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梅
2025-11-12 00:59

在刚刚落幕的第22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上,“保障性住房好房子”专题展区中出现“珠海样板”: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代表珠海市参加核心板块亮相的单位,系统展示了珠海高新区在人才安居领域的十年耕耘成果,从政策创新到体系建设,从好房建造到社区营造,赢得了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其以“好房子”托起人才“安居梦”,以国企作为人才安居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珠海高新区为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从“住有所居”迈向“心有所属”的“高新范式”。

筑梦十年: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时光回溯十年,初到珠海高新区的创业者与求职者,曾普遍面临“租房难、买房更难”的现实困境。如何让人才“引得进”更“留得住”,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命题。在市委、市政府、市住建局的领导下,珠海高新区以区属国企高新建投为主力军,开启了一场长达十年的人才安居探索与实践。
十年安居路上,珠海高新区构建起“租购补并举、多类型覆盖”的政策体系,涵盖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和共有产权房四类房源,精准对接不同阶段人才的住房需求。“过去十年,我们围绕‘人才需求’做文章,从‘解决有没有’到‘追求好不好’。”珠海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立在接受采访时总结道。“2015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模式’,把‘产业人才’和‘共有产权房’两个概念结合,真正让人才‘买得起房’。”这一先行先试的创新理念催生了一系列精准化政策,更奠定了珠海高新区在人才居住保障工作中开拓创新的主基调,并从精准对接人才全龄段需求,承托起他们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全周期需求。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截至目前,高新建投已累计打造销售型保障房3514套、租赁型保障房17752套。打开“高新安居地图”,销售型保障房“惠景慧园”“惠景润园”等,以及租赁型保障房“港湾1号公馆”“惠景悦来花园”“惠景智汇新寓”等,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高新安居网络”,先后助力300多家高新企业、超过20000位产业人才在此安家落户,并从“住有所居”逐步跨越到“住有优居”。

匠心坚守:
标准定义好房服务赢得安心
在住博会现场,高新建投展区通过沙盘、工法工艺墙与多媒体互动进行了一场“自我剖析”式的展示,直接诠释了从规划到建设、从硬件到软件上对“好房子”的追求。高新建投下属安居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往来观展嘉宾介绍:作为国企,高新建投始终坚守“为奋斗者安家为奋斗者立业”的愿景,在保障性住房上构建起“六不六防三省三要”的“6633”好房子标准体系。
质量高于国标,敢于作出“六不”承诺:不漏不渗、不堵不返、不吵不闹;同时构建防火、防盗、防燃气泄漏等六重防线。如港湾1号公馆项目采用A级防火材料与智能门禁系统,运营多年仍然保持零安全事故记录。
“三省三要”理念更显人文温度。记者实地探访看到,保障性住房项目惠景沁园98平方米四房户型通过飘窗全利用,提升空间使用效率,精装交付、智能家居系统等为业主省心省地省钱;E0级环保建材及全龄设施,则回应着“要健康、要实用、要有关怀”的“三要”内涵。
“好房子”是托起“安居梦”的物理基石,好服务、好氛围,更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硬核筹码。
“我家密码都可以告诉物业,这种信任是通过多年的点点滴滴攒下来的。从节日礼物到应急维修,从社区活动到隐私尊重,他们都令我们很满意。”业主李先生来到珠海就业后,先是入住租赁型人才住房惠景海岸新寓,近期又成为销售型人才住房惠景沁园的业主,“我难以忘记入住时的场景,我老婆开心地说‘我们也有房了!’”李先生的语气难掩激动。业主沈先生则认为:“人才房给我留有选择权,从政策上给我作兜底保障,这是最友好的地方。”
“高新安居杯”2025高新区人才羽毛球赛、烧烤露营、二手市集……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正成为连接邻里、传递温情的纽带,是落实“住在高新、乐在高新”理念的生动探索,是不断完善优质生活社群和社区氛围的实践。

