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宁
2025-11-20 22:29
11月19日晚,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田径跑道终点。广东选手刘景扬以12秒81的成绩夺得十五运会女子100米栏金牌,这不仅刷新了她的个人最佳成绩,也创下今年全国最好成绩。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这位新科全运会冠军没有独自庆祝,而是转身奔向看台,与专程从珠海赶来的母亲刘小平紧紧相拥。

掌声与欢呼在此刻退居其次,唯有母女二人喜极而泣的泪水,见证了这个“迟到”的全运会冠军——这是母女俩二十年坚守最珍贵的回报。
赛后刘景扬和妈妈相拥而泣。
故事的起点,始于二十多年前的广西南宁。刘景扬7个月大时因喘息性支气管炎住院,医生叮嘱需多运动增强体质。热爱体育、曾获全市短跑冠军的母亲刘小平,就此开启了母女俩的运动之路。
“3岁开始,她比闹钟还准,天不亮就喊我起来跑步。”刘小平回忆,冬天再冷,女儿也会裹上衣服跟着出门,跑热了就搓着小手笑。
7岁半时,刘景扬的运动天赋逐渐显现,跑跳能力远超同龄孩子。
2013年,刘小平做出了改变母女二人命运的决定。
那时,刘景扬已在广西区运会上斩获100米、200米、100米栏和4×100米接力四枚金牌,运动天赋初露锋芒,也面临着是否成为专业运动员的人生抉择。
“孩子很喜欢跨栏,特别崇拜刘翔。”这种对田径天生的热爱,让刘小平决定带着女儿前往珠海市体校,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人生轨迹的变化总伴随着波澜。初到珠海,要从普通学校过渡到体校,加上当时母亲尚未陪伴在旁,正值青春期的刘景扬遭遇了成长烦恼,学习成绩、训练成绩、身体状态急速下滑。
“那时她长到一米七几的个子,体重一下子涨到130多斤,学习、训练都受了影响。”察觉到异样的刘小平,毅然放弃原有工作来到珠海陪伴女儿。珠海市体校也伸出援手,安排她在学校担任宿舍管理员。就这样,母女二人把家安在了体校宿舍里。
此后的两千多个日夜,珠海体校的田径场、板樟山的1999级台阶,都留下了这对母女相伴的身影。为帮助女儿减重,刘小平隔三差五带着刘景扬爬山;为兼顾训练与营养,她精心研究健康食谱。
那道女儿从小爱吃的糖醋排骨,成了训练间隙最温暖的慰藉。11月19日晚夺冠后,刘景扬说“最想吃妈妈做的糖醋排骨”。刘小平笑着回应:“等她回来,我要让她吃个够。”
刘景扬夺冠。
在珠海市体校,“宝贝阿姨”是学生们对刘小平的亲切称呼。这位“宝贝阿姨”不仅照顾自己的女儿,更把体校的孩子们都当作家人。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无论是青春期的烦恼还是训练后的疲惫,都愿意找她倾诉。
“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干净单纯,我打心底里热爱这份工作。”刘小平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母爱的宽广。
刘景扬的成功,既是母女坚守的成果,也是珠海体育薪火相传的见证。
2013年至2018年,她在珠海体校接受了科学系统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与体能基础,度过了五年关键成长期。
进入广东队后,刘景扬得到了广东省田径队总教练麦国强率领的专业教练团队悉心指导。研究技术视频,逐帧分析顶尖选手的栏间节奏、使用高精度测速仪辅助练习……极具科技含量的训练体系,让刘景扬的技术日臻完善。
冠军之路从来布满荆棘。2025年8月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刘景扬在决赛中意外摔倒。她第一时间拨通母亲电话报平安:“妈妈,我没受伤,别担心。”电话那头,刘小平强忍担忧安慰:“只要没受伤,一切都可以重来。”
伤病是运动员的大敌。刘小平说:“是广东给了她最好的医疗保障。”从疗伤到恢复训练,每一步都有专业团队支持,让她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冲刺。
刘景扬也用稳步提升的成绩回应着教练团队的付出。3个月前,在浙江举办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她在预赛跑出13秒03,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
11月19日晚,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灯光明亮,女子100米栏决赛起跑线上,站着8名选手。电视转播镜头和现场观众的目光,大多对准了吴艳妮、林雨薇、夏思凝等成名已久的运动员。刘景扬在第四道。
枪响,起跑。林雨薇以教科书式起跑率先冲出,但仅过了两个栏架,刘景扬突然强势起速并反超。她攻栏流畅、步幅开阔,最终率先冲过终点。12秒81的成绩,领先四川队吴艳妮0.04秒,为广东队赢得了这枚沉甸甸的金牌。
12秒81的成绩,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是中国女子跨栏整体实力的体现。决赛中,吴艳妮跑出12秒85,林雨薇跑出12秒94,三位奖牌得主全部突破13秒大关,均具备冲击国际大赛奖牌的实力,标志着中国女子跨栏正式迈入“集团崛起”的新格局。
“登上珠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我们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刘景扬在社交平台上的感言,道出了成功的真谛。
“冠军女儿”的荣光背后,总有“宝贝妈妈”的默默支撑;中国女子跨栏的崛起之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薪火相传。当刘景扬站上领奖台,胸前的金牌不仅闪耀着个人的坚持,更映照出集体的力量。
无论是母女同心的温情,还是教练团队深耕不辍的坚守,这些美好的印记,终将与体育精神一道,激励更多追梦人在人生赛道上奋力奔跑。
加油!刘景扬!
部分图片来自南方+、广州日报文字:张伟宁 图片:朱习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丹梅
11月19日晚,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田径跑道终点。广东选手刘景扬以12秒81的成绩夺得十五运会女子100米栏金牌,这不仅刷新了她的个人最佳成绩,也创下今年全国最好成绩。
冲过终点线的瞬间,这位新科全运会冠军没有独自庆祝,而是转身奔向看台,与专程从珠海赶来的母亲刘小平紧紧相拥。

