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竞技”让人眼花缭乱!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在珠开幕

起飞、悬停、穿越障碍、精准投送……11月21日至23日,珠海市技师学院校园上空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的“空中竞技”,2025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全省21个地市及澳门、横琴、省属院校的25支代表队、135名选手齐聚珠海,角逐总额高达30万元的赛事奖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赛事,本届大赛不仅是技能比拼的舞台,更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人才培养与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现场

实战赛道锚定产业需求,重奖机制激发竞技活力

与2024年首届赛事相比,本届大赛在赛项设置与奖励机制上实现双重突破,赛事专业性与产业贴合度显著提升。其中,职工创新组首次设立精准物流、消防应急和智慧城市三大专业赛道,直指低空经济核心应用场景,参赛门槛进一步明确——选手须持有CAAC无人机驾驶执照、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UTC)等相关证书或执照,确保赛事的专业性与实操性。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选手需在高仿真环境中完成物资精准投送、火情侦察救援、城市立体巡查等任务,既考验飞行操控技巧,更锤炼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职工组裁判长、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梁伯栋介绍道,职工创新组选手均来自一线企业和应用部门,赛事设计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不仅高度还原真实工作场景,其专业赛道设置更精准契合行业最新应用趋势。
在奖励力度方面,本届大赛位居全省同类赛事前列:其中金牌选手可获3万元奖金,银牌、铜牌选手分别获2万元和1万元奖励。除现金奖励外,优胜选手还可直接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职业发展开辟快速通道。
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丰厚的奖励与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不仅极大激发了参赛选手的竞技热情,更彰显了广东对低空经济高技能人才的重视与培育决心,为行业吸引和留存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丽云表示,本次大赛参与度与人气再攀新高,真金白银的奖励也足见诚意,“希望让所有身怀绝技的技能人才感受到,在珠海、在广东大有可为,也会大有收获。”

职工创新组精准物流赛道广州代表队选手陈钦荣坦言,与各地市行业高手同台竞技,倍感荣幸的同时也收获颇丰。“这次大赛的赛道设置特别贴合行业实际,尤其是精准物流领域,未来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他表示,通过参赛深切感受到广东省对低空经济的大力支持,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深耕无人机行业的决心。

选手在高仿真场景中完成物资精准投送

产教融合+粤港澳协同,筑牢低空经济发展生态

据悉,本次大赛选择继续落地珠海,背后是这座城市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与低空经济发展底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核心城市之一,珠海依托区位优势、完善的政策体系与扎实的产业根基,正全力打造“天空之城”,推动低空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低空经济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98.72亿元,同比增长27.27%;2025年上半年产值达120.44亿元,同比增长29%,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目前,珠海已聚集76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其中包括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研发、制造、飞行、保障、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珠海还拥有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与运营服务平台、A类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并开通多条低空物流、交通文旅和公共管理航线,政策与法治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支撑。

利用无人机清洁

人才培养方面,自2024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珠海已有9所院校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新增11家CAAC操作证书培训机构,年培养规模超千人,人才培养引擎持续发力。

本次赛事期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展示同步开展,涵盖民生服务、应急救援、行业作业等多个类别,集中呈现无人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签约活动顺利推进,多个涉及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开发等领域的合作项目现场签约,部分比赛表现优异的选手还获得参展企业和应用单位的重点就业推荐。大赛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了“训-赛-评-用”机制,为广东打造世界低空经济高地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志愿者现场教市民使用无人机穿越

粤港澳区域合作的深化更成为本届赛事亮点。澳门、横琴首次派出选手参赛,澳门还选派专家联合执裁,香港则派出专家观摩,标志着粤港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合作迈出关键一步,也拓展了赛事的区域合作广度。

赛事搭建起高效互动平台,为粤港澳三地选手、企业、院校等提供了交流契机,进一步推动技术共享、标准共研、人才共育。据悉,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推动粤港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面向世界的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文字:施展华 图片:赵梓 编辑:古春婷 谢石 责任编辑:谢石
“空中竞技”让人眼花缭乱!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在珠开幕
观海融媒 2025-11-22 18:01

