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2025-11-18 01:56


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建设者的奋斗史。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与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总工会联合主办“我是珠海建设者”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选百名“我是珠海建设者”典型代表,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0月起,珠海传媒集团推出“我是珠海建设者”系列报道,展现不同领域珠海建设者的奋斗历程与时代风采,持续唱响“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
曾启亮,1977年出生,斗门区莲洲镇新洲村人,现就职于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1990年进入广东省游泳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专攻蛙泳。1998年在曼谷第13届亚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在同年获得世锦赛100米蛙泳银牌,这是当时中国男子在世锦赛参赛史上唯一的游泳类奖牌,曾启亮由此被称为“亚洲蛙王”。退役后,他在斗门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东西部协作中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追逐浪花到扎根泥土,从泳坛争光到归乡奉献,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亚洲蛙王”交给故乡一份亮丽答卷。
多年来曾启亮深耕体育、扎根基层,为东西部协作发光发热,致力于做大做强母校优势体育项目,以水乡赤子之心诠释“我是珠海建设者”的丰富内涵,书写着一生“泳往直前”的奋斗之路。

从水乡走向世界泳坛
曾启亮是斗门区莲洲镇新洲村人。
除了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位于虎跳门水道旁的新洲村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从小在河边长大、5岁已学会游泳的曾启亮,有着超乎常人的水感。“我们那个年代,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经常会去河边玩耍,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最好的办法。”
此后,曾启亮被教练慧眼发现,进入斗门少年业余体校接受较为系统的训练。

1989年斗门举办区域运动会。12岁的曾启亮代表莲洲参加,一举拿下50米和100米自由泳冠军。次年他进入省队训练,1993年进入国家队,专攻蛙泳。1998年,在曼谷第13届亚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曾启亮以1分02秒32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在同年获得世锦赛100米蛙泳银牌,这是当时中国男子在世锦赛参赛史上唯一的游泳类奖牌,曾启亮由此被称为“亚洲蛙王”,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年纪轻轻、为国争光的曾启亮,成为斗门区乃至珠海市体育领域的骄傲。
“斗门区是一个有体育底蕴的地方。多年来,输送了一批皮划艇、水球、游泳、乒乓球人才到省队乃至国家队。”作为从斗门出发、“拼”出中国游泳新历史的运动员,退役后的曾启亮选择回到斗门区工作,将更多赛场上的经验分享给正在奋斗的体育青年。

为东西部协作发光发热
下村走访、跟进项目、对接调研……从叱咤风云的泳坛名将,到如今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曾启亮不断解锁新身份。
2020年3月,按照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部署,按照斗门区工作安排,曾启亮不远千里来到云南怒江州福贡县,担任福贡县扶贫办副主任,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中。多管齐下,曾启亮负责的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助力福贡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2021年4月,按照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珠海、遵义两地正式结对协作,曾启亮奔赴遵义湄潭县,任湄潭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产业协作等工作。借鉴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下洲村“斗门印象小镇”建设经验,曾启亮与同事在湄潭县金桥村积极推动建设“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 “湄潭县既有‘红色元素’,又有千年古银杏树的生态底色,这个地方的文旅产业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可以完善并做大做强。”曾启亮表示。
“引进来的企业适不适合当地发展?怎么带动当地老百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曾启亮在近三年时间里,走遍了湄潭县15个镇、近130个村子了解群众需求,引导东西部资源结对帮扶。

清澈的湄江河,茂密的植被……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给曾启亮留下了深刻印象,湄潭县60万亩茶园的生机与活力,让曾启亮难以忘却。“青山与茶园相拥,犹如一幅山水田园画。将湄潭茶叶推广到更大的市场,才会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曾启亮努力践行承诺,为湄潭的农产品争取更多亮相机会。
山里种,海边卖。近年来,湄潭绿色优质农产品不断走出大山,打开东部市场,开启广阔新天地。“让更多黔货走进大湾区,让大湾区了解贵州美食、爱上湄潭味道。”曾启亮表示。
携手开新局,共筑“山海情”。
如今,斗门·湄潭东西部协作涌现出一批示范性强、创新性突出的协作成果:湄潭县在2022年东西部协作考核中位列66个协作县首位;湄潭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获得“2023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全体援黔干部、挂帮专技人才获得贵州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14人次获“粤黔协作工作突出个人”等市级以上荣誉。

做大做强体校六大项目
“2024年2月,我回到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及群众体育等。”曾启亮介绍,最近两年,斗门区举办了多项文体活动,如龙舟赛、“村BA”、“厂BA”、醒狮赛等,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群众文体水平,展现乡村振兴成效及活力,通过“体育+”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传承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的光辉历史,做大做强体校“水球、皮划艇、激流回旋、田径、乒乓球、游泳”等六大项目是曾启亮的主要发力点。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成立于1978年8月,是一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老牌体校,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运动员,如“亚洲蛙王”曾启亮,亚锦赛女子单人皮划艇激流回旋冠军陈幸爱,我国水上项目“三朵金花”的梁转好、梁丽平、梁培兴,亚洲水球锦标赛冠军梁仲兴,亚洲皮划艇锦标赛1000米冠军黄茂兴等。凭借着体校的辉煌成绩,斗门区连续21年获评“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
“传承优秀做法和经验,把体校优势项目做大做强,选拔优秀体育苗子,向省队、国家队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为珠海争光、为国家争光。”曾启亮表示。


