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服务站服务2100人次,横琴志愿者编织全运暖心网

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网球赛事场馆外,一群“红白身影”正以日均服务近200人次的频率,为观众编织赛场外的温暖网络。作为赛事承办地之一,横琴国际网球中心旁边的城市志愿服务站成为展现“琴澳融合”的鲜活窗口——18平米的室内空间里,横琴民生志愿者们用2100人次的服务数据,诠释着“把小事做好”的志愿服务精神。

横琴民生志愿者合影。

在琴石道与香江路交叉口,一间面积约50平方米蓝红相间的“暖心小屋”便是横琴民生志愿者们的“服务驿站”。

“服务驿站”设有赛事咨询区、文旅引导区、联动打卡区和休息区等功能分区,其中室内区域约18平方米。除了咨询外,服务站还免费提供热水、行李存放、外卖临时保管等便民服务。

“您好!请问是前往横琴国际网球中心吗?”每当观众走进服务站,横琴民生志愿者们总是面带微笑主动问候,以专业和热情提供精准指引,如同一个个温暖的小太阳。

横琴民生志愿者龚爱武(右)为观众指引。

今年57岁的龚爱武,是一名横琴民生志愿者,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爱姐”。爱姐在服务站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引导观众前往主赛场地,提供交通、游览打卡、咨询服务等。

每当有观众经过时,爱姐总是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热情与专注。

为了当好“活地图”,志愿者们赛前做足了“功课”。爱姐说,上岗前,横琴民生志愿者总队多次组织志愿者进行全运会专题培训,包括服务礼仪规范、跨文化沟通技巧、琴澳特色导览及突发情况应急处理等内容。“我还自主了解本届全运会的具体比赛安排,特别是对网球赛事进行针对性地重点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上岗不慌;对往返琴澳的各种交通出行线路熟记于心,方便给观众游客提供指引。”

在为观众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爱姐还不忘向大家介绍横琴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

11月13日,山西省队代表团员们来到服务点拍照留念,爱姐看到后主动上去为他们拍摄,在与他们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在横琴要停留5天。爱姐建议他们可以游览场馆附近几个打卡景点,比如去中央汇、创新方、励骏庞都广场游玩品美食,并建议他们去爬小横琴山,不仅可以领略风景如画的横琴,爬上山顶后更能将澳门风景尽收眼底,“琴澳融合”的印象也更加具象化了。

张秭烨,澳门大学心理学系的大四学生。在这个服务站,她的工作也是为观众提供便民服务。张秭烨说,“参加十五运会城市志愿服务最深刻的体会,是当全身心投入为赛事顺畅运行贡献力量时,那种‘被需要’的责任感和与他人协作完成的成就感,是任何体验都无法替代的。”

截至19日,网球中心服务站已为观众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物品寄存、打卡拍照等服务近2100人次,横琴民生志愿者们的每一声应答,每一次援手,都藏着“把小事做好”的认真。

横琴民生志愿者张秭烨(右)为观众留影。

像龚爱武、张秭烨这样的横琴民生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者精神。无论是为运动员提供帮助,还是为观众解答疑问,他们都做到了耐心、细心、热心,让每一个来到网球中心的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正如张秭烨接受采访时所说:“能够亲身参与十五运会的城市志愿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期待。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更能让我近距离感受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魅力。我会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确保完成各项任务,为赛会的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五运会网球赛事必将在横琴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将为琴澳融合发展写下新的精彩篇章。

文字:马涛 图片:曾遥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
小小服务站服务2100人次,横琴志愿者编织全运暖心网
观海融媒 2025-11-20 11:50

在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网球赛事场馆外,一群“红白身影”正以日均服务近200人次的频率,为观众编织赛场外的温暖网络。作为赛事承办地之一,横琴国际网球中心旁边的城市志愿服务站成为展现“琴澳融合”的鲜活窗口——18平米的室内空间里,横琴民生志愿者们用2100人次的服务数据,诠释着“把小事做好”的志愿服务精神。

横琴民生志愿者合影。

在琴石道与香江路交叉口,一间面积约50平方米蓝红相间的“暖心小屋”便是横琴民生志愿者们的“服务驿站”。

“服务驿站”设有赛事咨询区、文旅引导区、联动打卡区和休息区等功能分区,其中室内区域约18平方米。除了咨询外,服务站还免费提供热水、行李存放、外卖临时保管等便民服务。

“您好!请问是前往横琴国际网球中心吗?”每当观众走进服务站,横琴民生志愿者们总是面带微笑主动问候,以专业和热情提供精准指引,如同一个个温暖的小太阳。

横琴民生志愿者龚爱武(右)为观众指引。

今年57岁的龚爱武,是一名横琴民生志愿者,大家都亲切地叫她“爱姐”。爱姐在服务站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引导观众前往主赛场地,提供交通、游览打卡、咨询服务等。

每当有观众经过时,爱姐总是面带微笑,眼神中透露出热情与专注。

为了当好“活地图”,志愿者们赛前做足了“功课”。爱姐说,上岗前,横琴民生志愿者总队多次组织志愿者进行全运会专题培训,包括服务礼仪规范、跨文化沟通技巧、琴澳特色导览及突发情况应急处理等内容。“我还自主了解本届全运会的具体比赛安排,特别是对网球赛事进行针对性地重点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上岗不慌;对往返琴澳的各种交通出行线路熟记于心,方便给观众游客提供指引。”

在为观众提供便民服务的同时,爱姐还不忘向大家介绍横琴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

11月13日,山西省队代表团员们来到服务点拍照留念,爱姐看到后主动上去为他们拍摄,在与他们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在横琴要停留5天。爱姐建议他们可以游览场馆附近几个打卡景点,比如去中央汇、创新方、励骏庞都广场游玩品美食,并建议他们去爬小横琴山,不仅可以领略风景如画的横琴,爬上山顶后更能将澳门风景尽收眼底,“琴澳融合”的印象也更加具象化了。

张秭烨,澳门大学心理学系的大四学生。在这个服务站,她的工作也是为观众提供便民服务。张秭烨说,“参加十五运会城市志愿服务最深刻的体会,是当全身心投入为赛事顺畅运行贡献力量时,那种‘被需要’的责任感和与他人协作完成的成就感,是任何体验都无法替代的。”

截至19日,网球中心服务站已为观众游客提供咨询引导、物品寄存、打卡拍照等服务近2100人次,横琴民生志愿者们的每一声应答,每一次援手,都藏着“把小事做好”的认真。

横琴民生志愿者张秭烨(右)为观众留影。

像龚爱武、张秭烨这样的横琴民生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志愿者精神。无论是为运动员提供帮助,还是为观众解答疑问,他们都做到了耐心、细心、热心,让每一个来到网球中心的人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正如张秭烨接受采访时所说:“能够亲身参与十五运会的城市志愿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和期待。这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机会,更能让我近距离感受高水平体育赛事的魅力。我会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确保完成各项任务,为赛会的顺利举办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全体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十五运会网球赛事必将在横琴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将为琴澳融合发展写下新的精彩篇章。

文字:马涛 图片:曾遥 编辑:庞晓丹 责任编辑: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