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湾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把手”访谈:专访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黄颖怡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金湾区2025年以来的农房盘活实践,正是对全会精神的生动践行。通过唤醒“沉睡”闲置农房资源,金湾区既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又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达成强村富民、兴企育贤的多方共赢。金湾区“一把手”访谈节目邀请到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详细解读金湾区如何盘活闲置农房,使其蜕变成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玥:如今,美丽的三灶镇木头冲村里的一栋栋石头屋,已经蜕变成了民宿、陶艺屋、特色美食店,焕发着新活力。金湾区这些曾经“沉睡”的闲置农房,是如何蜕变成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呢?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5年以来,金湾区积极推动农房盘活工作。目前已累计托管运营农房657宗(套),预计带动盘活增收超800万元。四方石陶艺馆作为金湾区农房盘活和农房改造的“金湾样本”,其前身是闲置的木头冲小学。改造后,这里已成为目前珠海唯一一个集陶艺展示、创作交流、亲身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像这类“农房+文创”的模式是金湾区探索的多元盘活路径之一,核心是为了避免同质化,深度挖掘乡村的文化价值。

目前,金湾区已构建起区、镇、村三级“1+3+N”农房运营服务体系,并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包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物业托管等,有效打通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壁垒。三灶镇农房运营服务中心作为其一,主要负责收储潜在房源,选派“农房管家”提供“一站式”服务。该中心通过专业运营团队,已成功盘活利用了19栋闲置的石头屋。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代表包括海岛十姐妹粽子店、木石艺墅民宿等爆款文旅品牌,其盘活的每栋石头屋年租金达1.5万元、年营收超3.75万元,可带动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超60%、村民人均收入增长超1万元。

金湾区三灶镇木头冲村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玥:据了解,当地还有一间比较有名气的民宿,叫“海岛民宿”,它是农房盘活引入的新业态。请介绍一下,金湾区在引入社会力量盘活闲置农房方面的主要举措。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金湾区通过出台人才政策、举办专题招商会等方式,大力吸引像莫高小院、英红茶舍这样的优质企业和青年创客入驻。在保障农民利益这个核心问题上,一方面通过规范合同和统一租金标准;另一方面鼓励村民参与物业管理、服务接待和土特产销售等环节,同时村民还可以享受村里分红,实现“租金+薪金+股金”三金收入。此外,金湾区还提供“金湾安居贷”等丰富的金融支持,解决农户在改造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坚守让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

木头冲村民宿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玥:目前,金湾区正在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请介绍一下,金湾区是如何将单一的农房盘活工作,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的。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金湾区的农房盘活思路从来不是简单地把闲置农房租出去这一步,而是坚持要下“农房+文旅”双轮驱动,通过植入新产业来提升整体价值的一盘大棋。在木头冲村,金湾区正是依托这里独特的自然禀赋,将高端民宿、特色茶舍、文创工坊和本土小吃等多元业态有机串联,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

金湾区除了要守牢政策底线,构建多元协同格局外,重点还要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坚决不走简单复制、同质竞争的老路,而是深挖各村资源禀赋与文化基因,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闲置农房+”多元融合模式,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现代要素向乡村汇聚。此外,还要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把服务与人居环境提升深度融合,构建起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文字:李自龙 图片:吴嘉睿 热加提 饶梓麟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杨文俊
金湾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把手”访谈:专访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黄颖怡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 2025-11-19 16:56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金湾区2025年以来的农房盘活实践,正是对全会精神的生动践行。通过唤醒“沉睡”闲置农房资源,金湾区既壮大了农村集体经济,又让村民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达成强村富民、兴企育贤的多方共赢。金湾区“一把手”访谈节目邀请到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详细解读金湾区如何盘活闲置农房,使其蜕变成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玥:如今,美丽的三灶镇木头冲村里的一栋栋石头屋,已经蜕变成了民宿、陶艺屋、特色美食店,焕发着新活力。金湾区这些曾经“沉睡”的闲置农房,是如何蜕变成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呢?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2025年以来,金湾区积极推动农房盘活工作。目前已累计托管运营农房657宗(套),预计带动盘活增收超800万元。四方石陶艺馆作为金湾区农房盘活和农房改造的“金湾样本”,其前身是闲置的木头冲小学。改造后,这里已成为目前珠海唯一一个集陶艺展示、创作交流、亲身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像这类“农房+文创”的模式是金湾区探索的多元盘活路径之一,核心是为了避免同质化,深度挖掘乡村的文化价值。

目前,金湾区已构建起区、镇、村三级“1+3+N”农房运营服务体系,并提供“一站式”托管服务,包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物业托管等,有效打通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壁垒。三灶镇农房运营服务中心作为其一,主要负责收储潜在房源,选派“农房管家”提供“一站式”服务。该中心通过专业运营团队,已成功盘活利用了19栋闲置的石头屋。其中,比较有特色的代表包括海岛十姐妹粽子店、木石艺墅民宿等爆款文旅品牌,其盘活的每栋石头屋年租金达1.5万元、年营收超3.75万元,可带动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超60%、村民人均收入增长超1万元。

金湾区三灶镇木头冲村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玥:据了解,当地还有一间比较有名气的民宿,叫“海岛民宿”,它是农房盘活引入的新业态。请介绍一下,金湾区在引入社会力量盘活闲置农房方面的主要举措。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金湾区通过出台人才政策、举办专题招商会等方式,大力吸引像莫高小院、英红茶舍这样的优质企业和青年创客入驻。在保障农民利益这个核心问题上,一方面通过规范合同和统一租金标准;另一方面鼓励村民参与物业管理、服务接待和土特产销售等环节,同时村民还可以享受村里分红,实现“租金+薪金+股金”三金收入。此外,金湾区还提供“金湾安居贷”等丰富的金融支持,解决农户在改造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坚守让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底线。

木头冲村民宿

金湾区融媒体中心记者付玥:目前,金湾区正在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区。请介绍一下,金湾区是如何将单一的农房盘活工作,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结合起来的。

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副局长黄颖怡:金湾区的农房盘活思路从来不是简单地把闲置农房租出去这一步,而是坚持要下“农房+文旅”双轮驱动,通过植入新产业来提升整体价值的一盘大棋。在木头冲村,金湾区正是依托这里独特的自然禀赋,将高端民宿、特色茶舍、文创工坊和本土小吃等多元业态有机串联,实现“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

金湾区除了要守牢政策底线,构建多元协同格局外,重点还要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坚决不走简单复制、同质竞争的老路,而是深挖各村资源禀赋与文化基因,走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积极探索“闲置农房+”多元融合模式,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现代要素向乡村汇聚。此外,还要提升乡村善治水平,把服务与人居环境提升深度融合,构建起多元主体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新格局。

文字:李自龙 图片:吴嘉睿 热加提 饶梓麟 编辑:崔媛媛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