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的背后,藏着哪些琴澳连心的故事?

当入冬后的风日渐冷冽,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依然笼罩着令人兴奋的热度。11月9日至20日,十五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举行,场场精彩的对决点燃观众的热情,更持续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氛围。

第十五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办。 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一阵阵因体育盛事掀起的欢呼声中,初出茅庐的澳门选手在这里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初入职场的澳门实习生在忙碌中锚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热爱网球的澳门观众跨越两地奔赴赛场,既为喜爱的运动员喝彩,也为湾区日渐紧密的联结动容。

琴澳同心,逐梦全运。不知不觉间,这场体育盛会的影响力正深入琴澳,让梦想的翅膀飞得更远,也让两地居民的心灵走得更近。

直通全运

澳门选手登上国家级体育舞台

对于澳门的网球选手而言,这届全运会有着格外不同的意义。根据赛事规程,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东道主之一,其代表队的运动员可以获得网球项目决赛阶段的入场券,无需参加资格赛

十五运会网球赛场星光熠熠,商竣程、周意、朱琳、王欣瑜等一众国内网球高手齐聚横琴,准备拉开一场场实力对碰的硬较量。而相较于这些选手,澳门队的成员们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他们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且均为业余选手。其中最小的选手仅14岁,最年长的也不过22岁。

实力差距之下,赛场上不乏6:0、6:1的大比分结果。14岁的澳门队女单选手胡康堤,面对身高高出一头的浙江队选手,拼尽全力仍未能拿下一局,两盘比赛输得很快。“平时还要上学,只能放学后练球。”胡康堤说:“为备战全运会,球队赛前还从上海聘请了专业教练,在珠海进行了两个月的集训。”

但对于这支初出茅庐的队伍来说,能与全国拔尖的选手对决,无疑是增加见识、开阔眼界的好机会。

第十五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办。 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全运会是澳门球员能触及到的最高水准赛事,机会太宝贵了。”澳门队领队吴玉玲坦言,澳门网球基础相对薄弱,每一次与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的经历,都是一次难得的成长,而 “澳车北上”等政策的落地,让澳门居民自驾至横琴仅需约20分钟,因此“家长们送孩子到内地参赛的积极性很高。”

在“家门口”与全国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这份经历,本身就是体育交流为澳门带来的宝贵财富,它将让澳门青年的体育梦想不再局限于一方小城,而是在更广阔天地中生根发芽。

实习历练

青年参与筹备未来锚定大湾区

早上9点到晚上9点,微信消息不断,手机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平均每天就要充电3次——这是澳门实习生梁缙晞在十五运会赛事筹备、举办期间工作中的日常。

今年5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联合澳门特区政府劳工事务局,发布2025“澳门青年实习计划”,其中“文旅体育计划”面向澳门青年提供实习名额,实习人员通过“业务培训+在岗实践”,就可以深入参与全运会赛事筹备工作。梁缙晞就是其中一员。

澳门实习生梁缙晞。 图:曾遥

在赛前筹备阶段,梁缙晞负责运动员体测相关工作,需要同步对接中国网球协会、体测场地所在学校等多个单位,还要协调使用时间、运动员与裁判员的交通安排等事项;在赛事进行阶段,梁缙晞也要每天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驻守”,随时检查、应对突发状况。琐碎的工作满满当当地填充了梁缙晞的生活,但他仍旧感慨“学到了很多”。

参与十五运会是我头一次接触国家级赛事的筹备工作,这是份难得的机会。”梁缙晞说,横琴包容、多元的环境,也让他的眼界不断拓宽,相较于澳门工作中多与本地人协作的场景,横琴的工作伙伴来自天南海北,更加直白的沟通方式和不同的工作节奏都让他印象深刻。

第十五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办。 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另外,在实习过程中,梁缙晞逐渐摸清了横琴针对澳门青年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发展潜力,横琴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的艺术展览以及良好的绿化环境,也让他更向往在这里生活。梁缙晞表示,横琴的发展潜力和宜居环境很具吸引力,如今,他已计划在横琴寻找正式工作,希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继续深耕文体领域。

与梁缙晞一同获得此次实习机会的,还有19位澳门青年,十五运会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亲历国家盛事的窗口,也为他们融入大湾区铺设了桥梁。这些青年们将满载横琴的见闻与感悟,珍藏着全运会的回忆,将这份宝贵的人生财富,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动能。

