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门庭婷)“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政策成效仍在继续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11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出台实施各项支持性政策,积极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他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指标会出现波动,对此要客观看待。”
商品房销售降幅改善、待售面积连续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1-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8%和9.6%,降幅比去年同期分别收窄9个和11.3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也有所改善。
结合中指研究院数据来看,前十月重点监测30城二手住宅网签成交面积同比保持小幅增长,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基本持平,需求整体相对稳定,部分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占市场超六成。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告诉央广网记者,随着住房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二手房成交占比逐步提升,在大中城市,刚需购房者普遍通过购买二手房解决居住问题,而新房市场则转向满足改善性需求,房企通过“好房子”产品形成差异化供给。
“销售是止跌回稳的生命线,销售好,其他指标自然会改善。”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要深刻认识到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含义,持续研究销售层面的创新工作。比如说要观察四季度以来的销售新情况,尤其是全国TOP10房企的销售进度和定价情况,以更好把握市场新信息,确保销售工作提振具有科学性。
随着控增量、优存量等房地产政策措施持续发挥作用,今年以来房地产去库存稳步推进,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今年以来连续八个月减少。
严跃进分析认为,去库存指标持续改善,说明各地去库存工作有积极的进展。总体上,最近几年供应层面持续调整,新盘供应有所减少。同时,今年很多项目以“好房子”标准推进,所以库存的结构在持续优化。库存指标的增速变缓,也说明供求关系在持续改善,对于后续止跌回稳具有积极的作用。
改善型住宅销售价格趋稳,年末房企冲刺或支撑未来两月销量
房价方面,一线城市改善需求依然稳定。从统计局数据来看,90-144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稳定性最优。结合58安居客研究院监测,线上,90-120平方米户型找房占比29%、120-140平方米占比21.1%,可以看出改善型需求成为成交核心支撑。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库存中小城市的房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的城市,受房企“以价换量”冲刺业绩影响,新房价格环比依然下行。同时从58安居客研究院监测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分流强度达37%,为各能级最高,意味着每 3个新房找房客户中就有1人同时关注二手房,叠加人口外流、产业压力等因素,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价回升压力依然偏大。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按照惯例,未来两个月,房企为完成年度业绩目标,将加大“以价换量”力度,叠加地方政府可能推出补贴相关政策。张波认为,新房在成交价格下行的同时会带来成交量上升,其中核心24城增量将表现明显,更多三、四线城市则维持基本成交水平。
张波预判:“一线核心板块企稳、二线内部分化、三、四线整体承压的态势并未发生变化。11-12月,随着政策托底力度加大、房企年底冲刺,市场预计还将呈现‘量稳价弱、分化持续’的特征。”
“短期房地产政策预计将继续聚焦推动市场止跌回稳。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重点城市供应或有所改善,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曹晶晶称。
付凌晖也强调,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记者门庭婷)“房地产市场虽有所波动,但政策成效仍在继续显现。”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11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提到。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出台实施各项支持性政策,积极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他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还处在新旧模式转换时期,转型调整需要一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指标会出现波动,对此要客观看待。”
商品房销售降幅改善、待售面积连续减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1-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8%和9.6%,降幅比去年同期分别收窄9个和11.3个百分点,与去年全年相比也有所改善。
结合中指研究院数据来看,前十月重点监测30城二手住宅网签成交面积同比保持小幅增长,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同比基本持平,需求整体相对稳定,部分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已占市场超六成。
中指研究院指数研究部总经理曹晶晶告诉央广网记者,随着住房市场进入存量时代,二手房成交占比逐步提升,在大中城市,刚需购房者普遍通过购买二手房解决居住问题,而新房市场则转向满足改善性需求,房企通过“好房子”产品形成差异化供给。
“销售是止跌回稳的生命线,销售好,其他指标自然会改善。”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要深刻认识到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含义,持续研究销售层面的创新工作。比如说要观察四季度以来的销售新情况,尤其是全国TOP10房企的销售进度和定价情况,以更好把握市场新信息,确保销售工作提振具有科学性。
随着控增量、优存量等房地产政策措施持续发挥作用,今年以来房地产去库存稳步推进,10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5606万平方米,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今年以来连续八个月减少。
严跃进分析认为,去库存指标持续改善,说明各地去库存工作有积极的进展。总体上,最近几年供应层面持续调整,新盘供应有所减少。同时,今年很多项目以“好房子”标准推进,所以库存的结构在持续优化。库存指标的增速变缓,也说明供求关系在持续改善,对于后续止跌回稳具有积极的作用。
改善型住宅销售价格趋稳,年末房企冲刺或支撑未来两月销量
房价方面,一线城市改善需求依然稳定。从统计局数据来看,90-144平方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稳定性最优。结合58安居客研究院监测,线上,90-120平方米户型找房占比29%、120-140平方米占比21.1%,可以看出改善型需求成为成交核心支撑。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库存中小城市的房价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库存去化周期超20个月的城市,受房企“以价换量”冲刺业绩影响,新房价格环比依然下行。同时从58安居客研究院监测数据来看,三、四线城市二手房分流强度达37%,为各能级最高,意味着每 3个新房找房客户中就有1人同时关注二手房,叠加人口外流、产业压力等因素,三、四线城市成交量价回升压力依然偏大。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按照惯例,未来两个月,房企为完成年度业绩目标,将加大“以价换量”力度,叠加地方政府可能推出补贴相关政策。张波认为,新房在成交价格下行的同时会带来成交量上升,其中核心24城增量将表现明显,更多三、四线城市则维持基本成交水平。
张波预判:“一线核心板块企稳、二线内部分化、三、四线整体承压的态势并未发生变化。11-12月,随着政策托底力度加大、房企年底冲刺,市场预计还将呈现‘量稳价弱、分化持续’的特征。”
“短期房地产政策预计将继续聚焦推动市场止跌回稳。随着年末房企进入业绩冲刺阶段,重点城市供应或有所改善,有望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曹晶晶称。
付凌晖也强调,下阶段,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