生态融合:
打造产城融合“高新样本”
如果说单个项目的品质是“点”,那么城市级配套的综合开发与生态营造则是“面”。基于“连片开发”的理念,融合产业空间、居住空间、配套空间,高新建投打造了珠海首个“产业新社区”并正在加速推广,实现了“产、城、人”融合发展,让社会更融合、治理更健全、空间更开放、功能更完善、服务更智慧。
住博会上,“港湾5号”沙盘备受瞩目,它打破了传统零散开发模式,在高新区核心区规划14万平方米“产业新社区”,集成3250套保障性住房、产业空间、商业大街、邻里中心、绿色交通系统等,勾勒出“工作在园区、生活在社区、成长在校区”的“15分钟生活圈”。
这套安居体系,已成为高新区引才留才的“强大磁石”。天成先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颖表示:“高新区不断完善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有效缓解了我们企业引进人才、稳定人才、留住人才所面临的压力。”她透露,在“一免两减”政策下,公司中签6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让68名管理及技术人才得以安居。“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我相信这能极大地提升高新区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据统计,通过构建“产业引才—住房留才—人才兴产”的良性循环,珠海高新区已吸引8万名产业人才在此扎根创业,预计到2030年将助力超10万名产业人才在高新区安家。
从十年前的率先破冰,到如今在国家级平台展示成果;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安居之所”,到承载美好生活、促进产城人共兴、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安居样本”,高新建投的十年安居路,是一条以人才需求为中心的奋进之路。
立足“十五五”承前启后的新起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高新区明确,将持续聚焦保障新青年、新市民的宜居需求,推进保障性住房房源类型更加多样、房源区位更加便捷、申请流程更加省心,以更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助力珠西科学城高质量建设。高新建投将不负使命,让安居保障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以“好房子”托起更多人的“安居梦”。
当万千人才因一座城的诚意而驻足,因一所好房子的温度而扎根珠海,珠海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便有了最坚实的人才根基与发展动能。给人才实实在在的幸福,就是给城市注入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高新建投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者立业、为奋斗者安家。

在刚刚落幕的第22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上,“保障性住房好房子”专题展区中出现“珠海样板”:珠海市高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代表珠海市参加核心板块亮相的单位,系统展示了珠海高新区在人才安居领域的十年耕耘成果,从政策创新到体系建设,从好房建造到社区营造,赢得了全国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其以“好房子”托起人才“安居梦”,以国企作为人才安居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珠海高新区为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了从“住有所居”迈向“心有所属”的“高新范式”。

筑梦十年: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
时光回溯十年,初到珠海高新区的创业者与求职者,曾普遍面临“租房难、买房更难”的现实困境。如何让人才“引得进”更“留得住”,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命题。在市委、市政府、市住建局的领导下,珠海高新区以区属国企高新建投为主力军,开启了一场长达十年的人才安居探索与实践。
十年安居路上,珠海高新区构建起“租购补并举、多类型覆盖”的政策体系,涵盖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和共有产权房四类房源,精准对接不同阶段人才的住房需求。“过去十年,我们围绕‘人才需求’做文章,从‘解决有没有’到‘追求好不好’。”珠海高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王立在接受采访时总结道。“2015年,我们在全国率先探索‘人才共有产权住房模式’,把‘产业人才’和‘共有产权房’两个概念结合,真正让人才‘买得起房’。”这一先行先试的创新理念催生了一系列精准化政策,更奠定了珠海高新区在人才居住保障工作中开拓创新的主基调,并从精准对接人才全龄段需求,承托起他们从“一张床”到“一间房”,再到“一套房”的全周期需求。
十年耕耘,硕果累累。截至目前,高新建投已累计打造销售型保障房3514套、租赁型保障房17752套。打开“高新安居地图”,销售型保障房“惠景慧园”“惠景润园”等,以及租赁型保障房“港湾1号公馆”“惠景悦来花园”“惠景智汇新寓”等,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域的“高新安居网络”,先后助力300多家高新企业、超过20000位产业人才在此安家落户,并从“住有所居”逐步跨越到“住有优居”。

