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丽娟 李双
2025-11-03 03:53

2025年11月1日,是《珠海特区报》创刊40周年。40年来,作为与珠海同成长、共奋进的主流媒体,我们以笔墨记录时代、以光影镌刻征程,满怀豪情展现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满怀热忱讲述特区人民的不懈奋斗。
2025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关键之年。初心与担当,总在改革的行进中砥砺;光荣与梦想,更在创新的求索中铺展。光影屏幕间的每一次轻触,油墨芬芳里的每一次凝视,永恒跃动的是记录时代的赤诚,温暖如初的是守望城市的深情。
点击观看
《读一张报,爱一座城》AI视频

(一)雏凤初啼 书写特区初创史诗
1985年11月1日,当第一份《珠海特区报》带着油墨清香出现在街头时,珠海经济特区刚刚走过五年的初创历程。国门初开,思想活跃,一家能够传递特区声音的媒体成为时代呼唤。中共珠海市委机关报《珠海特区报》应时而生、雏凤初啼。从此,这份新生的报纸开始书写南粤大地沧桑巨变的“珠海日记”“广东日志”,开始创造“风起珠江、勇立潮头”的媒体传奇。
创刊伊始,我们便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植入媒体基因,将笔触对准了特区建设的先行者。以破冰者姿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留下一连串首创纪录: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织机声,奏响对外开放的先声;“百万科技重奖”的惊雷,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响彻神州;“土地五个统一”的制度创新,为城市发展筑牢根基……每一次重大策划报道,都在“春天的故事”里写下浓墨重彩的注脚,成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雏形。
1992年春天,我们隆重报道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谈话,如同春雷惊蛰,为包括珠海在内的经济特区注入了新一轮思想解放与发展活力。
开发西区是珠海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西进,产业西拓!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依托“双港”,大力发展海陆空高端装备制造业!我们用版面和镜头描绘西区宏伟蓝图,展现珠海拓展城市空间、寻求更大发展腹地的雄心壮志。
1996年,珠海迎来历史性时刻——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拉开帷幕,我们用浓墨重彩奏响激昂的“蓝天交响曲”。不仅让珠海这座青春的特区“一鸣惊人”,更在城市的发展脉络中,深深埋下了“逐梦苍穹”的种子。

(二)守正创新 记录城市跨越发展
守正为本,行稳致远。40年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我们亦勇于履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从率先开启记者驾驶新闻舆论监督车走上街头,在路边听取群众诉求的舆论监督模式,到如今的“问答珠小布”“观海360°”“民生热线2611111”“帮您问问”“i帮忙”“民生新观察”等全媒体栏目,广泛收集民众的报料和诉求,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珠海率先在全国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我们深入学校、家庭,记录这一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展现教育公平带来的社会温暖,为珠海的民生幸福工程留下了生动注脚,一系列首创的改善民生政策,让更多的珠海人感受到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和谐共生共融。
随着产业升级转型的推进,我们持续关注珠海海陆空立体化产业格局的构建。从航空航天产业园的落户到历届中国航展的盛大举办,从游艇制造崭露头角到海洋工程装备发展,从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到生物医药产业壮大,从围绕“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推出更多应用场景到深化实施以“海上新基建”牵引海洋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我们通过聚焦新兴战略产业,系统梳理报道了珠海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

(三)全媒体矩阵 聚焦国家战略新高地
创新为要,发展日新。40年来,我们深深扎根这片发展热土,始终坚持以自我革新推动媒体变革。横琴开发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珠海发展的新引擎。我们设立“横琴潮”专版,开设“珠澳一家亲 共筑强国梦”“横琴新观察”等专栏,通过全媒体矩阵,以全媒体平台传播形式,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牵动着世人的目光。我们历时近十年跟踪采访,以全媒体视角记录大桥建设全过程,以及通车后为港珠澳三地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融合新机遇。
近年来,广东省委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我们闻令而动,深入珠海各区、镇、村,策划推出“奋进百千万 三年初见效”“我是珠海建设者”“为家乡我愿意”等系列报道,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美珠海生态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现珠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