掌声与欢呼在此刻退居其次,唯有母女二人喜极而泣的泪水,见证了这个“迟到”的全运会冠军——这是母女俩二十年坚守最珍贵的回报。
赛后刘景扬和妈妈相拥而泣。
故事的起点,始于二十多年前的广西南宁。刘景扬7个月大时因喘息性支气管炎住院,医生叮嘱需多运动增强体质。热爱体育、曾获全市短跑冠军的母亲刘小平,就此开启了母女俩的运动之路。
“3岁开始,她比闹钟还准,天不亮就喊我起来跑步。”刘小平回忆,冬天再冷,女儿也会裹上衣服跟着出门,跑热了就搓着小手笑。
7岁半时,刘景扬的运动天赋逐渐显现,跑跳能力远超同龄孩子。
2013年,刘小平做出了改变母女二人命运的决定。
那时,刘景扬已在广西区运会上斩获100米、200米、100米栏和4×100米接力四枚金牌,运动天赋初露锋芒,也面临着是否成为专业运动员的人生抉择。
“孩子很喜欢跨栏,特别崇拜刘翔。”这种对田径天生的热爱,让刘小平决定带着女儿前往珠海市体校,接受更专业的训练。

人生轨迹的变化总伴随着波澜。初到珠海,要从普通学校过渡到体校,加上当时母亲尚未陪伴在旁,正值青春期的刘景扬遭遇了成长烦恼,学习成绩、训练成绩、身体状态急速下滑。
“那时她长到一米七几的个子,体重一下子涨到130多斤,学习、训练都受了影响。”察觉到异样的刘小平,毅然放弃原有工作来到珠海陪伴女儿。珠海市体校也伸出援手,安排她在学校担任宿舍管理员。就这样,母女二人把家安在了体校宿舍里。
此后的两千多个日夜,珠海体校的田径场、板樟山的1999级台阶,都留下了这对母女相伴的身影。为帮助女儿减重,刘小平隔三差五带着刘景扬爬山;为兼顾训练与营养,她精心研究健康食谱。
那道女儿从小爱吃的糖醋排骨,成了训练间隙最温暖的慰藉。11月19日晚夺冠后,刘景扬说“最想吃妈妈做的糖醋排骨”。刘小平笑着回应:“等她回来,我要让她吃个够。”
刘景扬夺冠。
在珠海市体校,“宝贝阿姨”是学生们对刘小平的亲切称呼。这位“宝贝阿姨”不仅照顾自己的女儿,更把体校的孩子们都当作家人。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无论是青春期的烦恼还是训练后的疲惫,都愿意找她倾诉。
“跟孩子们在一起很干净单纯,我打心底里热爱这份工作。”刘小平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母爱的宽广。
刘景扬的成功,既是母女坚守的成果,也是珠海体育薪火相传的见证。
2013年至2018年,她在珠海体校接受了科学系统的训练,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与体能基础,度过了五年关键成长期。
进入广东队后,刘景扬得到了广东省田径队总教练麦国强率领的专业教练团队悉心指导。研究技术视频,逐帧分析顶尖选手的栏间节奏、使用高精度测速仪辅助练习……极具科技含量的训练体系,让刘景扬的技术日臻完善。
冠军之路从来布满荆棘。2025年8月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刘景扬在决赛中意外摔倒。她第一时间拨通母亲电话报平安:“妈妈,我没受伤,别担心。”电话那头,刘小平强忍担忧安慰:“只要没受伤,一切都可以重来。”
伤病是运动员的大敌。刘小平说:“是广东给了她最好的医疗保障。”从疗伤到恢复训练,每一步都有专业团队支持,让她能毫无后顾之忧地冲刺。
刘景扬也用稳步提升的成绩回应着教练团队的付出。3个月前,在浙江举办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她在预赛跑出13秒03,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
11月19日晚,广东省奥体中心体育场灯光明亮,女子100米栏决赛起跑线上,站着8名选手。电视转播镜头和现场观众的目光,大多对准了吴艳妮、林雨薇、夏思凝等成名已久的运动员。刘景扬在第四道。
枪响,起跑。林雨薇以教科书式起跑率先冲出,但仅过了两个栏架,刘景扬突然强势起速并反超。她攻栏流畅、步幅开阔,最终率先冲过终点。12秒81的成绩,领先四川队吴艳妮0.04秒,为广东队赢得了这枚沉甸甸的金牌。
12秒81的成绩,不仅是个人的突破,更是中国女子跨栏整体实力的体现。决赛中,吴艳妮跑出12秒85,林雨薇跑出12秒94,三位奖牌得主全部突破13秒大关,均具备冲击国际大赛奖牌的实力,标志着中国女子跨栏正式迈入“集团崛起”的新格局。
“登上珠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我们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刘景扬在社交平台上的感言,道出了成功的真谛。
“冠军女儿”的荣光背后,总有“宝贝妈妈”的默默支撑;中国女子跨栏的崛起之路,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薪火相传。当刘景扬站上领奖台,胸前的金牌不仅闪耀着个人的坚持,更映照出集体的力量。
无论是母女同心的温情,还是教练团队深耕不辍的坚守,这些美好的印记,终将与体育精神一道,激励更多追梦人在人生赛道上奋力奔跑。
加油!刘景扬!
部分图片来自南方+、广州日报文字:张伟宁 图片:朱习 编辑:祁文静 责任编辑:丹梅
-我已经到底线啦-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