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建设者的奋斗史。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与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总工会联合主办“我是珠海建设者”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选百名“我是珠海建设者”典型代表,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0月起,珠海传媒集团推出“我是珠海建设者”系列报道,展现不同领域珠海建设者的奋斗历程与时代风采,持续唱响“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
曾启亮,1977年出生,斗门区莲洲镇新洲村人,现就职于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1990年进入广东省游泳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专攻蛙泳。1998年在曼谷第13届亚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夺得金牌,并在同年获得世锦赛100米蛙泳银牌,这是当时中国男子在世锦赛参赛史上唯一的游泳类奖牌,曾启亮由此被称为“亚洲蛙王”。退役后,他在斗门区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以及东西部协作中继续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追逐浪花到扎根泥土,从泳坛争光到归乡奉献,从东西部扶贫协作到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亚洲蛙王”交给故乡一份亮丽答卷。
多年来曾启亮深耕体育、扎根基层,为东西部协作发光发热,致力于做大做强母校优势体育项目,以水乡赤子之心诠释“我是珠海建设者”的丰富内涵,书写着一生“泳往直前”的奋斗之路。

从水乡走向世界泳坛
曾启亮是斗门区莲洲镇新洲村人。
除了绿水青山的自然禀赋,位于虎跳门水道旁的新洲村还有纵横交错的水网,从小在河边长大、5岁已学会游泳的曾启亮,有着超乎常人的水感。“我们那个年代,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经常会去河边玩耍,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最好的办法。”
此后,曾启亮被教练慧眼发现,进入斗门少年业余体校接受较为系统的训练。

1989年斗门举办区域运动会。12岁的曾启亮代表莲洲参加,一举拿下50米和100米自由泳冠军。次年他进入省队训练,1993年进入国家队,专攻蛙泳。1998年,在曼谷第13届亚运会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曾启亮以1分02秒32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在同年获得世锦赛100米蛙泳银牌,这是当时中国男子在世锦赛参赛史上唯一的游泳类奖牌,曾启亮由此被称为“亚洲蛙王”,并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火炬手。年纪轻轻、为国争光的曾启亮,成为斗门区乃至珠海市体育领域的骄傲。
“斗门区是一个有体育底蕴的地方。多年来,输送了一批皮划艇、水球、游泳、乒乓球人才到省队乃至国家队。”作为从斗门出发、“拼”出中国游泳新历史的运动员,退役后的曾启亮选择回到斗门区工作,将更多赛场上的经验分享给正在奋斗的体育青年。

为东西部协作发光发热
下村走访、跟进项目、对接调研……从叱咤风云的泳坛名将,到如今与当地村民打成一片,曾启亮不断解锁新身份。
2020年3月,按照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部署,按照斗门区工作安排,曾启亮不远千里来到云南怒江州福贡县,担任福贡县扶贫办副主任,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中。多管齐下,曾启亮负责的对口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助力福贡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2021年4月,按照国家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部署,珠海、遵义两地正式结对协作,曾启亮奔赴遵义湄潭县,任湄潭县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产业协作等工作。借鉴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下洲村“斗门印象小镇”建设经验,曾启亮与同事在湄潭县金桥村积极推动建设“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 “湄潭县既有‘红色元素’,又有千年古银杏树的生态底色,这个地方的文旅产业还有很大发展潜力,可以完善并做大做强。”曾启亮表示。
“引进来的企业适不适合当地发展?怎么带动当地老百姓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曾启亮在近三年时间里,走遍了湄潭县15个镇、近130个村子了解群众需求,引导东西部资源结对帮扶。

清澈的湄江河,茂密的植被……大自然的旖旎风光给曾启亮留下了深刻印象,湄潭县60万亩茶园的生机与活力,让曾启亮难以忘却。“青山与茶园相拥,犹如一幅山水田园画。将湄潭茶叶推广到更大的市场,才会进一步带动当地村民发家致富。”曾启亮努力践行承诺,为湄潭的农产品争取更多亮相机会。
山里种,海边卖。近年来,湄潭绿色优质农产品不断走出大山,打开东部市场,开启广阔新天地。“让更多黔货走进大湾区,让大湾区了解贵州美食、爱上湄潭味道。”曾启亮表示。
携手开新局,共筑“山海情”。
如今,斗门·湄潭东西部协作涌现出一批示范性强、创新性突出的协作成果:湄潭县在2022年东西部协作考核中位列66个协作县首位;湄潭金桥·斗门印象农旅小镇获得“2023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称号;全体援黔干部、挂帮专技人才获得贵州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14人次获“粤黔协作工作突出个人”等市级以上荣誉。

做大做强体校六大项目
“2024年2月,我回到斗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竞技体育及群众体育等。”曾启亮介绍,最近两年,斗门区举办了多项文体活动,如龙舟赛、“村BA”、“厂BA”、醒狮赛等,进一步提升了全区群众文体水平,展现乡村振兴成效及活力,通过“体育+”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

传承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的光辉历史,做大做强体校“水球、皮划艇、激流回旋、田径、乒乓球、游泳”等六大项目是曾启亮的主要发力点。斗门区少年业余体校成立于1978年8月,是一所“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老牌体校,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运动员,如“亚洲蛙王”曾启亮,亚锦赛女子单人皮划艇激流回旋冠军陈幸爱,我国水上项目“三朵金花”的梁转好、梁丽平、梁培兴,亚洲水球锦标赛冠军梁仲兴,亚洲皮划艇锦标赛1000米冠军黄茂兴等。凭借着体校的辉煌成绩,斗门区连续21年获评“广东省体育突出贡献奖”。
“传承优秀做法和经验,把体校优势项目做大做强,选拔优秀体育苗子,向省队、国家队培养和输送体育人才,为珠海争光、为国家争光。”曾启亮表示。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