(四)系统性变革 智媒赋能新征程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今日之珠海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已然成型,系统性变革加速推进。从打造国内领先的“九霄”融媒体生态系统,实现全市宣传舆论“一盘棋”;到新闻创优工作捷报频传,获奖数量和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再到坚持数字赋能、聚力移动优先,“1+1+4”新媒体集群粉丝量突破1000万……一个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珠海传媒集团,正以勇立潮头的新作为,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探路。
2025年8月25日,珠海传媒集团发布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施方案,推出8大变革行动,31项具体措施,从内容生态筑基、平台矩阵优化、技术智能引领、产业质效突破、在地服务赋能、组织架构革新、评价体系重构、人才强基固本等方面实施变革。此次变革将刀刃向内,拆观念之墙、机制之墙、版块之墙,重构内容生态、重塑传播格局、重焕创新活力、重聚发展动能,探索走出一条融合全媒特质、传播主流价值、赋能社会治理、产业有效支撑的新路径。
穿越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融合数与网。回首来时路,我们以笔墨为犁、以镜头为眼,将“特区速度”的惊叹、“特区观念”的革新、“特区奇迹”的璀璨,连同那些记录时代脉搏的重大报道策划,尽付纸墨、镌刻光影;展望新征程,改革者的心跳始终与特区同频,传媒人的笔墨永远为时代留痕。
珠海传媒集团将以更坚定的变革、更纵深的融合、更磅礴的笔力、更前沿的技术,让世界通过湾区窗口看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让时代在珠海故事中听见改革不息的澎湃潮音!
珠海传媒集团AIGC工作室文字:龙丽娟 李双 图片:李建束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

2025年11月1日,是《珠海特区报》创刊40周年。40年来,作为与珠海同成长、共奋进的主流媒体,我们以笔墨记录时代、以光影镌刻征程,满怀豪情展现伟大时代的历史跨越,满怀热忱讲述特区人民的不懈奋斗。
2025年是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关键之年。初心与担当,总在改革的行进中砥砺;光荣与梦想,更在创新的求索中铺展。光影屏幕间的每一次轻触,油墨芬芳里的每一次凝视,永恒跃动的是记录时代的赤诚,温暖如初的是守望城市的深情。
点击观看
《读一张报,爱一座城》AI视频

(一)雏凤初啼 书写特区初创史诗
1985年11月1日,当第一份《珠海特区报》带着油墨清香出现在街头时,珠海经济特区刚刚走过五年的初创历程。国门初开,思想活跃,一家能够传递特区声音的媒体成为时代呼唤。中共珠海市委机关报《珠海特区报》应时而生、雏凤初啼。从此,这份新生的报纸开始书写南粤大地沧桑巨变的“珠海日记”“广东日志”,开始创造“风起珠江、勇立潮头”的媒体传奇。
创刊伊始,我们便把“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植入媒体基因,将笔触对准了特区建设的先行者。以破冰者姿态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留下一连串首创纪录: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的织机声,奏响对外开放的先声;“百万科技重奖”的惊雷,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响彻神州;“土地五个统一”的制度创新,为城市发展筑牢根基……每一次重大策划报道,都在“春天的故事”里写下浓墨重彩的注脚,成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雏形。
1992年春天,我们隆重报道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南方谈话,如同春雷惊蛰,为包括珠海在内的经济特区注入了新一轮思想解放与发展活力。
开发西区是珠海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西进,产业西拓!东部大转型,西部大开发!依托“双港”,大力发展海陆空高端装备制造业!我们用版面和镜头描绘西区宏伟蓝图,展现珠海拓展城市空间、寻求更大发展腹地的雄心壮志。
1996年,珠海迎来历史性时刻——首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拉开帷幕,我们用浓墨重彩奏响激昂的“蓝天交响曲”。不仅让珠海这座青春的特区“一鸣惊人”,更在城市的发展脉络中,深深埋下了“逐梦苍穹”的种子。

