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行又改房,一位女婿归来,木头冲村老宅新生

三灶镇木头冲村,又添一家新民宿——石语山居。“看航展、听音乐会,我家民宿很近,欢迎来体验……”11月13日一早,店主黄子波正热情地为咨询入住的客人介绍。

民宿内部 受访者提供

这是一座沉寂多年的岭南石头老屋,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本地村民返乡创业的成果,也是木头冲村推动居民自发探索振兴路径的生动实践,更是一个家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真实写照。

政策引领,老宅焕新机

黄子波是木头冲村的女婿,对村子的感情源于每次陪妻子回乡的探亲之旅。

“第一次来木头冲,虽然偏远,但一眼就被它的山清水秀吸引。后来来得多了,越发爱上这里。”他说。常年在外做广告设计工作的他,渴望在此停留更久,于是毅然转行电商,并经常回村帮岳父打理果园,偶尔带朋友体验农家乐。

姚芳 摄

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木头冲村悄然蜕变:农田蔬果如景观般齐整,闲置石屋被盘活利用,餐厅、咖啡馆、茶室、陶艺园等陆续涌现,村落里聚集了越来越多有趣的人和事……这一切,让黄子波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做果园DIY窑鸡,开老宅民宿。“看到不少老宅闲置,实在可惜。乡村振兴不是口号,它让我们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可能。”他说。

在政策鼓励与乡情感召下,黄子波与家人商议后,决定将祖辈留下的石屋改造成民宿。尽管家人起初对资金投入与运营前景有所顾虑,但经过多次沟通与实地考察,全家最终达成共识,携手投入这场“老屋焕新”的行动。

一家人,一条心,老屋焕新颜

没有建筑装修经验,如何在保留原有结构与风貌的同时,实现现代居住功能,成为最大挑战。

好在木头冲村前期已有国企牵头打造的省级示范民宿,加上引进的商业化管理模式,为黄子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他与家人、施工团队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在保留石墙、斜顶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卫浴、照明与智能家居系统。

“不懂的就上网查,施工尽量找懂岭南建筑的队伍。既要留住‘乡愁’,也要提升舒适度。”黄子波介绍。

资金有限、人手不足,改造期间全家齐上阵,从布局到墙面颜色,再到家具装饰,一起出谋划策、边学边做。有分歧就上网比对,一点一滴将老宅打造成兼具石头屋特色与现代体验的民宿。

老屋改造前
老屋改造后的民宿

民宿带动,创业添活力

从2024年底动工,历时10个月,2025年8月,石语山居正式开业。民宿设有一个大单间、一个双人间和一个家庭套间,支持线上预订、自助入住。

民宿内部 受访者提供
民宿内部 受访者提供

自开业以来,石语山居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温馨的家庭氛围,吸引了众多珠三角游客,周末与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国庆期间更有家庭连住三晚。

预订平台上,不少客人留言称赞这里既能感受传统村落的宁静,又能享受高性价比的住宿体验。

运营民宿后,黄子波身兼数职:前台、管家、客服、导游……他还聘请了一位村民担任保洁员,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

“回乡开民宿,家里能增收,还能帮邻居就业,大家一起致富,多好。”黄子波笑道。

为吸引更多人来木头冲村,他开始学习运营自媒体,拍摄村落美景、介绍风土人情;有客人入住,就带他们去自家果园体验窑鸡、品尝农家美食。他说:“只有让大家看到木头冲的乐趣,他们才愿意留下来。”

民宿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村民前来取经。有村民表示,黄子波一家的实践让大家看到,老房子不是负担,而是资源。“只要找准方向,老屋也能变成‘活资产’。”

老屋新梦,共绘家园新景

谈及未来,黄子波计划进一步拓展民宿功能,与邻居、网约车司机等合作,逐步引入周边城市客源,体验航空文化、赶海、田园生活等特色项目。“我们希望以这座石屋为起点,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让木头冲村不仅留得住乡愁,也装得下未来。”黄子波说。

一座老屋的蜕变,是一个家庭的奋斗史,也是一个村落振兴的缩影。在黄子波一家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看到了乡情与梦想的交织。木头冲村的村民与他们的石头屋,正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文字:姚芳 编辑:姚芳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
改行又改房,一位女婿归来,木头冲村老宅新生
三灶镇 2025-11-20 20:40