跨境奔赴

相约盛会让心灵距离持续拉近

十五运会期间,网球、乒乓球、排球等多项赛事点燃全民热情,也让琴澳两地的跨境往来愈发频繁。

澳门球迷杨咏瑶还在大学读研,自从知道很多耳熟能详的球员这次都来横琴打比赛,她特意备好行李奔赴横琴,从11月13日至 11月16日场场不落,连看4天过足了一把“网球瘾”。

“看到澳门队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杨咏瑶说,她还表示身边不少澳门居民都专程来横琴观赛,其余时间在周边转一转,会感受到横琴的发展变化;而参赛的球员、观赛的观众们,也会顺便前往澳门旅游消费,了解到澳门的城市文化。

十五运会网球比赛现场游客。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一场体育盛会变成了两地之间往来交流的纽带,数据印证着这份热烈的联结——

据横琴边检站统计,自11月7日十五运会乒乓球项目开赛以来,经横琴口岸通关的日均客流达10.5万人次,较11月初增幅达19.8%;其中持旅游类签注往来琴澳两地的旅客,由日均1.86万人次增长至2.76万人次,增幅达48.5%。

这场在粤港澳三地举办的全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梦想生长的土壤、心灵相通的桥梁,它让澳门选手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澳门青年的职业梦想有了更坚实的依托,更让琴澳居民在欢呼与喝彩中感受彼此的热情,加深了琴澳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让心与心的距离愈发亲近。

 记者观察 

十五运会让琴澳有了共同记忆

一同经历的越多,共同的记忆就会越丰厚,彼此之间的连接也会越紧密。

十五运会期间,记者就发现了很多琴澳之间共有的“记忆”——43岁的澳门拖车司机在横琴公路上参加骑行比赛、14岁的青涩澳门网球选手站上国家级赛事平台、从横琴口岸前往澳门看乒乓球比赛的年轻女孩、寒风中坚守岗位的横琴志愿者和澳门实习生……他们共同构成了这场盛会中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当体育的激情褪去,这份因盛会结下的情谊与故事仍会留下,将增强琴澳彼此之间的亲密感,继续助力两地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字:陈子怡 图片:曾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编辑:林静芸 李灏菀 责任编辑:李灏菀 王朝辉
全运会的背后,藏着哪些琴澳连心的故事?

当入冬后的风日渐冷冽,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依然笼罩着令人兴奋的热度。11月9日至20日,十五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举行,场场精彩的对决点燃观众的热情,更持续营造出浓厚的体育氛围。

第十五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办。 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一阵阵因体育盛事掀起的欢呼声中,初出茅庐的澳门选手在这里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初入职场的澳门实习生在忙碌中锚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热爱网球的澳门观众跨越两地奔赴赛场,既为喜爱的运动员喝彩,也为湾区日渐紧密的联结动容。

琴澳同心,逐梦全运。不知不觉间,这场体育盛会的影响力正深入琴澳,让梦想的翅膀飞得更远,也让两地居民的心灵走得更近。

直通全运

澳门选手登上国家级体育舞台

对于澳门的网球选手而言,这届全运会有着格外不同的意义。根据赛事规程,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东道主之一,其代表队的运动员可以获得网球项目决赛阶段的入场券,无需参加资格赛

十五运会网球赛场星光熠熠,商竣程、周意、朱琳、王欣瑜等一众国内网球高手齐聚横琴,准备拉开一场场实力对碰的硬较量。而相较于这些选手,澳门队的成员们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他们是所有参赛队伍中平均年龄最小的,且均为业余选手。其中最小的选手仅14岁,最年长的也不过22岁。

实力差距之下,赛场上不乏6:0、6:1的大比分结果。14岁的澳门队女单选手胡康堤,面对身高高出一头的浙江队选手,拼尽全力仍未能拿下一局,两盘比赛输得很快。“平时还要上学,只能放学后练球。”胡康堤说:“为备战全运会,球队赛前还从上海聘请了专业教练,在珠海进行了两个月的集训。”

但对于这支初出茅庐的队伍来说,能与全国拔尖的选手对决,无疑是增加见识、开阔眼界的好机会。

第十五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办。 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全运会是澳门球员能触及到的最高水准赛事,机会太宝贵了。”澳门队领队吴玉玲坦言,澳门网球基础相对薄弱,每一次与顶尖选手同场竞技的经历,都是一次难得的成长,而 “澳车北上”等政策的落地,让澳门居民自驾至横琴仅需约20分钟,因此“家长们送孩子到内地参赛的积极性很高。”