(二)守正创新 记录城市跨越发展
守正为本,行稳致远。40年来,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我们亦勇于履行新闻舆论监督职能,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从率先开启记者驾驶新闻舆论监督车走上街头,在路边听取群众诉求的舆论监督模式,到如今的“问答珠小布”“观海360°”“民生热线2611111”“帮您问问”“i帮忙”“民生新观察”等全媒体栏目,广泛收集民众的报料和诉求,搭建起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珠海率先在全国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我们深入学校、家庭,记录这一惠民政策的落地生根,展现教育公平带来的社会温暖,为珠海的民生幸福工程留下了生动注脚,一系列首创的改善民生政策,让更多的珠海人感受到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和谐共生共融。
随着产业升级转型的推进,我们持续关注珠海海陆空立体化产业格局的构建。从航空航天产业园的落户到历届中国航展的盛大举办,从游艇制造崭露头角到海洋工程装备发展,从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到生物医药产业壮大,从围绕“云上智城”“天空之城”建设推出更多应用场景到深化实施以“海上新基建”牵引海洋经济发展的工作体系,我们通过聚焦新兴战略产业,系统梳理报道了珠海坚持绿色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探索与实践。

(三)全媒体矩阵 聚焦国家战略新高地
创新为要,发展日新。40年来,我们深深扎根这片发展热土,始终坚持以自我革新推动媒体变革。横琴开发建设是国家战略,也是珠海发展的新引擎。我们设立“横琴潮”专版,开设“珠澳一家亲 共筑强国梦”“横琴新观察”等专栏,通过全媒体矩阵,以全媒体平台传播形式,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丰富“一国两制”新实践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的建设,牵动着世人的目光。我们历时近十年跟踪采访,以全媒体视角记录大桥建设全过程,以及通车后为港珠澳三地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融合新机遇。
近年来,广东省委部署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我们闻令而动,深入珠海各区、镇、村,策划推出“奋进百千万 三年初见效”“我是珠海建设者”“为家乡我愿意”等系列报道,聚焦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绿美珠海生态建设、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现珠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气象新作为。

(四)系统性变革 智媒赋能新征程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今日之珠海传媒集团,全媒体矩阵已然成型,系统性变革加速推进。从打造国内领先的“九霄”融媒体生态系统,实现全市宣传舆论“一盘棋”;到新闻创优工作捷报频传,获奖数量和质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再到坚持数字赋能、聚力移动优先,“1+1+4”新媒体集群粉丝量突破1000万……一个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的珠海传媒集团,正以勇立潮头的新作为,为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探路。
2025年8月25日,珠海传媒集团发布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实施方案,推出8大变革行动,31项具体措施,从内容生态筑基、平台矩阵优化、技术智能引领、产业质效突破、在地服务赋能、组织架构革新、评价体系重构、人才强基固本等方面实施变革。此次变革将刀刃向内,拆观念之墙、机制之墙、版块之墙,重构内容生态、重塑传播格局、重焕创新活力、重聚发展动能,探索走出一条融合全媒特质、传播主流价值、赋能社会治理、产业有效支撑的新路径。
穿越铅与火、走过光与电、融合数与网。回首来时路,我们以笔墨为犁、以镜头为眼,将“特区速度”的惊叹、“特区观念”的革新、“特区奇迹”的璀璨,连同那些记录时代脉搏的重大报道策划,尽付纸墨、镌刻光影;展望新征程,改革者的心跳始终与特区同频,传媒人的笔墨永远为时代留痕。
珠海传媒集团将以更坚定的变革、更纵深的融合、更磅礴的笔力、更前沿的技术,让世界通过湾区窗口看见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让时代在珠海故事中听见改革不息的澎湃潮音!
珠海传媒集团AIGC工作室文字:龙丽娟 李双 图片:李建束 编辑:李双 责任编辑:莫海晖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