到“名优品”的蜕变
面对散养蜂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痛点,协会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金湾区政府的支持下,协会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按照农业农村部《养蜂管理办法》要求,推动养殖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协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金湾区年均气温23.3℃,拥有荔枝、龙眼、鸭脚木等优质蜜源植物,为高品质蜂蜜生产提供了天然保障。同时,区域便利的交通网络为产品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持,能够快速将产品运往各地市场。
甜蜜事业的未来:“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
站在初具规模的蜂产品加工厂前,李辉洪描绘着更广阔的蓝图:通过打造完整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增值、农民增收。未来,协会将继续深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探索蜜蜂文化科普与文旅融合项目,让更多蜂农过上“甜蜜的好日子”。
这个退伍老兵用18年的坚守证明: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是情怀,更是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的系统性破局思维。当200户蜂农的蜂箱连成一片,酿出的不仅是甜蜜,更是一个产业的未来。
在金湾区三灶镇鱼林石基村成片的荔枝林中,退伍军人李辉洪漫步林中检查蜂箱已经成了“日常”。这位与中华蜂相伴18年的“蜂司令”,如今有了新身份——金湾区蜜蜂养殖协会会长。从单打独斗到带领200户蜂农组建产业联盟,他的故事见证了一个退伍老兵的乡村振兴征程。
老兵助农攻坚:从“战场”到“蜜场”的转型
虽然工作内容从作战训练变成检测蜂蜜波美度,但是这位退役军人的作息仍保持着部队作风,“当兵时保家卫国,现在要保卫乡亲们的钱袋子。”李辉洪感慨道。
在从事中华蜂养殖的18年间,李辉洪亲眼目睹了散户蜂农的困境:“许多蜂农缺乏销售渠道,辛苦劳动和收入难成正比,这严重打击了养蜂信心。”作为退役军人,他秉承“退伍不褪色,离军不离岗”的信念,决心改变这一现状。
协会化零为整:200户蜂农的“抱团取暖”
2023年,李辉洪牵头成立金湾区蜜蜂养殖协会,搭建蜂农信息交流平台,将分散的养殖户凝聚起来。协会通过统一组织、管理、收购、加工与销售,实现了从“单打独斗”到“集团作战”的转变。
“之前自己跑市场,10斤蜜要卖半个月。”一位加入协会的蜂农坦言。如今,协会不仅为会员提供技术支持,更重点解决销售渠道问题,让蜂农们能够专心生产。目前协会已带动约200户蜂农,其中直接参与生产的达160人,有效解决了农村闲置人员的就业问题。
健康消费红利:破解免疫力提升的机遇“蜜”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养生的重视,高品质蜂蜜需求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蜂蜜行业市场规模达374.34亿元,市场均价约120.87元/公斤。近两年,消费者对提升免疫力的产品需求激增,蜂蜜作为天然保健品的市场潜力巨大。
李辉洪敏锐地捕捉到这一趋势:“蜂蜜作为天然保健品,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协会通过引导蜂农加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质量,牢牢抓住健康消费升级的时代红利。
标准化破局:从“土特产”到“名优品”的蜕变
面对散养蜂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痛点,协会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在金湾区政府的支持下,协会积极响应“百千万工程”,按照农业农村部《养蜂管理办法》要求,推动养殖业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协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金湾区年均气温23.3℃,拥有荔枝、龙眼、鸭脚木等优质蜜源植物,为高品质蜂蜜生产提供了天然保障。同时,区域便利的交通网络为产品运输提供了有力支持,能够快速将产品运往各地市场。
甜蜜事业的未来:“小特产”成长为“大产业”
站在初具规模的蜂产品加工厂前,李辉洪描绘着更广阔的蓝图:通过打造完整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产业增值、农民增收。未来,协会将继续深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探索蜜蜂文化科普与文旅融合项目,让更多蜂农过上“甜蜜的好日子”。
这个退伍老兵用18年的坚守证明:乡村振兴需要的不仅是情怀,更是把“小特产”做成“大产业”的系统性破局思维。当200户蜂农的蜂箱连成一片,酿出的不仅是甜蜜,更是一个产业的未来。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