匠心坚守:
标准定义好房服务赢得安心
在住博会现场,高新建投展区通过沙盘、工法工艺墙与多媒体互动进行了一场“自我剖析”式的展示,直接诠释了从规划到建设、从硬件到软件上对“好房子”的追求。高新建投下属安居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往来观展嘉宾介绍:作为国企,高新建投始终坚守“为奋斗者安家为奋斗者立业”的愿景,在保障性住房上构建起“六不六防三省三要”的“6633”好房子标准体系。
质量高于国标,敢于作出“六不”承诺:不漏不渗、不堵不返、不吵不闹;同时构建防火、防盗、防燃气泄漏等六重防线。如港湾1号公馆项目采用A级防火材料与智能门禁系统,运营多年仍然保持零安全事故记录。
“三省三要”理念更显人文温度。记者实地探访看到,保障性住房项目惠景沁园98平方米四房户型通过飘窗全利用,提升空间使用效率,精装交付、智能家居系统等为业主省心省地省钱;E0级环保建材及全龄设施,则回应着“要健康、要实用、要有关怀”的“三要”内涵。
“好房子”是托起“安居梦”的物理基石,好服务、好氛围,更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硬核筹码。
“我家密码都可以告诉物业,这种信任是通过多年的点点滴滴攒下来的。从节日礼物到应急维修,从社区活动到隐私尊重,他们都令我们很满意。”业主李先生来到珠海就业后,先是入住租赁型人才住房惠景海岸新寓,近期又成为销售型人才住房惠景沁园的业主,“我难以忘记入住时的场景,我老婆开心地说‘我们也有房了!’”李先生的语气难掩激动。业主沈先生则认为:“人才房给我留有选择权,从政策上给我作兜底保障,这是最友好的地方。”
“高新安居杯”2025高新区人才羽毛球赛、烧烤露营、二手市集……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正成为连接邻里、传递温情的纽带,是落实“住在高新、乐在高新”理念的生动探索,是不断完善优质生活社群和社区氛围的实践。

生态融合:
打造产城融合“高新样本”
如果说单个项目的品质是“点”,那么城市级配套的综合开发与生态营造则是“面”。基于“连片开发”的理念,融合产业空间、居住空间、配套空间,高新建投打造了珠海首个“产业新社区”并正在加速推广,实现了“产、城、人”融合发展,让社会更融合、治理更健全、空间更开放、功能更完善、服务更智慧。
住博会上,“港湾5号”沙盘备受瞩目,它打破了传统零散开发模式,在高新区核心区规划14万平方米“产业新社区”,集成3250套保障性住房、产业空间、商业大街、邻里中心、绿色交通系统等,勾勒出“工作在园区、生活在社区、成长在校区”的“15分钟生活圈”。
这套安居体系,已成为高新区引才留才的“强大磁石”。天成先进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颖表示:“高新区不断完善的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有效缓解了我们企业引进人才、稳定人才、留住人才所面临的压力。”她透露,在“一免两减”政策下,公司中签63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让68名管理及技术人才得以安居。“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怀与温暖,我相信这能极大地提升高新区企业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据统计,通过构建“产业引才—住房留才—人才兴产”的良性循环,珠海高新区已吸引8万名产业人才在此扎根创业,预计到2030年将助力超10万名产业人才在高新区安家。
从十年前的率先破冰,到如今在国家级平台展示成果;从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安居之所”,到承载美好生活、促进产城人共兴、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安居样本”,高新建投的十年安居路,是一条以人才需求为中心的奋进之路。
立足“十五五”承前启后的新起点,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高新区明确,将持续聚焦保障新青年、新市民的宜居需求,推进保障性住房房源类型更加多样、房源区位更加便捷、申请流程更加省心,以更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助力珠西科学城高质量建设。高新建投将不负使命,让安居保障精准对接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以“好房子”托起更多人的“安居梦”。
当万千人才因一座城的诚意而驻足,因一所好房子的温度而扎根珠海,珠海高新区这片热土上,便有了最坚实的人才根基与发展动能。给人才实实在在的幸福,就是给城市注入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高新建投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者立业、为奋斗者安家。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