起飞、悬停、穿越障碍、精准投送……11月21日至23日,珠海市技师学院校园上空上演着一场场精彩的“空中竞技”,2025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在此拉开帷幕,来自全省21个地市及澳门、横琴、省属院校的25支代表队、135名选手齐聚珠海,角逐总额高达30万元的赛事奖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赛事,本届大赛不仅是技能比拼的舞台,更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协同、人才培养与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

开幕式现场

实战赛道锚定产业需求,重奖机制激发竞技活力

与2024年首届赛事相比,本届大赛在赛项设置与奖励机制上实现双重突破,赛事专业性与产业贴合度显著提升。其中,职工创新组首次设立精准物流、消防应急和智慧城市三大专业赛道,直指低空经济核心应用场景,参赛门槛进一步明确——选手须持有CAAC无人机驾驶执照、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UTC)等相关证书或执照,确保赛事的专业性与实操性。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选手需在高仿真环境中完成物资精准投送、火情侦察救援、城市立体巡查等任务,既考验飞行操控技巧,更锤炼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职工组裁判长、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教授梁伯栋介绍道,职工创新组选手均来自一线企业和应用部门,赛事设计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不仅高度还原真实工作场景,其专业赛道设置更精准契合行业最新应用趋势。
在奖励力度方面,本届大赛位居全省同类赛事前列:其中金牌选手可获3万元奖金,银牌、铜牌选手分别获2万元和1万元奖励。除现金奖励外,优胜选手还可直接获得相应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职业发展开辟快速通道。
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丰厚的奖励与清晰的职业晋升路径,不仅极大激发了参赛选手的竞技热情,更彰显了广东对低空经济高技能人才的重视与培育决心,为行业吸引和留存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丽云表示,本次大赛参与度与人气再攀新高,真金白银的奖励也足见诚意,“希望让所有身怀绝技的技能人才感受到,在珠海、在广东大有可为,也会大有收获。”

职工创新组精准物流赛道广州代表队选手陈钦荣坦言,与各地市行业高手同台竞技,倍感荣幸的同时也收获颇丰。“这次大赛的赛道设置特别贴合行业实际,尤其是精准物流领域,未来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他表示,通过参赛深切感受到广东省对低空经济的大力支持,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深耕无人机行业的决心。

选手在高仿真场景中完成物资精准投送

产教融合+粤港澳协同,筑牢低空经济发展生态

据悉,本次大赛选择继续落地珠海,背后是这座城市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与低空经济发展底蕴。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核心城市之一,珠海依托区位优势、完善的政策体系与扎实的产业根基,正全力打造“天空之城”,推动低空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数据显示,2024年珠海低空经济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98.72亿元,同比增长27.27%;2025年上半年产值达120.44亿元,同比增长29%,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目前,珠海已聚集76家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其中包括9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初步形成研发、制造、飞行、保障、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格局,珠海还拥有全国首套低空空域协调与运营服务平台、A类飞行服务站等基础设施,并开通多条低空物流、交通文旅和公共管理航线,政策与法治保障体系持续完善,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支撑。

利用无人机清洁

人才培养方面,自2024年首届大赛举办以来,珠海已有9所院校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新增11家CAAC操作证书培训机构,年培养规模超千人,人才培养引擎持续发力。

本次赛事期间,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展示同步开展,涵盖民生服务、应急救援、行业作业等多个类别,集中呈现无人机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果;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签约活动顺利推进,多个涉及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课程开发等领域的合作项目现场签约,部分比赛表现优异的选手还获得参展企业和应用单位的重点就业推荐。大赛系列举措进一步完善了“训-赛-评-用”机制,为广东打造世界低空经济高地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志愿者现场教市民使用无人机穿越

粤港澳区域合作的深化更成为本届赛事亮点。澳门、横琴首次派出选手参赛,澳门还选派专家联合执裁,香港则派出专家观摩,标志着粤港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合作迈出关键一步,也拓展了赛事的区域合作广度。

赛事搭建起高效互动平台,为粤港澳三地选手、企业、院校等提供了交流契机,进一步推动技术共享、标准共研、人才共育。据悉,珠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持续推动粤港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打造面向世界的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文字:施展华 图片:赵梓 编辑:古春婷 谢石 责任编辑:谢石