三灶镇木头冲村,又添一家新民宿——石语山居。“看航展、听音乐会,我家民宿很近,欢迎来体验……”11月13日一早,店主黄子波正热情地为咨询入住的客人介绍。

民宿内部 受访者提供

这是一座沉寂多年的岭南石头老屋,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它不仅是本地村民返乡创业的成果,也是木头冲村推动居民自发探索振兴路径的生动实践,更是一个家庭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真实写照。

政策引领,老宅焕新机

黄子波是木头冲村的女婿,对村子的感情源于每次陪妻子回乡的探亲之旅。

“第一次来木头冲,虽然偏远,但一眼就被它的山清水秀吸引。后来来得多了,越发爱上这里。”他说。常年在外做广告设计工作的他,渴望在此停留更久,于是毅然转行电商,并经常回村帮岳父打理果园,偶尔带朋友体验农家乐。

姚芳 摄

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木头冲村悄然蜕变:农田蔬果如景观般齐整,闲置石屋被盘活利用,餐厅、咖啡馆、茶室、陶艺园等陆续涌现,村落里聚集了越来越多有趣的人和事……这一切,让黄子波萌生了回乡发展的念头:做果园DIY窑鸡,开老宅民宿。“看到不少老宅闲置,实在可惜。乡村振兴不是口号,它让我们看到了回乡发展的可能。”他说。

在政策鼓励与乡情感召下,黄子波与家人商议后,决定将祖辈留下的石屋改造成民宿。尽管家人起初对资金投入与运营前景有所顾虑,但经过多次沟通与实地考察,全家最终达成共识,携手投入这场“老屋焕新”的行动。

一家人,一条心,老屋焕新颜

没有建筑装修经验,如何在保留原有结构与风貌的同时,实现现代居住功能,成为最大挑战。

好在木头冲村前期已有国企牵头打造的省级示范民宿,加上引进的商业化管理模式,为黄子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他与家人、施工团队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修旧如旧”的改造理念,在保留石墙、斜顶等传统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卫浴、照明与智能家居系统。

“不懂的就上网查,施工尽量找懂岭南建筑的队伍。既要留住‘乡愁’,也要提升舒适度。”黄子波介绍。

资金有限、人手不足,改造期间全家齐上阵,从布局到墙面颜色,再到家具装饰,一起出谋划策、边学边做。有分歧就上网比对,一点一滴将老宅打造成兼具石头屋特色与现代体验的民宿。

老屋改造前
老屋改造后的民宿

民宿带动,创业添活力

从2024年底动工,历时10个月,2025年8月,石语山居正式开业。民宿设有一个大单间、一个双人间和一个家庭套间,支持线上预订、自助入住。

民宿内部 受访者提供
民宿内部 受访者提供

自开业以来,石语山居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与温馨的家庭氛围,吸引了众多珠三角游客,周末与节假日常常“一房难求”,国庆期间更有家庭连住三晚。

预订平台上,不少客人留言称赞这里既能感受传统村落的宁静,又能享受高性价比的住宿体验。

运营民宿后,黄子波身兼数职:前台、管家、客服、导游……他还聘请了一位村民担任保洁员,为村里提供了就业岗位。

“回乡开民宿,家里能增收,还能帮邻居就业,大家一起致富,多好。”黄子波笑道。

为吸引更多人来木头冲村,他开始学习运营自媒体,拍摄村落美景、介绍风土人情;有客人入住,就带他们去自家果园体验窑鸡、品尝农家美食。他说:“只有让大家看到木头冲的乐趣,他们才愿意留下来。”

民宿的成功也吸引了其他村民前来取经。有村民表示,黄子波一家的实践让大家看到,老房子不是负担,而是资源。“只要找准方向,老屋也能变成‘活资产’。”

老屋新梦,共绘家园新景

谈及未来,黄子波计划进一步拓展民宿功能,与邻居、网约车司机等合作,逐步引入周边城市客源,体验航空文化、赶海、田园生活等特色项目。“我们希望以这座石屋为起点,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让木头冲村不仅留得住乡愁,也装得下未来。”黄子波说。

一座老屋的蜕变,是一个家庭的奋斗史,也是一个村落振兴的缩影。在黄子波一家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看到了乡情与梦想的交织。木头冲村的村民与他们的石头屋,正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文字:姚芳 编辑:姚芳 曾翠琼 责任编辑: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