在“家门口”与全国顶尖运动员同场竞技,这份经历,本身就是体育交流为澳门带来的宝贵财富,它将让澳门青年的体育梦想不再局限于一方小城,而是在更广阔天地中生根发芽。

实习历练

青年参与筹备未来锚定大湾区

早上9点到晚上9点,微信消息不断,手机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平均每天就要充电3次——这是澳门实习生梁缙晞在十五运会赛事筹备、举办期间工作中的日常。

今年5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民生事务局联合澳门特区政府劳工事务局,发布2025“澳门青年实习计划”,其中“文旅体育计划”面向澳门青年提供实习名额,实习人员通过“业务培训+在岗实践”,就可以深入参与全运会赛事筹备工作。梁缙晞就是其中一员。

澳门实习生梁缙晞。 图:曾遥

在赛前筹备阶段,梁缙晞负责运动员体测相关工作,需要同步对接中国网球协会、体测场地所在学校等多个单位,还要协调使用时间、运动员与裁判员的交通安排等事项;在赛事进行阶段,梁缙晞也要每天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驻守”,随时检查、应对突发状况。琐碎的工作满满当当地填充了梁缙晞的生活,但他仍旧感慨“学到了很多”。

参与十五运会是我头一次接触国家级赛事的筹备工作,这是份难得的机会。”梁缙晞说,横琴包容、多元的环境,也让他的眼界不断拓宽,相较于澳门工作中多与本地人协作的场景,横琴的工作伙伴来自天南海北,更加直白的沟通方式和不同的工作节奏都让他印象深刻。

第十五届全运会网球比赛在横琴国际网球中心举办。 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另外,在实习过程中,梁缙晞逐渐摸清了横琴针对澳门青年的创业就业优惠政策,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发展潜力,横琴不断完善的配套设施、丰富的艺术展览以及良好的绿化环境,也让他更向往在这里生活。梁缙晞表示,横琴的发展潜力和宜居环境很具吸引力,如今,他已计划在横琴寻找正式工作,希望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继续深耕文体领域。

与梁缙晞一同获得此次实习机会的,还有19位澳门青年,十五运会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亲历国家盛事的窗口,也为他们融入大湾区铺设了桥梁。这些青年们将满载横琴的见闻与感悟,珍藏着全运会的回忆,将这份宝贵的人生财富,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动能。

跨境奔赴

相约盛会让心灵距离持续拉近

十五运会期间,网球、乒乓球、排球等多项赛事点燃全民热情,也让琴澳两地的跨境往来愈发频繁。

澳门球迷杨咏瑶还在大学读研,自从知道很多耳熟能详的球员这次都来横琴打比赛,她特意备好行李奔赴横琴,从11月13日至 11月16日场场不落,连看4天过足了一把“网球瘾”。

“看到澳门队能站上这么大的舞台,真的为他们感到高兴。”杨咏瑶说,她还表示身边不少澳门居民都专程来横琴观赛,其余时间在周边转一转,会感受到横琴的发展变化;而参赛的球员、观赛的观众们,也会顺便前往澳门旅游消费,了解到澳门的城市文化。

十五运会网球比赛现场游客。图: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一场体育盛会变成了两地之间往来交流的纽带,数据印证着这份热烈的联结——

据横琴边检站统计,自11月7日十五运会乒乓球项目开赛以来,经横琴口岸通关的日均客流达10.5万人次,较11月初增幅达19.8%;其中持旅游类签注往来琴澳两地的旅客,由日均1.86万人次增长至2.76万人次,增幅达48.5%。

这场在粤港澳三地举办的全运会,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梦想生长的土壤、心灵相通的桥梁,它让澳门选手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让澳门青年的职业梦想有了更坚实的依托,更让琴澳居民在欢呼与喝彩中感受彼此的热情,加深了琴澳之间的交流和往来,让心与心的距离愈发亲近。

 记者观察 

十五运会让琴澳有了共同记忆

一同经历的越多,共同的记忆就会越丰厚,彼此之间的连接也会越紧密。

十五运会期间,记者就发现了很多琴澳之间共有的“记忆”——43岁的澳门拖车司机在横琴公路上参加骑行比赛、14岁的青涩澳门网球选手站上国家级赛事平台、从横琴口岸前往澳门看乒乓球比赛的年轻女孩、寒风中坚守岗位的横琴志愿者和澳门实习生……他们共同构成了这场盛会中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当体育的激情褪去,这份因盛会结下的情谊与故事仍会留下,将增强琴澳彼此之间的亲密感,继续助力两地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文字:陈子怡 图片:曾遥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网球竞委会新闻广电宣传处 编辑:林静芸 李灏菀 责任编辑:李灏菀 王朝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